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反思“养儿防老”
6104 次点击
26 个回复
不骑草泥马 于 2012/11/10 17:27:13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反思“养儿防老”
中国有句古语: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这话浅显易懂,而且几千年的历史经验不断证明这句话的正确性,在忠孝压倒一切的传统文化中,“养儿防老”更成了真理名言。而无论什么样的道理,或是真理,总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就算是牛顿定理也逃脱不了这个命运,在转型期的中国,各种社会问题集中突出,笔者以为,是时候对“养儿防老”进行反思了。
笔者以为,养儿防老,从动机上来说就不恰当。生儿育女,本是人之本能,说得粗鄙一点,这就是个繁衍的过程,动物都是如此。不过人类是高级动物,在这繁衍的过程中,外延出许多因素,比如亲情,比如家庭,又比如养老。养儿防老,放在传统的语境中理解,并没有问题,但现在是个经济社会,交易发达,这个词放到现在社会来理解,却不那么教人好受。养儿防老,说到底,就是个投资,投资保险是投资,投资儿女也是投资,不过前者有稳定收益,后者是个风险投资。而到了现在,相当一部分年轻人的生存压力骤增,养活自己已是勉强,孝顺父母更是捉襟见肘,这笔投资无论如何看,都是个赌博。
把比山高比海深的亲情说成是投资,必然会遭众人唾骂,传统的忠孝观念一直根深蒂固,深入国人骨髓,融入血液。但无论如何,除去忠孝文化的影响,单看养儿防老这个词,怎么都像是一笔交易,父母成了子女最大的天然债权人,这种债务从出生就如影相随,直到父母逝去,这债才得以还清。这债压在所有国人的背上,多少年轻人被压得直不起脊梁?
所有人都知道,美国的人情味特别淡,特别是亲情。子女成年后父母就不管了,而父母老子也极少依靠子女,各过各的,人情比纸薄。而在我们国家,父母把子女含辛茹苦养大,担心完学习担心工作,担心完工作担心媳妇,担心完媳妇担心孙子,然后就轮到子女担心父母,构成一个完美的轮回,这个轮回的核心就是亲情。但如果这份亲情里加上“防老”的目的,不免有些别扭,就像是一盆清澈的水上,浮着一只苍蝇。
“养儿”不应只为“防老”,亲情的维系始终要靠亲情,而非这种功利的目的。笔者以为,什么时候社会保障体系真的让每一个老人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什么时候“养儿防老”不再成为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信念,亲情才能清澈如水,社会也必然更加和谐。
[
本帖最后由 bj88488848 于 2012-11-12 21:37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