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野夫:王文对我的商榷——公平推荐。待我闲来,再做回复。

这么好的文章没人顶么?
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主义的阶段,资本主义的做法,封建主义的实质,奴隶社会的影子。最后,如果还有历史的话,人们会说共产党是败给了互联网。

TOP

中国社会不能分裂

――三与野夫商榷



王 文



很高兴看到野夫先生的回应,但很遗憾,你决定与我断“私谊”。我非常疑惑,为什么你说“所有其他派都可以是(自由派的)盟友”,而对我这位决不承认自己是“极权派”的人,却非得连朋友都不想做呢?况且你文中至少有5处表示认同我的某些看法,这样与你有部分共识的人,你依然“恨心”地推到了对立面,更让我吃惊的是,你在昨日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不停地用“恶毒”这个词来形容我,还误导该媒体编辑用了“野夫与王文:‘自由派’与‘极权派’的网上论战”的标题。



野夫啊!野夫!你这样恶意度人、恶语伤人、恶行害人的做法,不正是应中了我第一篇文章“中国自由派最缺什么”的所有担忧吗?要知道,这些天我一直都在我的朋友们面前夸赞“野夫的文字不错”。而我接受“德国之声”记者采访时也坦承,“野夫是一位值得尊重的人。”但现在,你觉得这句话还适合吗?我一直希望以平和沟通的讨论,让不同看法的人彼此了解,但你却连观点上的一些差异都不能包容,这不正是越来越多人所不齿的不正“自由”之风吗?



野夫,我想我不能再在你名字的后面加上“先生”二字了,我也依然不愿意对你有任何情绪化的人身攻击。但我必须要告诉你,你对世界与中国的理解是有限的,就像我的一位八、九年未见的同学发来短信说,野夫的“思考深度也就跟我大学时差不多”。



是的,许多年前我们念大学时,常认为这个国家已经没救了,也有像你现在表面上看起来那种不知所措感,还有些许革命浪漫主义情结。但现在,中国已经变了,我们也变了。我们知道,现在的中国真正要解决问题,就必须需要踏实的态度、务实的精神,还有尽可能的宽容与和解之心,否则就算占了小便宜,始早也会吃亏,所以我与我的同事们日以继夜地做国际新闻报道,几乎天天半夜下班,在任何敏感问题上都敢于说话,努力让世界清楚地感受到中国人的真实情绪与看法,努力去推动中国与世界的相互认知。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野夫的想法依然固步自封,或者是你装的,你依然如很多以“自由派”三个字自居的人一样,有着相似的叙事逻辑:先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受害者”、“弱者”、“嫉恶如仇者”,然后再用煽情的文字虚构出一个“无可救药的中国”,暗示只有自己才是“救世主”。野夫,你完全错了,中国决不是你说得那样。过去的十年,数以亿计的中国老百姓实现了或正在实现着自己的“中国梦”。



我想,那句话“安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鶵竟未休”的古代嘲讽应该送还给你才是。因为,据媒体公开报道,你曾说受文革时红卫兵的影响最深,“打架斗殴,无所不能”,你还曾用石灰覆在青蛙上然后用水烫死它,我不知道,对我“施恶”是否与你青年时候的性格特征有关,但我愿意原谅你的行为。我想说的是,你在1995年出狱以后,先做小生意,接着做书商,然后写作,现在据说还在当编剧拍片,现实中的生活水准也相当宽裕,至少比我宽裕,而且在国内外都受到礼遇。过去的10多年不正是你的人生梦想实现的进程吗?当下的这个中国怎么就成了你笔下的“极权社会”了呢?



过去的100多年,我们这个国家太不容易了。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历史与社会包袱,还有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几次都险些陷入民族崩溃或国家沦陷的深渊,能走到现在是多么不容易,是多少人付出艰辛换来的啊。



让我来告诉你一些你知道但一定理解不深的现实:中国有多少人?是的,13亿多!13亿是什么概念?是整个西方30多个国家人口数量的总和。中国现代化是什么?是比整个西欧、南欧、北欧20多个国家还要大2-3倍的地理版图,把他们过去300年曾经走过的路重新再走一遍。这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如能源紧缺、老龄化、国际残酷博弈、社会竞争恶化、贫富城乡各类差距,还有越来越出现分歧的个人诉求……你说你要捍卫“私权”,难道你理解的“私权”就像你现在用各种手段保证自己能赢吗?



如今,我们这个伟大的国度、我们每个人都过得相当不容易的社会,已经艰难地走了30多年。整体上,我们当然是成功的,任何人都无法否认,中国在崛起,中国人也在崛起,尽管我们依然还有许多必须尽快解决的难题。



下一步我们怎么走?我想,至少应该继续保持包容、相互理解地往前走下去。我们需要学术争论,但决不要舆论斗争;我们需要思想争辩,但决不要社会分裂,更不要用以为不为人所知、但终将暴露的手段,谋取一己之私,窃取一己之利。



你这几天的行为,你那么多年来的人生成功以及你个人言语暴力与言行不一致之处,恰恰让我看到了一个“伪自由主义者”的真实面目。我真的希望不是所有自称是“自由派”人士都像你这样,否则,那真的是历史的悲剧和笑话了。



现在,就此时此刻,我终于确信而且非常坚定地认为,野夫,我至少比你更懂得什么是自由与民主的真谛。



民主不是空洞、抽象的口号,而是要自我反思,总结过往的历史实践并一步步扎扎实实地前行。中国现在正在一步步地、小心翼翼地、但也非常坚定地走在民主化的道路上。就是今天的新闻,江苏省首次公推票决3位市委书记,而一直以来,这样的民主化新闻还少吗?中国民主不需要所谓“自由派”那样的教条主义,以为照搬西方那一套就够,我们需要自己的民主制度的创新,就像200年前美国民主制度是欧洲民主的创新一样。



民主不需要自我标榜,而需要一种诚实与宽容。我们不需要自我夸耀的“民主派”、“自由派”,我们不要用民主自由来给自己贴上“好人”、“有良心的人”的标签。我们每个人的诚恳与善良,是表现在我们每一天的日常交往与为人处事之中,而这正是野夫不断为其搪塞的、不少“自由派”往往很难做到的“私德”。



民主不需要相互排斥与对抗,而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越来越宽敞的住房、越来越多人都拥有的私家车,让我们这个其实根本不算是地大物博的国家,变得异常拥挤。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当刺猬,以一种仇恨、抗拒的心态应对着这个不堪重负的时代与社会。我始终相信,这个国家有10000个理由让我们愤怒,但始终有10001个理由让我们勇敢地面对现实,并热爱我们的生活。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觉得有点可笑。原来我过去的几天,几乎都是在深夜或在路途中靠挤出来的时间写下文字,试图取得对方的认知与沟通,试图让对方理解中国复杂性的讨论文章,是那么地不值得。因为我所要阐述与纠正的,无非是最基础的一些常识。算了,这太浪费时间了,也太奢侈了,因为我好象被野夫利用了,变成了他抬高自己身价的靶子,而我自己还以为心平气和能相互了解。



不用再争论了。野夫,借用你的两个论点,一是“历史会铭记各自的荣耻”,会记住谁是真谁是伪,谁是虚谁是实。



二是是艾略特的,不过不是你那句。因为我发觉,你不了解艾略特,断章取义地找了一句他的话来做文章的开头。你知道吗?艾略特曾公开自称政治上是坚定的保皇派啊。不过,我依然欣赏他的思想,因为艾略特说过,表达思想感情不能象那些技巧不高明的诗人那样直接表达或抒发,而要找到客观的对应物。好吧,这句话与所有人共勉,更希望野夫铭记。
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主义的阶段,资本主义的做法,封建主义的实质,奴隶社会的影子。最后,如果还有历史的话,人们会说共产党是败给了互联网。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