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红被解雇”和“胡佳拿诺贝尔和平奖”折射的信息
张丹红被停职显然带有复杂的政治背景,并反映出德国政治层面利用媒体,压制新闻报道自由,敌视中国的立场。据报道,针对张丹红在媒体上表示“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成功地使4亿人脱贫,说明中国共产党比世界上任何一支政治力量在实践人权宣言第三条方面的贡献都要大”等一系列客观评价中国的言论,德国《焦点》杂志报道称张丹红 “向中国共产党献媚”,紧接着,德国执政联盟的一名发言人将张丹红的发言称为“无与伦比的灾难”,并赤裸裸地表示“她的做法表明她不适合在德国之声工作”。
张丹红事件并非偶然,也绝非个案。在不久前,德国记者黑尼希因“亲华”报道被德国体育信息通讯社撤职;在北京奥运会前,德国电视一台编造了所谓“中国是兴奋剂大国”的纪录片,无中生有地抹黑中国;再早前,德国《明镜》周刊曾在2007年推出一系列辱华报道,并遭到在德华人的起诉。
这一系列事件说明,由于德国政治气候的变化,在德国媒体上客观报道中国越来越难,肆无忌惮地造谣和抹黑反而大行其道。这种政客加媒体的组合攻击,使我们看清了西方所谓的新闻报道的独立性和忠实于事实的所谓“原则”着实只是一个欺世盗名的幌子,而他们曾经以“自由教父”出现在我们面前,大肆宣扬“言论自由”的面目是多么的卑鄙和虚伪。正是这些大肆攻击中国政府限制新闻自由的人,却最不讲新闻自由,由此可见,“舆论宣传作为工具服务于政治”西方比我们理解的更深更透,而且运用更加娴熟、隐蔽。
另据《环球时报》报道:多年来备受争议的诺贝尔和平奖再次生出事端,西方多家媒体24日报道称,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中中国的异见分子胡佳排在第一位,其他人选还有反俄罗斯的车臣问题人权律师尤苏波娃等。
美联社发自奥斯陆的消息说,本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很可能是一个人权奖,最有可能获奖的是中国的人权分子胡佳,或许还有他的妻子。法新社在报道中称,“胡佳是专注中国人权、环保及艾滋病的活动人士”,还说,去年他被捕,后被判处3年半徒刑,罪名是颠覆国家政权。
路透社25日报道说,在星期四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表示,这种颁奖将不是北京乐见的。报道援引刘建超的话说,“我无法确认你的消息,但是我们认为,如果诺贝尔和平奖是授予真正维护世界和平的人,那就应该授给正确的人”。刘建超还说,“我们希望有关方面在这一问题上能做出正确决定,不要做违背诺贝尔和平奖初衷、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
先不说胡佳是什么人,因为我们大多数国民都没有听说过他,先说“诺贝尔奖”——这个曾经让中国人无比心动的奖项。我们的很多学者,很多精英对中国人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一直是耿耿于怀,似乎诺贝尔奖就是世界上对各领域最出色的人和最出色的成就的最高奖赏,这种认识曾经主宰了几代中国人,当我们憨厚的国人们埋头苦干,为了早日诞生一个中国的诺贝尔奖而努力的时候,恰恰是落入了西方人的圈套,以我看来,现在的诺贝尔奖已经成为西方世界维持“西方文明优越”的遮羞布和服务于“意识形态斗争”的政治工具,诺贝尔奖使西方无形中具有了对世界科技、文化、人权等方面的最终裁判权,如果我们执着于获得奖项,而忽视了对奖项的价值的评估,那么我们将被他们牵着鼻子,玩弄于股掌之间。
对于诺贝尔奖最好的回应是干好我们自己的事情,以我们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成就,最终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全面超越西方文明,建设一个中国的时代,那时我们会对诺贝尔奖“弃之如敝履”,至于胡佳,就不多说了,往最好了说他,也不过是一个别人的“工具”,有点自知之明的话,还是主动请辞的好,否则,面对群星璀璨的中国人,岂不是沦为一个历史的小丑。
综合这两件事,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在崛起的过程中,还会面临很多的阻力和波折,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应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来判别形势,指引方向,在现行的国际大环境下,找到前进的方向和斗争的工具,我们曾经有过令我们的敌人无比恐惧的斗争武器(谁来回答),他们进行了多年的极力丑化和破坏,如今,当我们受不住蛊惑,把它扔掉的时候,却被别人拿了起来并成为攻击我们的屠龙宝刀奉为至宝。现在,我们把曾经的敌人视为“朋友”,而我们视为朋友的人却把我们视为“敌人”,真是别有讽刺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