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基地的5毛多起来了,老子看到5毛就不爽,发此贴让大家看看。
网络评论员,即网评员或网民所指的五毛党,是中国大陆特有的一种指称,指受中国当局雇佣或指导,以网络发表评论为全职或兼职的人员,是网络时代的一种新型职业。通常他们以普通网人的身份,发表尽可能对中国官方有利的评论,来试图达到影响网络舆论的目的[1][2]。
五毛党是对网评员的蔑称,意在讥讽他们发一篇网络评论能赚5毛钱。与之对应的称呼美分党是网民对于所谓的“外国反华势力在中国网络上的代理人”的蔑称,意在讥讽他们发一篇网络评论能赚几美分。两者一个显著的不同是迄今没有任何来自“外国反华势力”的公开资料能证明美分党的存在,但却有中国大陆官方媒体资料承认网评员或“五毛党”的存在。
起源
在中国大陆,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南京大学官方BBS——南京大学BBS上。南京大学校方在关闭小百合BBS,开设南京大学BBS之后,指令学生会干部及一部分热心上进人士为“网评员”,“纳入学校勤工助学体系,根据每月的考评结果发给适当的勤工助学补助”。这些网评员的主要职责是,“南京大学电子论坛通过发帖发布正面信息,跟帖回应抵制消除负面信息,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同时对校内外网站上有关学校的重要信息及时上报学校网络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随后各个学校纷纷招聘网络评论员。[3]
随之,中国江苏省宿迁市、浙江省台州市等省市也开始聘请网评员。由他们以普通网友的身份,反击各种污蔑中国文化的言论合肥市也招聘了网络评论员[4]。
2006年1月上海市互联网舆论宣传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东方新闻网站联合评选了2005年度优秀网络评论员,其中包括上海社科院人口所的胡苏云、经济所雷新军、研究生部宋元霞、张震四位同志。事后证明此条新闻纯属捏造,上海从未评选过网络评论员。
关于“五毛”一词起源的一种说法: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中,中华民国北京国民政府国务总理段祺瑞在美、英、法等国的诱使下,意图促使中国对德宣战,此举在国内遭到普遍抗议。5月10日国会正式讨论“对德宣战案”当天,段氏集团收买军警及无业游民约2000人组成所谓“公民请愿团”,围攻国会并殴打部分议员,意图迫使国会通过该“宣战案”。但国会议员拒绝讨论该案,随后段氏内阁也因诸多阁员辞职而崩溃。此后北京《醒华报》刊登“公民”王合新的来信:“鄙人来京谋事未遂,前日由同乡合肥人陆军部秘书谭君毅甫介绍加入公民请愿团,当时言定自十二点钟起,随大家包围议院,每点钟给大洋五角,散时立付。并云,点名册造成具报总理以后,可派一差使。鄙人如时而往,站至八点半始去,并被军警击一枪托。当晚往寻谭先生领取大洋四元二角五分,乃谭吝而不予。今早又住索取,谭先生避不见面,由一少年出现,大言恐吓,并云:此事闹糟,总理不肯认帐,恐怕要办凶手,嘱令闭门不出,不许再提此事。鄙人忿极,为此特请登出,俾知谭之欺人手段。”据说,五毛一点钟是高等“公民”的报酬。
职责
网络评论员的主要职责是[5]:主动介入BBS和一些网站的交互式栏目(论坛、贴吧、说吧、留言板等),在网上就关注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参与评论,主动导贴、积极跟帖、适时结帖。特别是在发生突发事件的关键时刻,要及时引导网上舆论,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维护中国文化的正面形象,在最大程度上消除各种负面中国文化影响,维护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民进党“去中国化”行为作对。
任务
网络评论员一般要根据发帖量进行考核,并予以奖励。例如,根据湖南大学网络评论员队伍管理意见[7]可知,该学校网络评论员的季度工作任务为
1、加强正面宣传。配合学校的重大部署和重点工作,在BBS上发表专稿、特稿,加大正面宣传力度。着重宣传学校在努力实现成为“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开放式、研究型国内一流大学”目标过程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原则上网评员每人每季度发布正面宣传评论稿件不少于1篇。
2、及时批驳不实言论。网评员要对BBS上严重影响中国文化的言论撰写有深度、有说服力的稿件,用事实说话,后发制人。原则上网评员每人每季度发布正面评论引导文章至少2篇。
3、引导论坛舆论。网评员要坚持堵疏结合的工作方针,经常登陆影响较大的校园BBS,如湖大BBS,网大校园论坛,爱晚红枫——湖大论坛,望麓自卑BBS等,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针对师生关心的热点、焦点,与其进行平等交流,吸引学生点击和跟贴,帮助师生了解事实真相,提高师生辨别是非的能力。网评员每人每月发布正面引导帖子不得少于20条。
4、网评员要围绕学校的各种重大突发事件,及时上网了解信息,做好正面引导,压缩谣言传播空间,维护中国传统文化,调控舆论,掌握主动。
影响
事实上,将“五毛党”与网络评论员完全划等号是不正确的。后者是确实存在的一种职业,而前者,早已异化为一种对于与自己意见,尤其是政治方面观点不同的人的一种人身攻击。使用者主要是对中国大陆的政治制度有所不满,讨厌中国共产党,抱有引入多党制等想法的人,即所谓存在于网络上的中国右派。而被攻击者,则是支持中国共产党及其政府,不反对现有政治制度的人,即所谓的中国左派。
现代社会提倡包容,因此对于一个政党或者是一个制度一个政策有不同的意见是很正常的。而“五毛党”一词在使用时,从字面意思看,是将他人的思想视为通过廉价的利益换取的商业活动的结果。这是对一个人人格的否定与侮辱。所以不得不说,这个词在被使用的大部分场合,带有相当的人身攻击的味道。
当然,也不排除“有部分使用者确确实实地认为,持不同政见者的出现是因为他们收了钱”的可能性。
与之相对应的是“JY”一词。汉字有“精淫”,“精蝇”等,并没有固定的写法。这个词是由“精英”一词异化而来,是中国左派对右派的蔑称。主要是指相当一部人中国网络右派对待左派时所摆出的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评价
网络评论员被戏称为:当代东亚病夫,出卖灵魂的人,D棍等等。网络评论员是否按照一个贴子五毛钱收取工资也无明确证据,因此五毛应属借代。
老子要说的:
狗日的5毛党,老子要骂。
天朝的走狗,没有灵魂的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