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转帖:张宏良:不要欺人民太甚!—评银行业改革开放热点问题研讨会

很怀疑此人是如何混个教授头衔的。整篇东西都是满嘴喷粪,水平不足激情搭够。通篇在说“贱卖”,却没有说出如何计算“合理价格”。连小股民都知道不能用股票的二级市场价来确定其公司的真实价值。连小学生都知道不能用苹果来跟香蕉比,此人却顶着一个教授的头衔来大肆对比苹果与香蕉。

中国的经济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的一部分,银行也毫不例外地终将加入全球的竞争。首先你起码要看看如何为一个银行进行估值吧。如果连市净率都不提(对于金融机构,市盈率不是最主要的估值基准),还谈什么“贱卖”与否?别光盯着国内的二级市场价格,这个价格高企有很多原因,最主要是因为国内投资渠道少,所流通的股票占全国可支配收入比例极低。由于供求关系,导致了价格的虚高。用这个价格来考量价值,那是稍微有经济学知识的人都不会犯的低级错误,除非是没事找事别有用心。

国内银行面临的问题多多,当年由国家也就是全体中国人民买单,处理了一大批的坏账呆账烂帐,这个中苦头大家也许没有直接体会,其实只是因为这个国家永远能够驾轻就熟地把政府的错误转嫁到人民头上,而人民又是顺民中的顺民。可是这些坏账处理完了,管理者还是那些管理者,银行依然是国家的银行。就如当年日积月累所产生巨额坏账一样,在同样的轨迹下运行,这些银行只会产生更多更巨大更恐怖的坏账。因为随着WTO,外资银行的准入门槛降低,竞争将更激烈了。

引入战略投资者尤其是境外战略投资者就成了必须。主要为了解决两个问题——经营管理提高的问题和所有权问题。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为的是解决前者。也就是说,这些投资都是基于合作的基础上的,当然是以价值而不是价格为定价基准了。简单来说,应该用同样的估值方法,分析一下国内银行与国外银行的价值对比就知道什么是真正反映价值的“合理价格”了。用国内二级市场价来分析,那是瞎掰(举个例子——用这个价格看,工商银行是全球第一大银行!)

当然如果该教授觉得靠这些银行自己就可以解决经营管理问题乃至所有权问题,那就该多在这方面下工夫,别整天举着“民族主义”的大旗,不但忽悠自己,还忽悠出一群不明真相的FF。。。

[ 本帖最后由 snorkeler 于 2008-8-2 10:51 AM 编辑 ]
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
人有切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顽,

TOP

回复 #21 gz_ss 的帖子

“如果不是贱卖那一定是卖贵了”——逻辑有点混乱吧?合理价格算是“贵了”还是“贱了”?我只是针对张氏作为一个教授,连最基本的合理估值方法都没搞懂,就高谈“贱卖”。

“要知道卖给洋人是保本的,要担保收益的”——我没看见过最后的SPA,甚至连term sheet都没见过,你知道其中的minority protection?那真谢谢你告诉我到底它是有tag along, drag along, 还是full ratchet? 是remedption? 还是put option?put给谁?strick price多少?

“引入战略投资者就能解决银行业的问题”——如果能这么简单就真太好了,我只是知道引入战略投资者(包括国内或国外)起码能够解决两个问题:1、所有权归属问题。如果是纯国有,政策性贷款就是必然。如果国家要银行贷款给一个垂死的国有企业(也就是国家的钱左口袋放右口袋),带着“国家任务”,银行能说不?有了另外的股东,起码这个“国家任务”能收敛一点吧,虽然还是无法保险。2、新的管理体系——我且不说它一定是更好的管理,但至少你不得不承认原来的管理体系导致了一大堆问题吧?

你的第三点我倒是基本同意。
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
人有切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顽,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