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上交所拟设风险警示板

上交所拟设风险警示板

       根据27日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风险警示股票交易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上交所将设立风险警示板。按照上交所《上市规则》被实施风险警示的股票(简称“风险警示股票”)及被作出终止上市决定但处于退市整理期尚未摘牌的股票(简称“退市整理股票”),将进入风险警示板交易。此举旨在防范上市公司股票交易风险,保障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切实执行,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分析人士表示,细则的出台,对现有ST板块公司将带来巨大冲击,高风险公司将进一步被市场抛弃。

  根据细则,上市公司股票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自被实施风险警示措施之日起,至该措施被撤销之日的前一交易日止,在风险警示板进行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因暂停上市后恢复上市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因退市后重新上市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因其他情形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其中,第一种情形的股票简称前冠以“*ST”标识,其他情形的股票简称前冠以“ST”标识。


 

  退市整理股票简称前冠以“退市”标识,自退市整理期开始之日起,在风险警示板交易30个交易日,该期限届满后的次日予以摘牌。


  风险警示股票价格的涨幅限制为1%,但A股前收盘价格低于0.5元人民币的,其涨幅限制为0.01元人民币;B股前收盘价格低于0.05美元的,其涨幅限制为0.001美元。风险警示股票的跌幅限制为5%。退市整理股票价格的涨跌幅限制均为10%。风险警示股票盘中换手率达到或超过30%的,上交所可以对其实施盘中临时停牌,停牌时间持续至当日14:55.


  细则规定,投资者买卖风险警示股票和退市整理股票,应当采用限价委托方式;投资者首次委托买入时需签署《风险揭示书》,会员应当向其充分提示风险。


  同一账户或同一控制人控制的多个账户,当日累计买入的单只风险警示股票,数量不得超过50万股。交易所会员应当对其客户当日累计买入风险警示股票的数量进行前端检查和控制。


  分析人士表示,现存ST、*ST公司是基于旧版《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而被实施风险警示的。由于新版《上市规则》与旧版《上市规则》的具体规定有所不同,不排除个别现行ST公司可能基于新版《上市规则》的条款而摘帽。因此,虽然估计这些个别的摘帽公司可能很快又会沦为新《上市规则》下的ST公司,但仍然不能简单地说所有现存ST、*ST公司都将进入风险警示板。



[ 本帖最后由 hafei06 于 2012-7-31 18:24 编辑 ]

TOP

周一,A股市场受上交所修改*ST股交易规则影响大幅下跌,ST股接近全线跌停(注:周二ST股再度集体跌停)。“惨案”发生的同时,不少非ST股也“兔死狐悲”,位居跌幅榜前列。据《投资快报》统计,沪深两市近40只非ST股已经处于“准ST”状态(2011年报亏损,2012年截至目前未能扭亏)。对于上述股票,投资者应该高度警惕多米诺骨牌效应可能带来的风险。
 

  准ST股梯队排列 央企明星闪现其中


  上交所修改ST股涨幅限制的新规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周一,沪深两市近110只正常交易的ST股以下跌报收,其中,收盘跌停的有107只。


  ST股暴跌“惨案”发生的同时,大批业绩不佳,处于经营困境期的个股兔死狐悲,也纷纷加入暴跌的行列。《投资快报》统计了2011年度已经亏损,而2012年截至目前业绩仍未有明显改善迹象的高危“准ST股”。数据显示,其中不乏诸如中国远洋(601919)、鞍钢股份(000898)、中国西电(601179)这样的明星央企。除此以外,数量众多的地方骨干企业(含国企和民企)也遭遇阶段性的经营困境,面临两连亏而被*ST的风险。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如果政策不作调整,上交所的ST新规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严重制约相关股票的价格表现,在ST股持续大幅下跌的同时,未来可能面临被*ST的公司无疑也最容易受影响,其股价遭受重创似乎难以避免。


  乌鸡变凤凰 昔日ST股成今日大牛股


  上交所发布交易新规之后,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质疑。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监管部门和交易所是否应该介入对个股的价值判断,为不同类型的股票划分不同的“出身”,进而制定可能具有歧视性的差别化涨跌幅。


  历史数据表明,虽然连续亏损的公司往往确实是垃圾股,但这并不代表全部情况,也不代表相关公司的经营会一直持续萎靡下去。抛开因为重大资产重组而完全改变了主业方向的公司不说,目前A股上一些被公认为优质成长股的牛股明星,其实几年以前还戴着*ST股的帽子。比如伊利股份(600887)、酒鬼酒(000799)、古井贡酒(000596)等。此外,诸如TCL(000100)、京东方(000725)、白云山(000522)等市值较大的地方骨干型企业,历史上也都因为阶段性的经营困难而遭遇*ST或者ST。如果当时就执行极为严格的退市制度,或者执行只能大跌不准大涨的交易规则,不知道有多少长期持有上述股票的投资者会惨败而归。历史不断证明,用一、两年的短期业绩来评判一家公司的价值,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上交所最新发布的新政,简单地将戴上*ST帽子的公司打入深渊,令大批坚定看好相关公司投资价值的“铁杆粉丝”情何以堪。


  也许是意识到上交所政策导致问题的严重性,深交所有关人士昨日收盘后表示,根据深交所主板中小板退市制度方案以及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有关安排,深交所并无风险警示板的设置,触及风险警示的股票涨跌幅限制仍按原规定执行。



[ 本帖最后由 hafei06 于 2012-7-31 18:24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