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时哉

时哉

时逢周末傍晚,与友人共游人工湖,友人携果品花生若干,我提白干一瓶,优哉游哉。
人工湖畔,假山危耸,石级磷舭,错落有致,正值初秋,风爽气宏,杂草微黄,百树虬然。
友人与我拾级而上,行至山顶,一雉鸡突然飞起,鲜丽的羽毛在半空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友人与我相视而笑。友人问我,记得《论语》第十篇《乡党》的最后一段吗?我笑而答:“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什么意思呢?白话文就是说,鸟在开始飞翔之前,拓展着羽翼,飞向青天,然后又翩然而逝,降落到一个更好的地方。这是一幅美丽的生动画面,和谐而自然,影射了人生处世之理,其中不乏几许落寞的情怀。就在这个时候,孔子说了四个字:“时哉,时哉。”子路这时拱手:“是!”三嗅是子路听懂后,恍然领悟而生感叹的反应。这个“时哉!时哉!”在孔子一生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我们都知道,要想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想真正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不研究《易经》,就好比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而《易经》关于“时”与“位”的阐述更是其重中之重。人生一切,个人也好,国家也罢,都要把握时机。天下万事万物都永不停息地处于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没有不变的事情。我时常和朋友们说,对待生活、工作,不要怨恨,也不要牢骚,年轻人不怕没有前途,只是你自己能不能把握住时空的奥妙,这就是人生。孔子告诉子路“时哉!时哉!”就是这个道理。
友人忽笑曰:“有酒有肴,有雉鸡有时哉,如此良辰美景,胜过尘世十年之梦。”于是,我与友人席地而坐,举酒对酌,但觉山风飒飒,血液沸腾,熏熏然,陶陶然。慕地,一缕低徊的箫音,传入我与友人的耳内,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极尽幽怨。我与友人沿声望去,见一老者,粗衣布履,危坐于一青石之上,神情肃穆,幽怨的箫音,正从他那三尺多长的箫中发出。我与友人相视而愕,惊为神人。于是携酒来到老者跟前,更未对答,老者已举起我递过去的酒瓶,一饮而磬。我刚要开口,友人拽了拽我的衣角,于是我与友人席地而坐于老者对面。什么话也没有,只有山风和风中弥漫的酒气。已而金盘初涌,银光洒泄,人工湖内,鱼跃虾腾,假土山上,箫声寂寥。忽然老者腾然而起,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水应,老者遂携箫远去了。
望着老者远去的背影,我问友人:“此隐者乎?”友人未答,只是仰天长叹:“时哉!时哉!”不知为什么我的心中忽然升腾起一种前所未有的苍凉,望着昏黄的月亮,思索着发生的一切。捏了捏友人的手指,不觉莞尔。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