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中国人根本抵制不了日本车

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 汽车不是日本发明的 当年明治时期 为了偷几张欧洲的图纸 日本人可以自杀然后把图纸装入体腔偷运回国。 可现在,这电子 机械 半导体等领域 严然成为了世界的技术输出国。  中国的 合资企业们 都合资多少年了  还需要多少年 才能够在关键领域部件上完全超越日本???  日本人制造业上 究竟先进在什么地方???  到现在,我们国家,我们企业家,我们工程技术人员还搞不明白???  

通过日本这次的大地震我们才知道 原来在地理位置那么不好的地方,原来汇聚着那么多可以决定着世界上 半导体 电子元件 汽车部件等等最先进产品的企业  如果在中国,我们完全不可能把这些高尖端企业 放在那么容易受到地震 海啸影响的地方来投产   可是日本 没有办法,没有资源 更没有多余的土地,这些生产核心部件的企业也不可能完全全部的放到 其他国家去研发和生产。   

中国人真的要好好的反思,难道日本人真的比我聪明?难道他们的产学研模式真的如此的先进? 到底是什么,使得日本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强国? 而同样差不多大小的国家  菲律宾人只能打打鱼 当当佣人?

我们每年有多少留学生拼命得想要挤进日本去,有多少人想过以上的问题,有多少人想要真正的学成回国,一心想要把日本人赶下去,把日本在当今世界上科研的地位比下去?

日本有多少城镇?每个城镇有多少大学和科研机构? 分别在哪些领域处于世界先进地位? 有多少家工厂,分别生产什么? 这些产品,处于世界经济链中的哪个环节和地位?  日本的经济中,这些制造业,高尖端企业的比重有多大?   

一味的只是与日本人合资合资,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日本人能把最核心的东西给你吗?   只能是让人牵着鼻子走,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而他们把你的家底摸得一清二楚,知道在哪些领域是你的强项,知道在哪些领域你完全不行,从而更加从容有针对性的调整自己下一步的研发领域和目标,一直打压着你的经济与科研,让你永远成为他的代工与冤大头。我们提供的廉价的资源人力,受这处合资的影响,永远不可能把精力与金钱投放到自己人才培养和技术的磨炼提高,永只能是组装和学习别人的图纸工艺。

一个非常鬼诡的现象是,在二战及其后的时期,日本在科研领域的地位并不十分突出,就是短短的二三十年的时间里,奠定了在 汽车 导半体 电子 机械等领域的领导地位。从中可以得到这样的经验,时间并不是主要的问题,金钱也不是主要的,只有人的因素,是最关键和最终的因素,不管是管理还是研发,中国,没有多少时间了,历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上的东西,在民用领域领先,则一定会应用到军事方面,最后,优势太过于明显的一方,则一定会发动战争以谋取最大经济利益,中国人,没有多少时间,等待我们的,不是崛起,不是死亡。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