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高考1977

高考1977

引用:



 


本报讯(记者马竞宇)由上海电影集团出品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的现实主义力作《高考1977》将于今日在全国电影院线全面上映。影片由第五代导演江海洋执导,赵有良、孙海英、王学兵、周显欣等知名演员联合演出。

  1977年12月,我国关闭了11年之久的高考大门豁然敞开,全国570万名考生参加了当年的高考,此举也为日后中国社会的变革埋下重要的伏笔。影片《高考1977》的故事立足于当年东北某农场三分场中来自北京和上海的知青,他们中大多是不堪农场生活、苦苦期待改变命运的青年人。1977年的夏秋之际,高考制度的变革让这些在艰苦的环境中日益麻木的“知识青年”看到了希望……但是,在他们所处的年代和环境,要想真正走出“鲤鱼跳龙门”的一步,甚至仅仅是获得尝试的资格都十分困难,志愿报考和单位推荐的颠覆、青春的萌动和农场管理者思维的差异、渴望改变命运和家庭成分历史“斑点”之间的鸿沟……不同的人,面对高考,做着命运的搏击。

  影片导演、北京电影学院78级学生江海洋说,“我们拍这部电影,就是为了一段不能抹去的记忆,我们有责任为民族记录那些岁月。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重要,我们当时能够读大学是自己想也不敢想的。恢复了高考,也就恢复了整个民族的理性,给了民族一个机会。全民族都应铭记1977年12月10日这一天。”


 


电影没有看过,但竟然把恢复高考拍成了“主旋律”电影?是土共着手“消除文革合法性”的一次举动吗?这样的电影、这样的话题,很难想象能如此高调地上映啊。这似乎暗合了胡所说的“不折腾”矛头指向并非“右派”,而是那些企图“复辟文革”的“极左势力”。


 


你们的看法呢?

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
人有切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顽,

TOP

让人猜不透是虚,进可攻退可守却是实实在在的策略。一声令下,我党上下大可自由发挥,指哪打哪,收放自如,幻化无形。。。一个字:高!
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
人有切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顽,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