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上帝不禁欲(读《索罗门之歌》)

上帝不禁欲(读《索罗门之歌》)

作者 :直言了

    《圣经》里有段故事说,亚当和夏娃,一男一女,居住在伊甸园中,他们没有性羞耻心,跟所有的生命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大自然。一天,女人夏娃偷吃了苹果和让男人亚当也吃了苹果,于是,人类对性有了羞耻心。上帝知道了,很生气,便把人类赶出了伊甸园,还做了许多惩罚,特别是对女人做了惩罚、让女人生儿育女要忍受更多的痛苦。

    这故事把女人说成原罪和女性性欲为耻,乃至后来成为禁欲的宗教根据:上帝禁止人们有爱情欲望,享受性爱有罪。中世纪时候,这个教条使许多女性受到虐待。爱情不再是自然美丽的,而是人间罪过;性爱不是快乐的享受,而是痛苦的牺牲。女性成了灵肉冲突的最大牺牲品。

    那样理解上帝和《圣经》是男性驾驭女性的借口。《圣经》并不主张禁欲,没把人类摆到灵与肉的冲突之中。且不说宗教仪式包括结婚生子等等欲望而提供的神圣礼节,就《圣经》本身来说,它也是赞美灵肉合一的。例如,《圣经》有一个女性篇章叫《索罗门之歌》。这是《圣经》里唯一的完整的女性篇章,文字很美,毫不掩饰地歌颂了爱情和爱情的欲望。这是一个片段:
       歌中的歌是索罗门的歌。
        在苹果树下,我唤醒了你,
        那是你出生的地方。
        对所有的爱都别在意,只对我打开你的心房。
        不要拥抱任何人,只对我张开你的臂膀。
        爱的命运,象死亡一样不可抗拒,
        激情力量,强大得如同死亡。
        爱情的火焰一旦燃起,它就狂奔怒放,
        再大洪水也不能把它熄灭,淹没爱情只能是痴心妄想。
        如果有人想用他的财富买到爱情,
        除了蔑视,他将一无所获,终归失望。

    看看《索罗门之歌》对爱情的讴歌多么热烈真挚!在那歌中之歌里,苹果不是禁果,而是爱情的启蒙;肉体不是原罪的载体,而是爱情升华的载体;活跃的性不是羞耻,而是健康美丽。

    如此一来,该怎么理解上帝把人类赶出了伊甸园呢?万能的上帝和《圣经》在灵肉方面自我矛盾了吗呢?不是的。性羞耻心是跟上帝创造的自然世界对立的,那当然,人类有了性羞耻心之后,上帝就认为人类有了反自然和反上帝的观念,不再适合生活在自然世界伊甸园,就把人类赶出了伊甸园,让人类体验一下反自然的性羞耻心的苦难生活。换句话说,上帝惩罚的是性羞耻心、而不是惩罚爱情和爱的欲望;上帝赞美爱情和灵肉的自然性,而不赞同人类用反自然的性羞耻心搞个灵与肉的对立。由于性羞耻心是女性先偷吃了苹果而开始的,于是,上帝就给了女性更多的惩罚、让她们忍受更多的痛苦:性羞耻心能使一个最柔弱的女人用自我牺牲来求得解脱,没有性羞耻心的女性的性欲满足也没有爱情。

    不难理解,上帝对女性惩罚得最厉害,那就是因为她们的性羞耻心最厉害。一旦性羞耻心进入了爱情,女性的爱情世界就成了不是天堂、就是地狱了。要摆脱上帝的惩罚,女性就要摆脱性羞耻心,就要象《索罗门之歌》所唱的那样,要尊重和热爱自己的肉体性欲:健康美丽和充满爱情的灵魂寓于健康美丽和充满爱情的肉体之中,自然而然的灵肉合一是上帝赋予女性的歌中之歌、是人间最美丽的歌。##

图片:亚当和夏娃(1480年作品,马德里朴拉朵博物馆收藏)。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