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恶心的语录是谁家的文化?
这些恶心的语录是谁家的文化?
从小到大,我们学到了许多格言, 古今中外, 东西南北.当然,对我们影响最大的还是我们本民族的先人们口耳相传,流行至今的中国语录.
从孩提时代起, 就有这样的语录再教训这个民族的儿童: “只有错的小辈,没有错的长辈.” "不能没大没小" "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要变坏.""棍棒底下出孝子"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大人都是为孩子好."“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 “百行孝为先”诸如此类,等等等等.在这些语录的告诫下,孩子被训练得把大人看成是永远正确不可违抗的权威.因为家长生了孩子,所以家长就爱孩子,因为家长爱孩子,所以,家长就有权支配孩子,管教孩子,打和骂也是家长爱孩子的手段和权利.怎么样能够避免皮肉之苦呢?必须乖,必须听话,一切按照长辈的意思办,就会被欢喜,就不会招来爱的暴力.讨长辈欢喜成了一个孩子必修的功课.修得好,就可以比别的孩子获得家长更多的宠爱.独立的自由的天真的单纯的心灵,在人生旅途的出发点家庭中,就被公开而合法地扼杀泯灭了.一个一个本应该活泼好动、好奇探索、性格各异的儿童,就被这样的语录和语录的实践者制造成了家长的小奴隶,或懦弱依赖,或狡猾虚伪,或郁闷变态,或逆来顺受 。或满怀愤怒,或暴力叛逆,总之,快乐很少,迷惑很多。哪些家庭实践这些语录越严格越卖力,这些家庭的孩子就越不快乐。相反的家庭,孩子则快乐较多。
当这些孩子长大成为年轻人,又开始面对在这样的语录:“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言多必失” “祸从口出”,“好死不如赖活着。”“胳膊拧不过大腿” “民不和官斗”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忍得一时辱,终身无烦恼” “枪打出头鸟” ,“好汉不吃眼前亏”“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一日为奴,终身为奴”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看破别说破,说破就是祸” “话到嘴边留三分”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家丑不可外扬"等.本应该满腔热情,追求正义和公平的个体,在这样的熏陶下,只能是变得自私狡猾,软弱卑贱,容忍罪恶,羡慕强权,不敢认真,逆来顺受,只能苟活。
当他们面对婚姻和生育的时候,也不能自己去选择,要看他们父母的意思,要接受父母指定给他们的任何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门当户对”“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嫁除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好马不配二鞍,好女不嫁二男” “三从四德” “从一而终”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所有的欢悦,所有的渴望,都服从于父母的意愿。违抗父母的意思,就是不孝. 夫妻相处,也是男权至上:"我的媳妇我的马,任我骑来任我打""打到的媳妇揉到的面"
面对争斗的时候,又有这样的语录告诫他们要残忍狠毒:"杀人要杀死""斩草要除根""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一山容不得二虎" "一朝天子一朝臣""无毒不丈夫,恨小非君子""杀鸡给猴看""成则诸侯败则寇"等等,让争斗的双方都不能给失败的一方留一条后路,一定要将对方的存在彻底消灭才是最高的原则。
我不知道这些语录是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些语录教给人们的是怎样的生活方式、是非观念?这些语录是谁家的文化教化的成果?这样生活的祖先,难道是我们的榜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