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二战末期日本如何为战后进行准备,对中国下暗手

为什么现在基地老是出现这种二啊,瞎JB乱扯,看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吧!

豫湘桂战役是为了掐断国民政府的后援,以及打动日本自己的陆地输送线,至于关东军,精锐早就到太平洋上跟老美死磕去了。

一群SB,别跟毛孙子一样,出来丢人现眼

TOP

wusb168,
我初中毕业怎么了,比你拣地摊文学的货还是强点

还假说,假说你也得有事实根据吧!日本为啥要南下?还不是因为中国大陆不能完全占据,日本自身资源匮乏,难以继续维持运转庞大的战争机器。何况二战期间,日本的海军跟陆军矛盾重重,战术行动经常不协调,打到最后,海军没人,陆军也没人了,何来“保留有相当的实力”之说?

推荐先看看国外的看看约翰托兰的《占领日本》、《日本帝国的衰亡》以及国内俞天任、萨苏关于二战日本的系列丛书,通俗易懂。看完了,再多看点专业的历史典籍,丰富你那木瓜脑袋。

TOP

fox612001
至于你这货色,还巴巴的认为关东军是你苏联爷爷灭了的吧!当然,毛孙子的智力水平跟你一样,他不就是研究发现二战主要是靠他爷爷和苏联打赢的嘛!

 从1943年下半年起,日本大本营开始陆续从关东军抽调兵力增援太平洋战场。
    
 1945年1月,大本营从关东军抽调13个师团和一支特设的具有高度机械化的常备兵团赴太平洋战场。
    
 1945年4月初,美军攻占冲绳岛,并对日本本土开始空袭,日本不得不集中兵力进行本土决战的准备,为此又从关东军抽走7个师团,并将关东军储备的近1/3的战略物资以及大批人员调回国内。
    
 1945年5月初,关东军重新扩充力量,进行备战。为此,关东军将在东北的25万退伍的日本军人重新征集,并编成8个师团、7个混成旅团、1个坦克兵团和5个炮兵联队,作为临时部署兵力的补充。经过迅速补充,关东军兵力一举达到24个师团,约70万人。关东军兵力的增加只是一种表面的膨胀,武器装备和战斗素养仅仅相当于以前的8个半师团。
  
   新扩编部队的军官、战斗骨干都等于零。统帅部一个军官也抽调不出来,仍然全靠关东军就地取材。这样的军队能否进行现代化的大兵团作战,不言而喻。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