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蒋介石日记(1931-1945) 共5集

蒋介石日记(1931-1945) 共5集



蒋介石日记(1931-1945) 共5集

蒋介石日记(一):"不抵抗"命令究竟是谁下的


    在中国近代史上,蒋介石是个很重要、很复杂的人物,后人对他褒贬不一。通过对《蒋介石日记》的溯源,揭示了蒋介石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心里变化是如何的是非曲折?国民党的权力是如何运作?国民政府政治内幕又是何等复杂?所谓的“蒋介石不抗日”是否真实?……



 

 

蒋介石日记(一):"不抵抗"命令究竟是谁下的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悍然制造“九一八”事件,发动对中国的全面侵略。蒋介石、张学良,他们作出了什么样的反应和决策?不抵抗主义如何出笼?多年以来,一直流传着是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下令不抵抗,张是代人受过的说法,张到底有没有为蒋背黑锅?本片将依据史料提出看法。并将通过对《蒋介石日记》的溯源,寻找到一个抗战中真实的蒋介石,并且,进一步准确地阐述和还原中华民族那段充满血泪的艰难岁月。


 


 




[ 本帖最后由 FUZEYI 于 2010-2-10 17:26 编辑 ]

TOP

蒋介石日记(二):对日开战不出三月中国必亡

蒋介石日记(1931-1945) 共5集



    在中国近代史上,蒋介石是个很重要、很复杂的人物,后人对他褒贬不一。通过对《蒋介石日记》的溯源,揭示了蒋介石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心里变化是如何的是非曲折?国民党的权力是如何运作?国民政府政治内幕又是何等复杂?所谓的“蒋介石不抗日”是否真实?……




 

 

蒋介石日记(二):对日开战不出三月中国必亡

《塘沽协定》的签定,放缓了中日之间的军事冲突。也让双方重新调整战略。日军由军事进攻变为分化中国;蒋介石也由“一面抵抗、一面交涉”变为“为和平尽最大努力”。这一时期的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对日外交以妥协和退让为其特征。

 

 

 





[ 本帖最后由 FUZEYI 于 2010-2-9 22:39 编辑 ]

TOP

蒋介石日记(三):西安事变中惊见宋美龄落泪

蒋介石日记(1931-1945) 共5集




    在中国近代史上,蒋介石是个很重要、很复杂的人物,后人对他褒贬不一。通过对《蒋介石日记》的溯源,揭示了蒋介石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心里变化是如何的是非曲折?国民党的权力是如何运作?国民政府政治内幕又是何等复杂?所谓的“蒋介石不抗日”是否真实?……





 

 

 

 

蒋介石日记(三):西安事变中惊见宋美龄落泪




“卢沟桥事变”后的中国,处于民族最危亡的关头:各大城市相继在会战中失守,首都南京也最终陷落。政权随时宣告覆灭。此时国民党内部也是一片主和的声音,日军也认为中日战争即将结束,拟建新的亲日政府。


 


 


 








[ 本帖最后由 wbxs 于 2010-2-5 19:15 编辑 ]

TOP

蒋介石日记(四):大骂日本无理无信之国

蒋介石日记(1931-1945) 共5集





    在中国近代史上,蒋介石是个很重要、很复杂的人物,后人对他褒贬不一。通过对《蒋介石日记》的溯源,揭示了蒋介石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心里变化是如何的是非曲折?国民党的权力是如何运作?国民政府政治内幕又是何等复杂?所谓的“蒋介石不抗日”是否真实?……






 

 

 

 

蒋介石日记(四):大骂日本无理无信之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使蒋介石看到了国家复兴的希望。但他也认识到,在世界性战争面前,国与国之间的联合与反目,并不以政治理念与意识形态划分,而是取决于国家民族的利益。担心欧战导致英、美各国对日本妥协的将介石,积极联合英、美首脑,为筹建日后国际反法西斯战线营造了有利态势。蒋介石在日记中,记述了战争初始时,中国在加入"轴心国"和"同盟国"的问题上,曾经有过的争论和彷徨。最终蒋介石选择联合英、美各国。

 

 






[ 本帖最后由 wbxs 于 2010-2-5 19:17 编辑 ]

TOP

蒋介石日记(五):我中国被罗斯福出卖了

蒋介石日记(1931-1945) 共5集






    在中国近代史上,蒋介石是个很重要、很复杂的人物,后人对他褒贬不一。通过对《蒋介石日记》的溯源,揭示了蒋介石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心里变化是如何的是非曲折?国民党的权力是如何运作?国民政府政治内幕又是何等复杂?所谓的“蒋介石不抗日”是否真实?……







 

 

 

蒋介石日记(五):我中国被罗斯福出卖了

 


   1943年后,盟国开始了战后的划分。蒋介石主张韩国、泰国以及越南等国的独立自主。从日记中可以看到他为此做出的努力。雅尔塔会议上,美国将军史迪威的报告,使罗斯福认为中国不具备反击日本的能力。最终以牺牲中国的利益换取苏联对日本的出兵。


 

 



[ 本帖最后由 FUZEYI 于 2010-2-9 22:54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