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次贷危机,表现出来的现象是金融系统的危机,次贷危机是金融系统信用的崩溃。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首要采取的手段是不断地向市场注入流动性,采取降低利率,向市场多次投放美元的办法,结果无助于解决问题的实质,致使次贷危机不断地蔓延,并且向深处发展。
次贷危机发生后,当时市场并不缺少流动性。但是金融系统之间不敢贷款,短期拆借利率高涨。原因在于,一家金融机构出了点问题,如果这时候有资金救助,他们是可以渡过难关的。常规的情况下,站在一旁的其他金融机构可以用市场的办法拆资金给他们。但是,金融机构之间的信用没了,大家隔岸观火,于是出了问题的金融机构,最终撑不下去,就只有破产。
问题是金融机构之间是一个链条,一环扣一环的。如果一家破产,其他机构借给他的钱,或者手持他的债券,就贬值严重,加上如果他们持有较多的次级债的话,就会导致又有机构出现问题。危机不断。这样下去,很可能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不能幸免。
近段时间,美国政府采取了两个办法来解决次货危机。第一个办法就是政府接管。救房地美房利美,就是用的这一办法。这是当金融机构信誉尽失的时候,市场信用没有了,政府把自己的信用注入进去。两房的拯救,采用的是向市场注入政府信用的办法。这一办法,说白了,就是国家资本进入市场。这走的是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也是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
美国政府救助两房,再次显示了马克思理论的预见性。马克思说,资本家为了300% 的利润,可以冒着不惜被杀头的风险。次贷危机出现之前,银行的投行的资本家们,为了巨额的眼前利润,不惜让全世界金融机构都为他们殉葬。列宁的理论告诉我们,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最后必定通向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这里需要解释一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已经带有某种社会主义的色彩,但离社会主义还很远。
美国政府采取的第二个办法,就是政府出资7000亿美元,剥离金融机构们所持有的不良债券,由政府接管,以后再处理。类似于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等的做法,仍然是向市场注入国家信用。这样就可以给金融机构们减肥,消肿。而在剥离不良资产后,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一次性计提,处理掉不良资产,重新轻装上阵。这样处理以后,金融机构之间就可以相互贷款了。
这是次贷危机的第二个实质,即在救助中,国家向市场注入信用,以挽救被破坏了的市场信用。
至于我们国家,其实现在走的是一条既有国家资本主义色彩,又有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的资本原始积累色彩的道路,同时又有中国流传2000多年来的浓厚的官本位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