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比较

比较

新加坡官员减薪渡难关

  10月24日,新加坡总理公署公共服务署发表文告说,由于经济增长放缓,政府2009年将下调总统、总理、部长和高层公务员的薪金。对于政府的减薪举措,新加坡媒体认为这是困难时期的正确做法。

  官员薪水跟GDP挂钩

  据介绍,新加坡总统和总理2009年的年薪将减少19%,分别减至314万新元(1新元约合5元人民币)和304万新元。部长的起步薪金将下调18%,降至157万新元。行政官的薪金将下调12%,减至35.3万新元。

  此外,新加坡普通公务员今年底的花红(红包)也将比去年少一个月。今年公务员的年度可变动薪金将从原来一个月的数额减少到半个月,另外政府还取消了公务员半个月的增长花红。这样等于少了一个月的年底花红。 

  据悉,这一举措是根据2007年4月推出的薪金制度进行的。当时公布的政府官员和普通公务员的加薪措施,原本分3阶段进行。前两轮薪金调整分别在2007年4月和2008年1月。

  第三阶段的措施,也就是与国内生产总值挂钩的部分,原定2009年1月进行,但由于目前新加坡经济表现不理想,因此政府决定减少政府官员、普通公务员的这部分薪金。

  新加坡贸工部本月21日曾将新加坡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由此前的3%下调至2.5%。另外贸工部还宣布,新加坡经济今年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下降了6.8%。这是新加坡经济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负增长。一般而言,经济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即为衰退。

  高薪是为了吸引人才

  新加坡部长级官员的年薪高达百万新元,使得新加坡成为全球公务人员薪酬最高的国家之一。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新加坡高薪的目的是“养廉”,但实际上新加坡却是“先有廉政,后有高薪”。

  据介绍,在1965年独立时,新加坡不仅要面对经济困难问题,而且腐败现象比较严重。前总理李光耀于是把资源投入反贪建设,减少公务员的薪金。从 1965年到1985年,政府大力整肃贪污,严厉打击腐败,在国际上赢得了美誉。在这20年里,新加坡公务员的薪金并不高。从1985年起,政府才开始给公务员大规模加薪。

  分析人士指出,实行高薪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预防腐败、保证政府行政效率的作用。不过,对新加坡政府来说,高薪与其说是“养廉”,还不如说是“抢贤”。

  新加坡高层领导深刻认识到,要保持国家的竞争力,必须靠高效的政府;要使政府保持高效率,只能起用精英人才;而在和平时期,只有靠高薪才能把这些治理国家的人才吸引到政府里来。

  自1994年以来,新加坡高层公务员和部长的年薪,是以该国48位收入最高的银行家、律师、会计师、工程师、当地企业高管和跨国企业的高级行政人员年薪平均值的2/3为制定标准。因此可以说,新加坡公务员的高薪是相对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公务员而言的,其实在本国,他们的薪金低于一些领域的专业人士或跨国公司、私人财团和国际组织的高级行政人员。

  另外,新加坡目前面临两大难题,一是生育率下降,一是人才外流。据介绍,良好的教育和英语优势,使新加坡年轻人移居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日趋增多。公务员的整体辞职率已从2005年的4.8%增至2006年的5.7%。正是基于这个原因,2007年4月初,政府推出新的薪金制度,政府官员、普通公务员薪金中的相当一部分与国内生产总值挂钩。

  减薪举措获好评

  对于政府减少高层官员和普通公务员薪金,当地媒体认为这是困难时期的正确做法。当地多数议员和学者认为,高官减薪举措公平合理,而且为私人企业的管理层树立了典范,这会促使当地企业也利用灵活工资制度,迅速控制人力成本,有效面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挑战。

  国会议员张有福表示,高层公务员以身作则,表现出他们同普通民众共渡难关的负责任精神。

  当地普通百姓对政府的做法也表示认可。他们认为高薪者减少一些收入并不会影响生活质量。某公司营运经理王依虹认为,政府此时做出减薪、减花红的政策是适宜的,因为这是保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某部门的会计谢茱丽认为,高级公务员减薪19%对他们的生活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最多是少买点奢侈品,出国旅游少花一点。至于一般公务员,花红减少本来就在意料中,只要不减薪就算是不太坏的消息了。


================================================================================================================


地方公务员集体涨工资 河北正处每月补3030元


冬天成为公务员加薪季

一些地方公务员纷纷加薪,而更大范围的第二轮调薪可能在明年渐次展开
11月中旬,河南省获准将全省公务员平均每月津贴补贴增加300元。这是该省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第二轮实施方案的一部分。

“薪动”的不仅是河南。这是一个旨在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的三年计划实施的第二个年头。这个计划又被称为“阳光工资”改革。

这个冬天因此成为一些地方公务员事实上的加薪季。

而更大范围的第二轮调薪可能在明年渐次展开。在一些地方官员眼中,这也是刺激消费的措施之一。

地方公务员迎来加薪季

11 月中旬,河南省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第二步实施方案获得批准,全省公务员平均每月将增长300元。此前公务员规范津贴补贴已完成第一步改革,省直机关已实现了津贴补贴平均一年2.1万元的标准。此前一周,河南省召开省政府会议决定,批准给事业单位人员预发工资性补贴,全省事业单位人员每月将平均提高300 元。

在河北唐山,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也迈出了第二步。根据唐山市的规定,在职人员津贴补贴总水平在上年基础上人均提高600元/月。新工资从2008年1月起执行。这次调整后,普通科员的津贴补贴达到每月2150元。正处级官员每月工资中津贴补贴将达到3030元,加上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两项,每月将达5000元。

中直机关10月末也完成了第二步规范,一个部委下属单位普通科员增长300元/月。这次调整原计划年初实施,但因雪灾、地震等因素而一再推迟。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则是第一次对公务员津贴补贴进行改革。安徽省政府对该区的审核批准是平均一年1.34万,这次规范从2007年7月1日执行。11月19日,同属六安市的霍邱县也决定第一次对津贴补贴进行规范,对公务员实行“阳光工资”。

在内蒙古,赤峰市、通辽市刚刚通过了津贴补贴调整方案,将尽快落实。

这个冬天因此而成为公务员的加薪季节。不过,对于更多的城市来说,第二轮调薪可能会在明年陆继展开。2009年正是一个关键的时间点。

3年计划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

无论是进入第二轮调整的河南、唐山,还是正在进行第一轮调整的安徽六安,他们执行的都是一个庞大的3年计划的一部分。

2006年7月,中国实行新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同时开始对中央机关、各省市津贴补贴发放进行清理规范,计划用3年时间,将地区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并通过行政手段“削峰填谷”,使同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津贴补贴水平大体相当。

此后,各地陆续开始清理合并公务员收入中的各类津贴补贴,原先“不上台面”的收入被取消或变成“明补”,这也被称为“阳光工资”改革。改革后,公务员工资主要由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和工作津贴、生活补贴构成。前两项实行全国统一标准,由中央财政支付,后两项由地方财政安排,具有一定的浮动区间和灵活性。

从第一步实施情况看,除东部沿海地区一些个别城市和部门外,改革总体上提高了全国800万公务员的收入。第二步、第三步将进一步提高公务员收入。

不同省津贴补贴最高差几千元

据了解,对于各地区公务员津贴补贴标准国家出台了一个范围,平均值不能低于年2.1万元,也不能高于4万元。由于津贴补贴改革是地方自费改革,地方财政承担了更大的压力,规范以后“暗补”变“明补”,原来一部分由单位自己解决的补贴变成了财政支出。

中央对公务员津贴补贴标准有个核算公式:省直机关津贴补贴标准=(省会城市平均标准+全省平均标准)/2,如果省直机关要想达到300元的标准,省会城市就要比平均值高。

这种制度造成了不同省之间、同省不同市县区之间津贴补贴相差最高达几千元。一位去年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深圳司法系统的法警,目前税前工资为8100元,实际扣除各项保险缴费之后工资所得约6200元。这让西部地区同样资历的公务员望而兴叹。即便扣除两地物价因素,差距仍可观。

根据第一轮规范的结果,即使有年均津贴补贴2.1万元这个最低调控线,很多财力弱的贫困地区也根本无法达到。 (华西都市报)

中国就是一部悬疑连续剧:上集《多难》,下集《兴邦》;都60多年了,上集还没结束。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