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唢呐
“权威递减率”是台湾学者唐德刚和本坛芦笛先生分别提出来的,其表述区别在于唐氏“权威递减率”认为权威递减的结果是党首无法控制局面,各派政治力量互相妥协,最后民主政权诞生;老芦则认为局面失控则会导致军界强人干政夺权,最后进入军人独裁时代。我曾对芦版“权威递减率”提出点修改意见,认为所谓“军界强人”的权威也在递减,灵魂早已被金钱锈蚀和女色浸淫,再也不会出现像彭德怀那样的“钢铁元帅”、“清官”,所以出现军人独裁的可能性不大,失控后最大可能还是出现地方割据的局面。
胡平这篇《薄熙来当初为何不拥兵自立》想说的大概有这么几条:
1、薄熙来在军界的个人影响力十分了得,在军界铁哥们不少,但无论影响力还是铁哥们,都是依赖体制这张皮建立起来的。真要是撕破脸跟中央对着干的话,“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影响力”将不复存在,那些军界铁哥们或者不愿,或者没这个胆量跟着薄熙来出生入死去冒险;
2、现在的中国军队上下级关系已经没有了战争年代建立的那种出生入死交情,干部频繁调动的结果就“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大军区司令无法调动军队。再说了,士兵们谁也不相信这帮酒肉将军除了贪污腐败玩花姑娘外有什么理想;
3、由于上面两条的存在,再加上薄本人狂妄自大的性格,以为胡温都是靠着天下掉馅饼上位的菜货,薄熙来选择了“要文斗不要武斗”,单枪匹马进京与胡温单挑,最后落得个“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的下场;
4、中国一旦出现军人干政“他们只可能像埃及军方那样,扮演临时性的维持秩序的角色,保护各方力量走上宪政民主——毕竟,在今天,宪政民主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政权合法性的唯一来源,是没有替代物的唯一选项。”
5、因为薄熙来没有选择“武斗”,所以没有出现军人干政的局面,中国再一次失去了可能实现民主的机会,对此胡平深表遗憾,认为中国又一次错过了“好事一桩”。
我个人对胡文的前三条基本认可,但认为第四条纯属扯淡,中国哪会有这么好、这么强大的“军方”,凭什么就认为不会出现军人独裁或者局面失控、天下大乱、血流成河?对第五条我也“深表遗憾”。我十分希望中国实现民主宪政,也知道在中国实现民主肯定要付出一些代价,但如果非要出现天下大乱、血流成河的局面的话,我宁可维持现状。况且,那种局面的出现未必会导致民主宪政的结果。连周舵都知道,“贵党自寻死路,这并不足惜,大家纠结的是,贵党这个‘后极权’的执政党早已经把自己和国家民族紧紧绑在了一起,贵党溃散、政权瓦解,社会政治秩序必定崩溃,在那样一个无政府、半无政府的巨大绞肉机当中,除了极少数心黑手狠的野心家之外,没有人可能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