发新话题
打印

农行为国有银行改制上市划上句号 但成效大考刚刚开始

农行为国有银行改制上市划上句号 但成效大考刚刚开始


2010年 7月 16日 星期五 18:18 BJT 
 

* 农行上市,中国金融体系第一轮改革收官

* 巨额放贷後,面临经济增长趋于放缓的考验

* 中资银行商业化股改的成效,要2-3年後方渐明朗

* 银行转变业务增长模式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

作者 谢衡

  路透北京7月16日电---随着农业银行A股和H股的上市,中国金融体系的第一轮改革正式收官.但中资银行商业化股改成效的真正大考,也许才刚刚开始,在未来2-3年方能看到成绩单.

  
  7月15日农行董事长项俊波(右二)在上海出席A股上市仪式。

  从2004年建行(601939.SS: 行情)(0939.HK: 行情)和中行(601988.SS: 行情)(3988.HK: 行情)完成股份制改造,到今天农行(1288.HK: 行情)(601288.SS: 行情)顺利上市,满打满算不到六年的时间.这期间中资银行尚未经历过一轮完整的经济周期,去年巨额放贷後的中资银行,将怎样度过宏观经济放缓的考验?

  "经济刺激的潮水正在退去,今年下半年潮水退去的速度将更快,沙砾和岩石将露出水面."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说.

  而中国二季度GDP同比增长10.3%,增速较上季度高点下滑,特别是工业增加值增速远逊市场预期,令一些业内人士担心经济增长动量减弱的趋势已经确立,在今年下半年甚至2011年,经济增速可能会维持较低的水平.

  为配合政府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国银行业去年发放了高达约10万亿元人民币的巨额信贷,其中有相当部分贷给了风险不小的地方融资平台与房地产等行业.业内人士担忧,此轮天量放贷埋下了贷款资产质量的隐患.

  根据中国不良贷款滞後信贷增长2-3年的规律,2009年以来的巨量贷款可能会导致不良贷款在2年後出现反弹,其中地方政府平台公司的信贷风险尤为值得关注.

  根据中信证券针对中国上市银行所发布的报告显示,2009年全年新增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约4万亿元,根据各行在业绩交流会上的披露:其中工行(601398.SS: 行情)(1398.HK: 行情)新增4,500亿、建设银行新增2,679亿、中国银行新增2,700亿.而农行行长张云提到,该行去年底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规模约5,330亿元.

  **四大行上市**

  2005年中国建设银行上市,不足五年後农行挂牌,加上其间上市的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四大国有银行全部实现A+H股IPO,共募集资金超过700亿美元.

  当年建行IPO时,对中国银行业还很陌生的国际投资者颇多质疑,在英国的爱丁堡,一位资深的基金经理曾要求当时的建行副行长范一飞把自己的右手放在胸口上,对他发誓"我讲的一切都是真的".

  到了工行IPO时,道路似乎顺畅不少,国际路演首日即获得3倍超额认购,并最终完成了到目前为止的全球史上最大IPO,共筹集了219亿美元.工行H股的主承销商,当时美林的中国区主席刘二飞形容那些来自中东的投资者"简直是坐着飞毯来向工行投资".

  而时任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的胡祖六就评论说,"现在国际投资者似乎只要是中资银行的股票就买,而在未来几年,投资者会逐步细分,只有那些经营业绩良好,有长远发展前景的中资银行才能继续得到投资者的青睐,反之则会被投资者摒弃."

  但实际上,从建行2004年H股IPO开始至今,四大行IPO的时机,都赶上了全球货币政策宽松、流动性充裕,大量资金在寻找投资方向的时期.全球投资者都了解投资银行股就是投资于该国的宏观经济,而几乎没有人怀疑中国的GDP在未来若干年都将保持快速增长.

  而上市仅是企业脱胎换骨的一部分.

  "上市只是银行改革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助推器...我们只是要找到一个途径,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和转变."建行董事长郭树清曾这样说.

  但其实,中资银行上市後依然延续了以息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经营模式.中资银行仍在利率管制的保护伞下,依靠发放贷款获得最大利润,并使不良贷款率下降的更为直接.

  也许正如郭树清曾说过的,银行转变业务增长的模式,"这是一项复杂和系统的工程".

  **战略投资者**

  农行的上市,并没有引入战略投资者.

  建行IPO时,作为第一家上市的国有银行,为了增加建行财务报表的可信度,管理层和保荐人曾考虑过要不要请评级机构做评级,除毕马威以外,还要不要再找一家审计机构做一次复审等等."最後,实际上是美国银行的进入,解决了这些问题."建行H股发行的主承销商,当时为摩根士丹利(亚洲)董事总经理的竺稼说.

  "美国银行作为先行者,有示范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後面的投资者实际上是搭了战略投资者的顺风车.美国银行对建行进行尽职调查的成本十分可观,全面了解了建行的情况,这是一般投资者不可能完成的."郭树清说.

  时任毕马威中国区企业财务部主管高铭达就曾评论,中国银行业引入海外投资者的原因有很多,此举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帮助中国的银行完善内部控制、加强 公司治理,这实际上是在给它们的IPO"背书".

  工行IPO时引入了高盛(GS.N: 行情)、德国安联(ALVG.DE: 行情)和美国运通(AXP.N: 行情)作为战略投资者.工行IPO时H股定价3.07港元,发行市净率为2.23倍,这个价格创下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最高的发行估值倍数.

  而农行董事长项俊波在IPO的准备期间曾表示,农行寻找战投有三个标准:需要经受住这场金融风暴,并表现出良好的管理和公司治理能力;需要农业金融和小额贷款上有丰富的经验;还要有风险管理和员工培训经验.

  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使得没有一家境外金融机构能够雀屏中选.虽然最终没有引入境外战投.

  因国有银行上市後走势一直向好,先期进入的境外战投普遍收益颇丰."在计算外资战略投资者股权增值了多少的同时,也应该算算国有控股股东赚了多少.还应该想想如果没有战略投资者先期进入,我们的股票现在还能不能卖到这个价格."杨凯生说.

  工行从上市至今,H股上涨了约87%;建行H股挂牌至今,股价更是上涨高达约170%;中行H股亦上涨约37%.

  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股改收官的欢呼庆贺,现在也许还太早. (完)


  (北京中文部尹嫄婷对本文亦有贡献)

  --审校 屈桂娟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