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三峡175米蓄水实践惨败检验了什么?

三峡175米蓄水实践惨败检验了什么?

2008年中国发生了不少大事:从年初的雪灾到四川的地震,从西藏骚乱到北京奥运会。在这么多大事中间,有一件大事似乎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那就是九月份三峡水库提前四年向175米的正常设计水位发起冲击,结果却在11月初以172.3米的水位突然叫停。

三峡工程从论证起就充满争议,但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工程,三峡工程长江截流和大坝封顶都曾经是大新闻,并受到中国领导人的重视。按理,其175米设计水位蓄水试验意义也非同一般,却为什么悄然开始又戛然而止呢?


在德国的水利工程专家王维洛博士长期关注三峡工程。他在接受"中国丛谈"采访时认为,这次蓄水是为了趁李鹏、潘家铮、张光斗等三峡主要决策和设计者在世,证明三峡工程的正确性,但不幸蓄水带了的淹没和地质灾害等问题又迫使试验中止。


两度"刹车"


王维洛介绍,其实在这次三峡蓄水试验中,中国国务院两度"踩刹车":第一次是10月7日,原因是三峡蓄水使长江下泄流量变小,致使下游的荆州、宜昌河段水位过低,船只搁浅,航运受到影响。


而11月4日,三峡坝前水位达到172.3米,离预定的175米设计水位只有两米多的时候,中国国务院再度下达停止蓄水的命令,主要原因却在于上游的重庆主城区部分地区被淹,而这又是当年主管水利的钱正英向四川保证过"不会发生"的事。


重庆公安部门11月18日曾为此发出紧急通告,要求交警严密监控水淹道路情况,以及蓄水后可能造成的路基坍塌、滑坡等问题。


王维洛说,随着三峡蓄水水位的提高和水力坡度的加大,未来三峡的淹没线在上游很多地区都会超过现在到处作了标记的175米"红线",因此给库区人民的带来的损失可能远比原来估计的为大。


地震:到底多严重?


另外,王维洛认为,这次三峡蓄水试验暴露出的一个三峡可行论证中工程目标相互矛盾的例子是:三峡水位升高本来有利于改善航道,利于船舶通行,但结果水位的上升却使一些桥梁的净空不足,船只无法在下面通过。

结果,长江及其支流的航运,包括乌江到长江的航运因此中断。最后,刚刚建成十年的万州长江大桥可能不得不拆掉。


在这次三峡蓄水试验中也出现了地震、岩崩、库岸开裂等地质灾害。王维洛注意到,11月22日秭归发生的4.1级地震距三峡大坝仅30公里,而距离大坝17公里处秭归境内还有一个三大断裂带汇聚点。


秭归地震发生后,中国国务院三峡办公室发言人再次强调三峡坝体的抗震能力为十度,尽管当年工程论证说是七度。


王维洛因此反推认为,三峡断裂带发生的地震可能不是以前说的被人为压低的6.5级,而是7到8级。但可怕的是,三峡地区所有的民房都是没有抗震设计的。

Halo

TOP



三峡大坝蓄水175米后将形成一个面积达到1000多平方公里的巨型水库

Halo

TOP



三峡断裂带发生的地震可能不是以前说的被人为压低的6.5级,而是7到8级。但可怕的是,三峡地区所有的民房都是没有抗震设计的。





Halo

TOP

消息来源:bbc中文网
原文网址:http://news.bbc.co.uk/chinese/si ... 795700/7795745.stm#
你可以自己去查证。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我不是记者。
Halo

TOP

http://www.bbc.co.uk/mediaselect ... &lang=zh&bgc=6699CC
这是BBC关于这篇新闻的播出录音
Halo

TOP

引用:
原帖由 gmen25 于 2008-12-26 12:58 PM 发表

道听途说有没有眼见为实好呢?你觉得BBC的就一定是正确的吗?况且,我并没有否认蓄水带来的各种问题,只是希望不要无限夸张而已!我的证据就在万州的长江大桥,不信就来亲自看看是不是不能过大型轮船!另外,拜 ...


请你注意,我没有对新闻内容进行任何评价
何来的证据之说
我只是把我看到的新闻转载到这里而已
相信因为网络的封锁
大陆的网友不太容易看到这些国外媒体的报道
我只是起个中间传播作用而已
正如楼上网友所说
信不信由你

我之所以在下面留言是回复你的消息的来源的提问
我不想我辛苦转帖还被别人攻击脑子有问题
至于我信不信BBC 这不是你有权利知道的事情

Halo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