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大清末年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

大清末年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

文章提交者:西里呼噜 加帖在 猫眼看人

清朝末年,吏治腐败,冤假错案层出不穷,“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就是这期间“耸动朝野”的“晚清四大奇案”之一。以该案为题材的小说、戏剧、电影电视都很多,民间流传甚广,经过各种加工,杨乃武案更是扑朔迷离。

杨乃武,浙江余杭人,1873年参加乡试,中举人。毕秀姑,葛品连之妻,容貌秀丽,清新可人,喜穿绿色衣服系白色围裙,人称“小白菜”。小白菜婚后无房,于 1872年5月租杨乃武家一间房,月租八百文。因葛品连在豆腐店帮伙,早出晚归,还经常在店中留宿。杨家与葛品连家关系融洽,杨妻大杨詹氏经常招呼小白菜到家中闲聊、用饭。小白菜闲来无事,借诵读佛经打发时间,因识字不多,常向杨乃武请教。10月,杨妻难产去世。三个月后,杨乃武续娶前妻之妹小杨詹氏。期间,小白菜不避嫌疑,仍与杨乃武交往如初,引起乡里非议,流言四起,遂有“羊(杨)吃白菜”一说。后因葛品连欠房租,杨乃武以提高月租相告,葛品连搬出杨家。

1873年11月,葛品连暴病,其母沈喻氏认为是得了痧症,病属寻常,不甚在意,最终延误治疗,导致葛品连病重身亡。葛品连死后第二天,尸体面色发青,口鼻有淡血水流出。其母沈喻氏怀疑小白菜谋杀亲夫,遂向官府告状。

时任县官刘锡彤,年近七十,接案后就带着仵作沈祥等赶赴现场勘验。当时尸身淡青色,有口鼻流入耳中。仵作对勘验结果进行了夸大,将尸体手指灰暗色记作清黑色,将口鼻流入耳中记作七窍出血。在勘验程序上也严重违反规定,没有按规定多次用皂角水擦洗银针,而是直接将银针刺入尸体喉部,看到银针显出清黑色并擦之不去,遂怀疑是砒霜中毒。县官于是下令将小白菜拘来审问。在刑讯之下,小白菜不堪忍受,乃违心招供,承认与杨乃武通奸,承认是杨乃武在十月初五晚将一包砒霜交给她,二人合议毒杀葛品连。

县官刘锡彤立即拘捕杨乃武,杨乃武矢口否认,并提出了十月初五不在余杭的证据和证人。因杨乃武是新科举人,按律,身负功名者不可用刑。县官乃呈报上级,请示革去杨乃武功名。不久,同治皇帝御批同意革去杨乃武功名。县官将杨乃武案卷宗调至杭州知府,但将杨乃武十月初五不在余杭的证据压下,没有随卷上呈杭州知府。因杨乃武已被革去功名,杭州知府陈鲁复审案件时不加详查,见杨乃武不认罪,就动用酷刑,以跪钉板、跪火砖、上夹棍等刑讯逼供,杨乃武只有含冤认罪。杨乃武还供认在“钱记爱仁药店”钱宝生处购得砒霜。知府陈鲁以为真相大白,特命刘锡彤传讯钱宝生前来作证。钱宝生其实叫钱坦,他坚决不承认出售砒霜之事,但在刘锡彤的授意下,担心不作证会有包庇之罪,只好违心承认卖砒霜给杨乃武。县官刘锡彤还将各个口供中所称的“口鼻流血”一律改为“七窍流血”,并附上了一些证人提供的虚假证言。经过一番修改拼凑后,知府陈鲁作出判决,小白菜因奸谋杀亲夫被判凌迟之刑,杨乃武斩立决。

在案件审核过程中,浙江按察使开始觉得案件可疑,认为杨乃武乃新科举人,本该是前程无量,因奸谋毒的行为与其举人身份不符。县官刘锡彤向他保证说铁证如山,绝无冤屈,按察使就没再深究,遂将案件按杭州知府陈鲁的意见报浙江巡抚杨昌浚。浙江巡抚亲自审讯各犯,因杨乃武与小白菜均已屈打成招,便不再翻供。巡抚为慎重起见,还专门派了一名候补知县前往暗查核实。县官刘锡彤得知后,预先布置安排,使得候补知县也作了“案情确实,无冤无滥”的结论,并得到巡抚的赏识。

杨乃武在狱中得知自己将被秋决处死,心有不甘,遂自拟呈词,历数被严刑逼供的经过和冤情,嘱其妻小杨詹失和其姐叶杨氏(杨菊贞)上告申诉。其姐四处奔走,期间还得到一些浙江籍官员的帮助,大商人胡雪岩也同情杨乃武的遭遇,资助白银百两。叶杨氏到都察院申诉,案件由原办官吏复审,因此复审结果没有发生变化。后来杨乃武妻小杨詹氏又到步军统领衙门申诉,步军统领衙门将申诉情况上奏皇上,皇上谕旨,将此案交浙江巡抚杨昌浚等复审。巡抚杨昌浚委托湖州知府、绍兴知府、富阳知县和黄岩知县等人共同审理。在审讯中没有动用大刑,杨乃武和小白菜双双翻案,案情开始越发复杂。1875年1月,同治皇帝驾崩,案件暂停。

复审期间,《申报》对该案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并对案件进行了全程追踪报道,三年间发表了70多篇相关文章,使得该案广为人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同情。

1875 年2月,光绪皇帝登基。4月,给事中王书瑞上一道奏章,指责浙江巡抚杨昌浚等人办案拖延,意图将杨乃武案敷衍结案,请求另派朝中大员查办此案。“垂帘听政 ”的慈禧太后命令浙江学政胡瑞澜申办杨乃武案。由于浙江学政胡瑞澜未审理过刑案,又推脱不得,只好勉为其难亲自审讯。杨乃武备诉冤情。杨乃武在上诉申诉中也夹杂了部分虚假的陈述,经过查证并不属实,胡瑞澜不加分辨,不再相信杨乃武,只是一味轻信原来的验尸记录,又夜以继日地熬审杨乃武与小白菜,二人只好又按原来的口供供述。胡瑞澜认定原审无误,遂上奏朝廷,还揭露了杨乃武及其申诉亲属的诸多过错。杨乃武自知无望,乃自撰挽联:“举人变犯人,斯文扫地;学台充刑台,乃武归天。”

胡瑞澜上了维持原判的奏折后,户部给事中边宝泉向皇上上奏,称民间传闻已久,说法各异,案件存疑,应严加察查,并称百姓传言,胡瑞澜与浙江巡抚杨昌浚关系密切,可能偏袒。而杨案本已有巡抚审定,原先的复查官员都是其下属,故难于平反冤案。该案应由刑部提审,当以该案为契机,整顿吏治。另外,18名浙江籍京官联名向都察院提交呈状,历数杨乃武案的诸多破绽矛盾之处,请求将此案转交刑部。1876年1月,谕旨杨乃武案交刑部审理。随后,刑部将人犯押解进京,证人也陆续进京,接受三法司会审(刑部主审,都察院、大理寺会审)。会审中,杨乃武和小白菜均推翻前供,大喊冤屈。“ 钱记爱仁药店”相关证人证明从未购进和出售砒霜,仵作沈祥供称验尸时只见“口鼻流出淡色血水”,并非“七窍流血”,并承认银针探毒时并未按规定先用皂角水擦拭,县官刘锡彤的家丁也供认了诱使钱坦做卖砒霜假证的事实。至此,案情基本理清。葛品连的尸体也被运往北京重新检验,尸体已经皮肉全无,只剩骨殖,骨头呈黄白、黄黯,对照法医名著《洗冤录》所载“如中砒毒,牙根、心坎,手足各骨应呈青黑”,得出并非为砒霜中毒的结论。至此,案件真相大白,大量相关官员受到牵连和惩处。小白菜因与杨乃武同桌共食,不守妇道,被杖八十。杨乃武因不避嫌疑,与小白菜教经同食,且诬指何春芳在葛家与小白菜嬉闹,被杖一百,举人身份不予恢复。

[原创]对“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浅层分析
文章提交者:俺老汉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对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浅层分析

  本人学问不深,不能作深层分析,故而只能浅层分析,分析得不对,请大家指正。

  小白菜案很多人都知道,这里简单再提一下,浙江余杭人氏小白菜的老公得暴病身亡,因为她平时与杨乃武交往较密,因此有人怀疑是否为谋杀案。余杭县县长姓刘,刘里远的刘,因为与杨乃武不和,出于私愤将此案定为谋杀案。杨家自然不服,于是开始了漫长的上诉路程。此案一直闹了近四年才得以拨乱反正。最后慈禧太后处理的涉案官员有百人之多,成为晚清时期一次处理官员最多的案子。

  一个小小的刘县长,充其量只是个厅局级,却敢置国家法度于不顾,出于个人目的,悍然制造一起假案、错案、冤案,胆子真是不小,此人为何如此大胆呢?因为他--底气很足。晚清时期官场腐败,官员间除了有着共同的利益关系,同时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裙带关系,啥叫裙带关系,就是服饰上的关系嘛,也就是你是我的梳子,我是你的衣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刘县长在假案事发后如果及时回头,或是上面的官员及时制止和纠正,那么刘县长充其量也只是受个记大过处分,照样当他的县长。但问题就出在底气上了。

  刘县长在事发后,仗着底气与关系,对上行贿和求援,上一级的官员于是对此案采取包庇掩盖的办法。事情一级一级地闹大,越来越多的官员卷入。这些官员都认定一个理儿:此案是否假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护好刘县长。而当闹到媒体《申报》上,受到国人关注后,涉案官员又采取拖的办法,以至于此案一下子拖了三年多。最后,直至惊动了当时的最高领导人慈禧太后。

  西太后深知当时官场腐败的严峻形势,决心打一场反腐倡廉的攻坚战。她对此案高度重视,亲自过问,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刑部(相当于最高法院)直接审理。太后为什么不把此案交给巡抚来处理呢?交给刑部是不是越位呢?太后深知,鉴于当时官场形势,由地方ZF审理,难以从根本上澄清。充其量找个替罪羊而已,弄不好还要再拖个一年半载的。而事后证明,刑部办案既不越位,也不缺位,案子很快就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最后,从根本上澄清了案子,不仅说明它是一起假案、冤案,而且查清了案子的整个过程和细节。西太后一下子连续发布旨意:知县刘锡同,远方黑龙江判处流刑,杵作(相当于现在的鉴定专家)沈祥以及其他相关人等30多位官员被革职、充军或查办,浙江巡抚(相当于省级高官)杨昌浚、浙江学政胡瑞澜,杭州知府(相当于市长)陈鲁一干官员100余位,革除顶戴花翎,永不续用(易地为官是不可能了)。

  此案最后处理如此之重,老百姓是否很满意呢?不全是。毕竟案子拖得太久了,给清ZF留下了难以抹去的污点。其后,此事被编成戏剧,搬上戏台,直到二十世纪还被拍成了电视连续剧。这一点,可能当时清ZF也不一定能预料到。

老汉
08.07.1


以下跟帖:

这故事听得多,第一次知道是咋个回事。。谢谢楼主, 以前还以是个传说。。。。

清朝的报纸不受管制啊!

访员居然没被群殴

已经不如大清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清国、都是中国!

后清强千万倍。

不如啊

清朝的报纸不受管制啊!

当时。。。现在。。。唉

据说老佛爷亲自出面,是不是真的

天灭

老佛爷 清明 !
老佛爷 万岁!
老佛爷 为民做主。

原来辛亥革命以来,历史是在倒退的

新杨乃武与小白菜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3 楼
杨毕案, 哄动全中国,要不是杨组奋不顾身,老佛爷英明伟大, 也断难昭雪,然昭雪后, 自巡抚以下100多名官员均遇罢官.
哈~~~, 俺们生在红旗下, 长在新中国,杨毕案是看不到了.深深同情死去的冤魂!!!, 愿在天之灵一路走好。

刑部办案既不越位,也不缺位

西太后深知当时官场腐败的严峻形势,决心打一场反腐倡廉的攻坚战

当今的"西太后"已经发话,这是"黑恶势力"
看来主要XXD在位一天
这案子都翻不了
怪不得在全球DC者中"西太后"排第四

杨乃武案能翻案不能忽视的是杨家本身有一定实力,而且有一帮同乡好友在全国各地为官并为其申冤,才能最终翻案成功,如果杨家是一介平民,我认为是不可能翻案的。

看来我后清要找个西太后也找不到了

GZ已经有新版本的杨白故事了,等50年后再拍电影.但是结果却没有老版的好. 寄希望于老佛爷是没有希望的

老佛爷这事处理的好啊。呼唤老佛爷~~~

从现在的观点来看,慈禧太后是很英明的,至少她挖出了一起大案,处罚了大批官员为了一个民女,这么做是否值得?这种案子在今天会怎么处理?当然了,慈禧太后和洋人的领导人相比,还是差的远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