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無恥下流 于 2012-5-16 14:14 发表
以敢言著稱的《南方都市報》,15日在東莞版頭版刊登一篇有關東莞地鐵涉嫌使用假材料的報道,但數小時後,該篇報道的電子版就遭封殺。據稱是報社受到廣東省及東莞市的宣傳部門施壓,要“低調處理”。《南都》東莞版15 ...
惠州查获70吨假速凝剂 疑流入东莞常平地铁
昨日中午,惠州工商部门在马安查获一制假“速凝剂”窝点,假货直接销往“东莞地铁”等单位。
六号井正在使用的速凝剂标识牌。
昨日,惠州工商部门在当地惠城区水口镇一民居内,查获一专门制造假冒“速凝剂”的窝点,现场起获的送货单显示“东莞常平地铁”是其使用单位之一。提供制假场所的民居房东亦供述称,该制假窝点的老板是东莞常平地铁工地一个工程项目的负责人,他们生产出来的假冒“速凝剂”基本全部销往东莞。
东莞常平的在建地铁属于莞惠城轨的七号标段,是广东省省级重点工程。而速凝剂又是该工程常常用到的用于加快水泥混凝土凝结固化的一种建材添加剂。惠州的消息传来后,引起莞惠城轨负责单位珠三角城际铁路公司高度重视。昨晚,该公司连夜展开调查,表示假速凝剂制造商确有到常平地铁工地推销,不过双方并未达成实质性交易,目前惠州方面反映的情况是否属实,还有待该公司进一步深入调查。
现场查获70吨假冒速凝剂
此次遭遇查处的制假窝点地处惠州市惠城区水口镇马安新乐四路,是一栋八层民居,距离惠州监狱不到一百米。昨日中午,南都记者随同当地工商执法人员赶赴现场时,制假窝点的大门左侧正好摆放着一大堆已经加工包装好的“速凝剂”成品。其中大部分成品的包装袋上标称有“圣建”的品牌字样,包装袋上印着的生产地址为山西省万荣县枣园工业区,还有一小部分成品包装袋则标着“颐和”的品牌字样。
惠城区工商局经检股执法人员介绍说,通过核查,这个制假窝点生产的“速凝剂”成品包装袋上标称的生产许可证编号和生产厂家根本不存在,包装袋上标注的联系电话也是甘肃兰州,而非惠州。执法人员还介绍说,这个制假窝点是该局执法人员在昨日的巡查工作中发现的,当时窝点内有两工人正在把石灰粉和碱料,倒在一台机器内搅拌生产。而窝点旁还停放着一辆运货车,正在使用传送带准备装货出货。
执法人员在现场共查获了标称“圣建”、“颐和”品牌的假冒速凝剂成品三千余袋,约70吨,此外还查获了一大批原材料。执法人员表示,这些成品及原材料的市价初步估计达二十余万元。
供货单显示“东莞常平地铁”为使用单位
为追查这些假冒建材添加剂的去向,执法人员还在现场搜缴了该制假窝点的部分送货单和收货单。这些单据显示,该制假窝点的使用客户单位涉及“东莞常平地铁”,其收货单位分别为“常平大道地铁”、“常平地铁6号井”等,送货时间为今年3-5月,已送出的货总量60多吨。
南都记者现场询问该生产窝点的房东获悉,该制假窝点的老板是其远方亲戚,叫林性由(音),福建人,今年3月份开始生产,原料由惠城区小金口四角楼一带运来,而产品则基本全部销往东莞。“我这个亲戚,在东莞常平地铁工地担任一个工程项目的负责人”,该丁姓房东称。
假冒速凝剂会导致工程安全隐患
惠城区工商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速凝剂是一种使水泥混凝土快速凝结硬化的外加剂,“使用这种假建材添加剂的建筑,肯定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但产品质量问题以及其具体危害程度,还有待建设和质监部门作进一步的质量检测”,该局已第一时间将相关案情向惠城区“三打”办汇报,目前惠州警方也已介入调查此案,将房东和工人传唤留置配合调查,停在现场拟运货的大卡车被暂扣。
该负责人还表示,因该窝点生产的产品主要流向东莞,还极可能涉“东莞地铁”之类的市政工程,待进一步调查掌握案情后,该局下一步计划向东莞工商部门通报该案,争取两地联动核查处理。
调查
莞惠城轨施工方中铁三局:
推销过、试验过,但没使用过
东莞常平的在建地铁属于莞惠城轨的七号标段,是广东省省级重点工程,其施工方为中铁三局。惠州的消息传来后,引起中铁三局高度重视。昨晚,该公司连夜展开调查,表示假速凝剂制造商确有到常平地铁工地推销,不过双方并未达成实质性交易,惠州方面反映的情况是否属实还有待该公司进一步调查。
莞惠城轨的业主广东省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介绍说,速凝剂属于“甲控物资”,也就是甲方控制物资,即施工方可以自己提供供应商,然后经业主(广东省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审批后,才可以从这家指定的供应商进货。广东省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表示,莞惠城轨7标段的速凝剂正规供应商是深圳五山建材有限公司。也就是说,从其他任何供应商购入速凝剂都属于违规行为。
昨日下午,中铁三局办公室一位刘姓主任表示,今年四月,确曾有自称“圣建”、“颐和”牌速凝剂厂家的推销人员过来推销过产品,但只是在现场试验过产品使用效果,并没有在地铁施工过程中使用过。
那既然有指定供应商,为何有人上门推销同类产品时,施工方还要“试验”一下效果?中铁三局办公室刘姓主任说,也许是下面工地的人现场看看效果。对此回应,广东省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表示,目前施工方的否认也只是“一面之词”,具体问题出在哪个环节,是否有人私自购买假冒产品用于城轨施工,还需要进行详细调查才做回应。该公司表示,将立即组建调查组进行现场调查,同时表示,欢迎媒体记者随同进行监督。
走访
惠州工商部门在制假窝点现场起获的送货单和收货单显示,客户单位涉及“东莞常平地铁”,其收货单位分别为“常平大道地铁”、“常平地铁6号井”等,送货时间为今年3-5月,已送出的货总量60多吨。昨日下午,南都记者走访了这些工地。
6号井负责人:曾试用2吨“问题速凝剂”
昨日晚上6时45分许,莞惠城际轨道交通G ZH -7标6#竖井(简称常平大道6号井)。南都记者来到施工工地,在竖井入口处,竖井旁边放着一台混凝土搅拌机,上面挂着一块“配合比标示牌”,记录有混凝土原料的配比情况。
在混凝土搅拌机旁边,有一个约1.2米高的蓝色大塑料桶,材料标识牌上写着“速凝剂、五山建材”字样。据经过的工人介绍,速凝剂通常堆放在混凝土搅拌机旁边的一个工棚内,有工人打开工棚可以看到,里面空空如也。一名路过的工人称,此前该工地曾经使用过来自惠州的粉末状速凝剂,但是数量不大,后来已经改用蓝色塑料桶装的液体速凝剂。
随后,6号井负责人郭总接受采访时表示,大概在3月份惠州那家速凝剂厂曾经来推销过他们的产品,价格大约是每吨1180元,听推销人员介绍说,该工厂总部在兰州,惠州有一家分厂,当时工地询问了合格证等基本情况后,留了一些样品,并没有使用该产品。
但几分钟后,一辆粤S666××的车辆赶到工地,一男一女两名工作人员下车后,详细向郭总询问6号井工地有没有使用产自惠州的“问题速凝剂”,此时,6号井负责人郭总称,当初他们只是试用了2吨产自惠州的速凝剂,并没有大量使用。有工作人员称,这辆车的工作人员为工程监理方,前来调查惠州“问题速凝剂”的使用情况。
5号井负责人:未从惠州进过“问题速凝剂”
昨日下午5时许,南都记者根据查处的送货单上显示的信息,赶到位于常平大道常平大桥旁边的莞惠城轨段5号井施工工地,工人正在上班,先后两辆小车赶到工地,从小车下来的男子紧张地拨打着电话。当南都记者表明身份并表示要找工地负责人时,门卫带南都记者走到正在打电话的男子身边,但该男子却故意躲避记者。
随后另外一个男子走过来告诉南都记者,他们工地没有从惠州进过问题“速凝剂”,他们的货都是从湖南过来的。但当记者表示能否把相关的进货单提供给南都记者,该男子却立即闭口不谈,也不肯带南都记者进入其存放“速凝剂”的仓库。
走访
问题速凝剂或影响地道防水
常平大道6号井负责人郭总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称,速凝剂主要的作用就是掺到混凝土中,以促进混凝土固化,缩短凝固时间,一般配比大约一立方米混凝土使用4公斤左右。
对于使用“问题速凝剂”可能带来的影响,郭总称,速凝剂主要促进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对混凝土强度没有什么影响。但有工人此前告诉记者,一般速凝剂使用在地铁混凝土外侧的防渗层,速凝剂能够让防水剂快速凝固,阻止地下水对地下工地建筑的渗漏,如果防水处理不好,将来地铁通道内就有可能出现渗水等情况。
统筹:南都记者 饶德宏 黄海林
采写:南都记者 黄海林 寇金明 刘辉龙 龚萍 饶德宏
摄影:南都记者陈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