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人民日报》代表人民吗?

《人民日报》代表人民吗?

中国几十年来,不管国际国内风云如何变幻,《人民日报》始终不改一年发表一次国庆社论的老习惯。人们都清楚,在很早很早以前到今天,《人民日报》社论就已经成为反映中国社会政治气象的风向标。人们已经习惯它那付腔调和模式,读到那些严肃、规矩的用词用字,人们甚至都能描绘出它的某种形象。

  《人民日报》社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所包含的政治意义都是非凡与不寻常的。它在绝对一元化领导下,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喉舌,社会允许《人民日报》发表自己的评论观点是无可非议的,它代表最高权力机关自己的声音,至于你听还是不听,这是你的自由。

  既然《人民日报》的国庆社论代表权力者的声音,它的话能否代表人民的心声呢?比如最近《人民日报》刚刚发表的题为《祖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国庆社论,文章开篇前三自然段在列数了神七、地震、奥运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后,第四段的末尾兴致勃勃地表述道:“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辉煌成就,令中国人民倍感自豪,人们发自内心地赞叹:共0产0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无论如何,我们都不敢赞同这样的结论。这是怎么得来的,有什么依据?文章都没有给出任何调查数据加以证明。

  《人民日报》虽然是党内最高级别的报刊,但也不能随便信口开河,它不但要对主管者负责,还要对社会,对广大人民负责。更要对自己负责。这样一个严肃的报刊应该对每字每句加以斟酌。而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将加于别人头上。不能因为你是最高级别的报纸,你就说人们是怎样看法,也不能因为你有最高权力者做后盾,你就可以代表人民说话。

  今天,改革开放将一如既往、义无返顾地进行到底。在这样的时代,《人民日报》这样的刊物,不要再以所谓“中国报刊的龙头”自居了,那种八股,那种官腔倒应该要改一改了。在此,希望《社论》的写作班子多深入社会、多了解民意、多体察民情。以真理为主导,把民生放心上,力求实事求是,而不是坐在办公室,只去迎合审查领导的意图和口味。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