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沏壶茶,请大家进来聊聊

沏壶茶,请大家进来聊聊

      中国文化所讲的君子是无所争的,不但于人无争,于事也无所争,一切是讲礼让而得。无所争就是窝囊吗?不是的,孔子以当时射箭比赛的情形,说明君子立身处世的风度。射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这个射代表军事训练。他说,当射箭比赛开始的时候,对立行礼,表示对不起——礼让。然后开始比赛。比赛完了,不论谁输谁赢,彼此对饮一杯酒,赢了的人说:“承让!”输了的人说:领教!”都有礼貌,即使在争,始终保持人文的礼貌。人之所以不同于生物世界中其他的动物,就是这一点人类文化的精神。其实人类有什么了不起,其所以为人,因为有思想,加上文化的精神。孔子讲这一件小事,也就是说人应不应该争?不论于人于事,都应该争,但是要争得合理,所以“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就是在争,也始终保持君子的风度。以现代而言,类似于希腊的所谓民主思想。中国人过去也讲民主,这个问题在《论语》中将来另有专题再去讨论它。而中华文化的民主精神,一个人立身、处世,乃至一切,都要民主。我们民主的精神基于礼让;而西方民主的精神基于法治。礼让与法治有基本上的不同,法治有加以管理的意义,礼让是个人内在自动自发的道德精神。


                                                     ---------摘自南怀瑾《论语别裁》


 


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1.你是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
2.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不是注定无法招架西方的坚船利炮?
3.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是否有民主的特性?如果有,如何重建?如果没有,是否意味着我们的传统文化有问题?
4.你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已经丢失或变质了多少?你认为今后中华民族的文化会是什么样的?



[ 本帖最后由 wbxs 于 2009-1-17 07:38 PM 编辑 ]

TOP

回复 #2 duantougu 的帖子

一个巴掌手指还不一般长,重文轻理,重农抑商,我倒可以理解为侧重点不同,毕竟还有更多一直默默无闻,不曾领先世界文明的民族。可有几个民族近代像中华民族这样从天上掉到地下的?

TOP

回复 #4 langliyi 的帖子

呵呵,什么是礼?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


[ 本帖最后由 wbxs 于 2009-1-17 07:49 PM 编辑 ]

TOP

回复 #5 elect 的帖子

您说的有点意思,就是涉及了历史的问题,既“封建社会”到底是怎么样的?

。。。但如果真懂了中国过去的帝王制度——先不必谈秦汉以前,就说秦汉以后的帝王,真正好的皇帝是很难当的,如唐太宗、宋太祖这些好的皇帝真难当,常常在御前开会时,遇到一些公正的宰相,把皇帝的命令挡回去,或是“留中不发”,还有些大臣“面折廷诤”,当面跟皇帝顶起来,因为他希望自己对历史有交代。我们在历史记载上常常看到这样的大臣或御史,明日准备上朝廷诤,先一夜在家思安排好后事,棺材都买好,告诉家人届时如不回来,就去收尸,宁可牺牲生命,也要对历史负责。皇帝碰到这样的大臣,也只好依他们的意见。所以我说真正研究中国过去的专制政治,是假专制,真民主。


                                     ----------摘自南怀瑾《论语别裁》

TOP

回复 #8 linux07 的帖子

您的说法和河殇有些像,那就是我的疑惑,为什么中国人的智慧就是原地踏步,而他们就是火箭升天?那难不成就可以把人类分成这黄色和蓝色两个时代吗?


 


您说这个问题简单,我倒认为这才是最大问题。文化的丢失才是近代中国最大的损失和悲哀,故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所以我们知道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国家不怕亡国,亡了国还有办法复国,如果文化亡了,则从此永不翻身。试看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亡了的民族而能翻身的,史无前例。所以对于文化重建的工作,我们这一代的责任太重大了,绝不能让它在我们这一代的手中断送掉。


        -----同上



[ 本帖最后由 wbxs 于 2009-1-17 08:03 PM 编辑 ]

TOP

回复 #10 六字真言 的帖子

同喜!

TOP

回复#15 棍哥  的帖子
首先,我不是把49年或多少年前就大笼的归结为传统文化,他当然不是一个晚上烙成的一块饼,也不是指社会、教育、哲学、宗教等某一单方面,我更突出的是一个民族的烙印和代表,和立于世界之林的身份认同,从这一点上,难道能闭着眼睛就说我们还是那个中华民族吗?如果不是传统文化的丢失,那是什么?
再者,的确没有人能找到之前任何一个时代或东西来供我们参考,“喏,这就是传统文化,比比吧”。文化也只有演变和进化才能进步,但我也同样想说,文化也是有生命的,他也是会死的。所以我更愿意认为,我们既丢失了自己的传统文化,也没学好“现时文化”。
世界文明在近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中华民族的没落正是这种转变里的一个体现。

TOP

那么看样子,大部分朋友是有“西化”的观点,因为认为是我们“过去时文化”中的羊性导致了我们的落后,而且和人类发展的 民主 方向完全背道而驰。。。

其实我之所以发这个帖子,是因为一直以来的危机感,特别是08年来这一系列事情的发生,愈发觉得我们的社会缺的太多,而这其中最主要的如仁、义、礼、智、信,这本身是传统文化里最重视的,而在当今呢?

历史是怎么样,已经成为镜中花,水中月;民主到底离中国人有多远,亦不可知;但是民主可以探索,而文化则不可以复制,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像蓝眼睛们一样,在民主的阳光下,瞻仰四大文明古国的精彩。

TOP

回复 #22 棍哥 的帖子

本人纯理科出身,也从事理科,对文科这类纯属自扰
三百年前我爷爷的爷爷的***站着背《弟子规》,我就可以理解为“民族”与“文化”,具体定义我也说不清
但其实我感觉和您的观点差的不是很多,如果说有区别那就是关于“演进”。似乎您认为“存在即合理”,无论我们以前,现在还是今后怎么样,都是自己的选择,都可以划到“中华民族”的范围内。好比人是从猴子变的,尽管人不是猴子,但他确是猴子演进的,而且猴子有猴子的灵活,人有人的聪明。
那问题就在于我们是怎么取舍继承的?我们取舍了什么,又继承了什么?也就是你后面说的话,那你认为应当怎么做呢?静观群众“演进”?那我们似乎又要讨论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了```

刚看到《贾庆林撰文要求筑牢抵御西方多党制的防线》一文,郁闷,洗洗睡了。。。

TOP

这个“君”字,成为过去打倒孔家店的口实。他们认为这是专制思想,是捧帝王、捧独裁的古老教条。事实上不是这么回事,我们先要了解中国文化的“君”字是什么意思。从文字的字形上看,“君”字古写,头上“尹”字,“尹”字的古写是“丮”。我们的文字,是由图案演变而来的,手里拿一根拐杖,下面一个口,代表一个人,这个人年龄大了,学问道德很高,拿根拐杖,也等于指挥杖,所以凡是拿拐杖的,指挥杖的,都是君。后来才转借变成皇帝的专用,其实中国文化中的“君”也不是皇帝的专用词,比如我们过去写封信给平辈,不好称他先生,也不好意思称他老弟;乃至一位老师写给学生,这位老师谦虚一点就称学生“某某君”,如果说君是代表皇帝,就是“某某皇帝”了,通吗?没有这回事。日本人学我们中国文化,写信通常都是以君为尊称词。

中国文化的所谓“君子”,是与“小人”对立的名称,等于是个符号,怎么叫君子?怎么叫小人?很难下定义,等于说好人、坏人很难下定义一样。尤其站在哲学的观点来看,更是如此。好人对某一件事情好,有时在好里会变坏;坏人一切都坏,但有时在某一点上会变好。所以好人与坏人很难下定义。

                                                 ---以上同摘

TOP

回复 #30 woshiputao 的帖子

但愿如此啊,铁观音奉上!

TOP

回复 #29 blank001 的帖子

兄弟,“自发的道德精神”怎么会和TG联系到一起呢?如果他们尚有一息的羞耻心,也决不会到这般地步的。
就如#30的兄弟所说,3000年前西方有民主吗?没有。但我认为我们3000年前,或我们的传统文化里还是有民主的 影子 在里面的。

TOP

回复 #34 pig927 的帖子

对传统文化的毁灭与亵渎,无人可及我党,这不是外国人的评判,而是我们可以感觉到的事实。
对历史的眷恋,对传统的追寻是一个民族起码应该做到的,更何况现在做的根本就不好。
我不是复古主义者,我也曾和你的观点一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口号亦是陈词滥调,但人的确是复杂。。。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