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喷嚏图卦20110919】接他们回家,是我们的情感,也是我们的责任

回复 11# jiujin91100 的帖子

佟麟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Tong linge.jpg

佟麟阁(1892年10月29日[1]-1937年),原名凌阁,字捷三,满族(此处有争议,详细见民族归属)[2][3][4][5],生于河北高阳。中华民国、中国国民党将领,于抗日战争中身亡。后国民政府追赠二级陆军上将。
目录
[隐藏]

    1 生平
    2 生后评价
    3 民族归属
    4 注释和参考文献
    5 外部链接
    6 参见

[编辑] 生平

佟麟阁1892年出生于河北省高阳县一个农民家庭。7岁时拜舅父胡先生为师,熟读经史,擅长书法。16岁时凭书法功力考入高阳县衙做了缮写员,每月可挣10两银子养家。1912年20岁时投入冯玉祥的部队。早年在北洋军中任职,曾参加护国运动。1922年任冯玉祥将军陆军检阅使署高级教导团团长,后任第十一师第二十一混成旅旅长。1926年9月五原誓师后,随部参加北伐。1928年起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三十五军军长、暂编第十一师师长、第二十九军副军长。1933年率部参加长城战役,取得喜峰口大捷;同年5月,参加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任第一军军长兼代理察哈尔省主席,跟随冯玉祥打击日军,收复失地。

1937年7月7日,日本以卢沟桥事变为起点,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7月28日,北平大战开始。日军调集数以万计的兵力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分别向北平、天津以及邻近各战略要地大举进攻。北京城外的南苑,佟所在的第二十九军司令部遭受40余架日机的轮番轰炸,同时被约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攻击。日军以装备优势,将二十九军切成数段,分割包围,使中国军队处于各自孤军作战之境地,损失惨重。佟与132师师长赵登禹坚守阵地,指挥二十九军抵抗。后奉命向大红门转移,途中再遭致日军包围;在组织部队突击时,被机枪射中腿部;接着头部又再受重伤,流血过多而殉国。
[编辑] 生后评价

佟麟阁殉国后国共双方都对其做出积极评价。1937年7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授佟麟阁为陆军上将。1945年后,北平市政府将其生前在北京居住过的南沟沿大街改名为佟麟阁路,以示纪念。1946年7月28日,国民政府为佟举行隆重的国葬。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后,北平市政府各界将寄厝北新桥柏林寺内的佟麟阁将军遗体移至八宝山忠烈祠。1946年7月28日,葬于香山脚下北正黄旗村的山坳上。1979年8月,中共北京市委经报请中共中央统战部同意,追认佟麟阁将军为抗日阵亡革命烈士。[6]
[编辑] 民族归属

关于佟麟阁的族属,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因为佟姓是满族大姓之一、且佟麟阁之子佟兵(佟麟阁去世时,佟兵12岁)曾在采访中表示父亲是满族人,故现在资料常常将其归入满族。然而,也有一些资料认为佟麟阁是汉族人,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为庆祝建国60周年举办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活动中,将佟麟阁列入汉族。[7]
[编辑] 注释和参考文献

    ^ 我的父亲佟麟阁 口述-佟兵 《三联生活周刊》 2007年第25期
    ^ 我的父亲佟麟阁 口述◎佟兵 历史—凤凰网
    ^ 佟麟阁之子忆父:12年未见 最后竟是参加葬礼-中国经济网
    ^ 满族抗日将军佟麟阁墓
    ^ 佟麟阁:血染卢沟写忠烈
    ^ 满族抗日将军佟麟阁墓在哪里
    ^ http://www.gov.cn/jrzg/2009-07/20/content_1369488_3.htm

[编辑] 外部链接

    口述:我的父亲佟麟阁 凤凰网
    佟麟阁将军纪念馆开馆 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搜狐新闻
    佟麟阁与佟麟阁路 老北京网

[编辑] 参见

    佟麟阁路
    抗日战争
    满族
    赵登禹
    中国国民党
你們最大的善舉就是早日滅亡!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