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2011
【第一题】卫生署前署长李明亮:谢谢主持人、谢谢三位参选人。教育、健康是国家富强的重要原动力,台湾很不幸位置处于各种灾害频繁的区域,风灾以及它带来的水灾、土石流。如地震灾及其皆来的海啸,甚至于核灾;又如流行性疾病恐怖攻击等等,再再都可以导致国家巨大健康灾害,成为国家安全的危机。我要请问三位面对如此可能随时发生的巨大健康灾害你们有什么想法?有什么因应计划?
谢谢主持人、谢谢提问人,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是我们台湾社会现在应该要给予最多聚焦的议题,尤其是在日本的震灾与核灾之后,我们也深切的感觉到说这种天灾是愈来愈多、它的频率也愈来愈多、它的规模愈来愈高,甚至于它常常超越一个国家的疆域。
台湾从1990年代末期以来,我们历经了921的震灾,我们在2003年的SARS还有近来的八八水灾,在这些灾害及灾变的过程中,我们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但是我们也学了很多的经验;也不断的在修改我们救灾与防灾的机制,在民进党执政的时候,我们成立了“中央灾变防救委员会”,我个人也主持过,特别是在SARS期间,我也指挥台湾的边境管制的主要任务,在这段期间,我的感想非常的深刻。
也就是说当这么大规模的灾变发生之后,它是一个国家的总动员。它必须要动员国家所有的资源,所有的人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去完成一个救灾的任务,这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总动员;甚至于跟战争的状态是可以相比拟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这不是一般的问题,它应该是属于国家安全层次的问题,这是一个总统必须要担负起责任的地方,他必须要确保整个国家的灾防体系,是能够应付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很多我们不可知的灾变。
所以如果我当选总统以后,我会让我的国家安全会议来做一个最重要的灾变总检查,我们要检查我们所有的基本设施,检查我们所有的山林保育,以最高的标准、以最严苛的标准来检验我们的国家是不是准备好了?这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我们不准备,将来我们所受到的灾害是以亿计、以兆计的损害,这对国家来讲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灾害,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必须要给它最优先的政策考虑;我们在预防与保育山林方面,在很多的政策调整上面,我们也都要一起来考虑。
【第二题】地球公民联盟执行长李根政:国民党执政的五十几年间,台湾傲人的经济成就,大部分是建立在资本家不必置入环境破坏的成本,剥削廉价的劳工,牺牲弱势农渔民以及人民生活质量之上;不幸的是民进党过去执政八年期间,仍然延续国民党的经济发展政策,以及追求GDP成长的目标,推动新十大建设,大投资、大温暖等计划,其中包括争议至今的开发案,如苏花高速公路、四大人工湖、台塑大炼钢厂及国光石化、中科三期等,根据第六届环评委员的统计,如果2005年至2007年间的重大开发案都通过,台湾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再增加43%,然后为了财团的投资,苏院长面告张国龙署长说,失衡的环评不妥,蔡副院长也亲自带领经建团队排除投资障碍,2006年台湾国家永续发展会议上,经济部与大财团甚至连手抵制温室气体减量排放的方案,这一连串的施政将国家推入高污染、高耗能的发展模式,严重忽视环境及社会成本、世代的正义,违背了永续发展的道路,请问三位总统候选人如果民进党再度执政,是否仍以GDP成长的目标,还是要有所修正?具体的方向及实践的策略又是什么。
民进党在2008年在野之后,我们进行了政策总检讨,在“十年政纲”里,民进党也针对环境及经济发展等问题也都做了详细的检讨。我们在检讨之后,我们很确定的说,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台湾的产业政策,特别是对于环境、山林保育、污染问题、洁净生活空间等问题,我们认为这些才是台湾生活最重要的指标,也是应该要保存的重要质量。
就是因为这样,在国光石化案子里,我们的态度很清楚,我们不希望国光石化在台湾设厂,我们也认为核灾的损失规模对台湾是一个不能负荷的灾害,因此我们提出了“2025非核家园计画”。
在我们的政策检讨里,我们不认为环境保护不必然会让产业无法发展,事实上,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可以相辅相成,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发展绿色经济。未来发展的新型产业,必须是对土地、环境是友善的。在我前几次政见会所提出的“在地经济”,其实就是结合乡村的景观、生活环境、农业、研发创新产业、文化、艺术、文学产业发展,结合在乡村或非都市的地方,成为一个新型综合型的产业,提供在地许多就业机会,也让我们的土地有意义的被利用;我们也希望能有效的保护台湾高山地区的山林,同时也创造就业机会给原住民的朋友。
总而言之,绿色经济与对环境友善的产业,是我们下个阶段产业政策重点,也是我们最大的使命所在。
【第三题】纪惠容(励馨基金会执行长):主持人、还有三位候选人你们好,我这边有一个很深的期待,我对未来国家的领导人,我觉得他不只要带领国家往发展愿景去,同时有一个很重要的勇气面对这种结构性的暴力,还有解决结构性的邪恶。举个例子,从过去两党的执政来看,我们看到贫富差距愈来愈大,即使它在重要的结构问题就是我们没有所得重分配,所以我们现在的贫富差距最高和最低已经相差到75倍,这样的差距其实是政策的倾斜,结构性暴力的问题。
再来说,我们看到性产业,因为性产业有很多人都认为它就是一个工作自由选择权的问题,可是却没有看到结构性的暴力,我们看到从我们过去的一个服务的经验里面,我们也去做了很多的分析,就发现其实这里面弱势的女人会在这种结构性的暴力之下,我们看到她工作机会的选择非常少,然后她从小她的家庭有很多的压迫。我们也看到我们台湾在面对这个问题过时候,从过去历史经验里面,都在管理里面打圈,可是都没有去解决结构性的问题,所以这一点我是非常想提出来。我们怎么去看这个结构性暴力的问题?然后我们怎么去看性产业?所以想请问三位参选人,你们对于性产业是认为应该缩减还是开放?
第二个问题,从结构性上来看,因为我们知道有很多弱势的女人,其实就是在结构性之下、匮乏之下,她做了、选择了这个行业。但我们也看到很多结构性压迫下的弱势者,包含边缘的青少年、家暴的妇女,还有很多都在结构性的暴力之下,您怎么面对?
谢谢主持人,刚才纪执行长的问题,事实上也是在过去几次政见发表会里面,我们都提到的很多想法、做法和规划。台湾的贫穷问题是很严重,而且愈来愈严重,很多人觉得解决贫穷的问题就是用传统的财富重新分配、用税或津贴的方法来做。这固然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我们要更积极的去面对这些问题,而更积极的方法就是要替他们找工作,找到适合他们工作的机会。
我们在过去的一段时间,由于产业结构的改变、经济的转型,我们很多的工作机会都外移了,所以我们必须在国内创造有足够的就业机会,让我们从工业生产退下来的这些人口、人力有替代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在上上次的政见发表会,我提出在地经济的观念。
我们希望都会里面的青壮人口,可以因由国家投入资源,国家的政策引导,可以回到乡村去从事我们更高阶的农业生产,从事研发创新、从事艺术创作等等,来增加乡村的生产力,同时也增加他们的消费力,也创造在乡村的就业机会。那么这是解决我们城乡差距、南北差距最重要的产业经济政策,也希望能够提供全面性的就业机会,给我们的中下阶层。
现在在我们社会安全体系下面,不是只有发津贴,国家要挑起责任,要建构一个完整的社会安全福利体系。那么最重要的观念就是我们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交给市场,由私人来供给,国家要挑起相当的责任,在人民无法负担市场的价格的时候,国家自己要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换句话说,我们很多的社会安全体系里面所应该提供的这些服务,包括托婴、托儿、学校教育、老人的照顾等,都要有一定程度的公共化,让政府挑起这个照顾的责任。
那么对于弱势者的生活资源系统除了津贴之外,我觉得有一个政策非常的重要,就是社会住宅。能够降低青年和弱势者的压力,能够增加他们的消费力。至于刚才我们讲到的性产业的问题,我觉得要走向性产业自由化之前,必需要先解决制度性上的暴力问题。
——————
第四场政见会——蔡英文结论稿
4/20/2011
迈向一个理性、慈悲、热情的新政治
─ 作自己命运的主人,作自己灵魂的主宰 ─
苏院长、许主席、柯代主席,以及各位朋友:
我在第一场政见发表会的开头曾经说过,我们三个人在这里,不是比口才,不是比表演,而是比理性,比路线,比未来的规划,是不是最有可能带领台湾冲破目前的困境。现在,我可以很骄傲的说,我们做到了。
人民期待我们的是提出一个理性的、正确的、有责任感的方向。透过这四次政见发表会,我们各自讲出了我们对台湾的愿景。我们也许有不同的意见,但民进党已经告诉全国人民,我们是一个多元、开放、理性、成熟的现代民主政党。
许主席、苏院长,我们一起做到了。
担任民进党的主席是我一生的光荣与骄傲。这是一个曾经历过重创的政党。不过,这也是一个经过反省而浴火重生的政党。在近三年的党主席任内,我感到最不舍的是我们的支持者,在这个党失败的时候,他们的泪水,他们的彷徨,他们的焦虑,以及他们因为支持这个党所必须忍受的委屈。三年来,我常常告诉自己,我的责任就是要让他们找回他们心中,对民进党的信任与光荣感,我要他们每个人都能抬头挺胸地告诉别人,我支持民主进步党。
各位同志,各位疼惜民进党的朋友,我们一起做到了。
当然,民进党再起的过程绝对不是一帆风顺。现在回想起来,这中间的艰辛,没有身历其中的人,恐怕很难体会。那种整个党被贴上暴力与贪腐的沉痛,那种眼看着整个党的同志都面临司法的追查与追杀的心酸,那种当时社会对民进党完全不信任的无奈。我们当然担心,甚至害怕过。
不过,那些都过去了,我们都走过来了。
今天,我们看到很多以前不是民进党的支持者,选择把票投给民进党,像是刚刚在社会起步的都会年轻夫妇、知识分子、校园里的年轻学子。他们是社会上另一群“首投族”,人生里面第一次把票投给民进党。这个党的社会基础正在扩大。但是,我们做得还不够,我们要为台湾做更多的事。
台湾是一个处境艰难的国家,它的内部是一个被撕裂的社会。贫富差距、南北与东西差距、城乡差距、转型正义,蓝绿对立,这些因素每天都在撕裂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台湾迫切需要一个国家领导人,她能凝聚全民的意志力,产生出一股更大的能量,来弭平这些撕裂,最终把国家带向一个真正生死与共的生命共同体。
有一些人并不看好台湾会有那么一天,不过,我却深信,这不是梦,台湾绝对做得到。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我会这么有信心?我会说,因为过去这三年,我看到了台湾社会那种理性、慈悲、与充满热情的特质与生命力。
在整个民进党的再起过程里,有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在这里,我要特别选几个故事来跟大家分享。我希望告诉大家,即使是在蓝绿之间,原本以为只有对立的地方,台湾仍然存有理性、有慈悲心。
三年前,当我在考虑要不要竞选民进党主席时,很多人都曾经打电话给我、鼓励我,打电话给我的这些人里面,有一些是从来都不投票给民进党的人。他们告诉我,台湾不能没有民进党,民主政治不能没有强而有力的选项。这就是理性。一种超越蓝绿,单纯为台湾未来设想的理性。
第二个故事,我们都是男女主角。去年五都选举前一天的枪击事件,真相到底是什么,政府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清楚与完整的说明。当天晚上,种种不利的谣言、抹黑与攻击冲着民进党而来。选举结果出炉之后,我们很失望,可是,我们没有一个人上街头。我们展现了我们的理性,我们可以输掉一次选举,但不能输掉台湾的民主。
另一个故事,我在不同的场合都说过,但是,在这里,我愿意再说一遍。有一个帮人洗碗的太太,捐给我们两万元。那是她辛苦帮人洗碗一个月所赚来的工钱。她写了一封信给我,信中提到请我不要告诉她先生,她把钱捐给了民进党,因为她不确定她先生是否支持民进党;她还说,她不求我们有什么回报,她只希望民进党替她保住台湾的主权,她要继续当台湾人。这就是热情。即使自己不是很好过,也要帮助我们。
除了这些故事,我们也在台湾社会的许多角落,看到了跨越蓝绿的慈悲心。我在无数的宗教场合,看到了慈悲的法师、牧师们,告诉信众如何面对困境,如何协助社会的弱势;我在88水 灾现场,看到许许多多志工无日无夜的投入;我也看到白玫瑰运动,成千上万的人,为了保护弱者,走向街头,大声诉说;更让人动容的是,在非核家园,在反国光石化,我们都看到了跨越蓝绿对土地的关怀。
这就是台湾。台湾正在走向超越蓝绿、超越族群、展现理性、包容、热情的新民主政治。对这样一个社会,我们当然深具信心。
我将领导台湾打造一个理性、充满慈悲心与热情的新政治,带领国家走出困境,开创台湾的未来。
这四场政见发表会已经接近尾声。在这里,我要念一首诗给大家听。它是我喜欢的一首诗。南非第一任黑人总统曼德拉,被关在监狱时,经常引用它来激励自己和他的同伴。这首诗是这样写:“不管难关如何的艰险,不管对我加诸多少的苦难,我是我命运的主人,我是我灵魂的主宰”。
我要将这首诗送给这块土地和这里的人民。台湾,一个在艰困中努力求生存,并且期待蜕变,展翅高飞的国家。不管前头有多少难关,多少苦难,我们都要坚定持续,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做自己灵魂的主宰。谢谢大家。
——————
蔡英文:持续保持“务实、开放”态度进行两岸交流
6/5/2011
民主进步党主席暨民进党提名总统参选人蔡英文今(6)日下午出席“自由风吹 民主花开”傅正先生逝世20周年圆山追思会,针对媒体问到苏蔡今天无法同台一事,蔡英文表示,这个追思活动是党的大事,党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正式活动,今天主要目的仍是在纪念傅正先生;因此今天有很多出席的党内大老及创党同志,在这个重要的时刻,让我们共同缅怀过去,也期待将来我们能够再度深化台湾的民主。
至于对媒体也问到苏蔡何时安排见面一事,蔡英文表示,这件事已请秘书长苏嘉全着手规划安排,因为请益的对象其实还包含许多位党内大老及前辈,相信苏秘书长也有进行先期接触;蔡英文说,她将会在下周正式上班之后,一一请益拜访党内大老。
另针对媒体追问副手将考虑向企业借将,蔡英文说,这段期间应该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她认为这不是坏事,因为大家有不同说法及想法,都能互相脑力激荡,毕竟这是党的大事,让党充分思考这个问题,每一种想法我们都能认真思考可行性,再一起决定。蔡英文强调,副手人选重点将是能有助于胜选,更有助于将来执政的稳定。
而对媒体问到有关吴钊燮教授日前提出澳门模式的说法,蔡英文受访表示,有关吴钊燮教授的说法,中央党部已于昨日厘清,基本上这是他个人的看法。至于有关两岸交流的问题,蔡英文认为,台湾已经是民主社会,政党轮替也是常态,没有一个政党是永远执政,因此她相信中国现在应该也会历届到国民党不可能永远执政,跟民进党交往是一个常态需求;蔡英文说,希望两岸的政府在思考这些问题时,也应该要朝未来的关系来看,而不应该朝内部政局的演变,改变我们对两岸交流的态度,同时她也希望民进党2012年取得政权之后,还是要持续保持“务实、开放”的态度来进行两岸交流。
此外,针对马英九总统接受外媒专访时提出坚持九二共识的说法,蔡英文表示,有关九二共识的问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有向各界说明过了,她不再赘述;不过她重申,两岸关系必须要往前看,我们也必须要寻找一个可长可久的共同基础,这不仅是中国,我们也希望台湾的每一个政党都能够着眼于未来的思考。
————
题图为蔡英文的竞选宣传图片
文图均据蔡英文官方网站
PS:本贴背景音乐为《还我河山》,岂能偏安于小岛,直把杭州作汴州
長江大河,浩浩蕩蕩,
五湖七澤,莽莽蒼蒼,
巍巍長城,峨峨太行,
開疆闢界,追懷漢唐,
只今中原淪陷,倭寇猖狂,
同胞塗炭,流離傷亡,
我們士氣激昂,我們義旗飛揚,
萬眾一心,殺敵鋤奸,
收復失地,還我河山,
青天白日永照人寰,
青天白日永照人寰。
[
本帖最后由 qdpan 于 2011-5-15 12:0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