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医护人员头戴钢盔誓死保卫山厦医院

医护人员头戴钢盔誓死保卫山厦医院

简要事情经过:
一名河南籍患者一月前因车祸入住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人民医院,一周内未予手术治疗,听老乡说深圳山厦医院治疗效果好遂转来我院,我院对其进行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在没有手术禁忌症的情况下,于第三天对其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病人恢复良好,于术后第17天准备出院时,在办理出院手续过程中突然出现呼吸困难、面色紫绀、大汗淋漓等临床症状,继之呼吸心跳骤停,其时间就两分钟,后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院方向其家属交代相关情况及初步考虑的死亡原因,但是死者家属不理解,坚决要医院给个说法,并停尸三天。期间我院多次建议家属进行尸检,明确死亡原因,但家属坚决不同意,并伙同社会闲杂人员(医闹)进行侮辱、殴打医护人员,院方没有办法,只有让医护人员戴上头盔等防护工具,加强自身防护,以防不测。

广东很邪门,南方医科大学博导被碎尸;广州市一医院主任被绑架,新会市医院一名主任被身砍数刀,恐怖呀!医生护士们,加强自卫。医师协会要加大维权力度。

转载: 医闹受益者是谁?受害者是谁?
  “职业医闹”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严重扰乱正常医疗秩序的问题,这种所谓的“闹”已成为谋取不正当经济收益的恶劣手段,是和谐社会的一大恶瘤。在医疗领域谈化解社会矛盾,着力点正该放在解决医患纠纷上。医方首先要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患方也要加强对医疗基础知识的了解,作为鉴定医疗事故的第三方,更要有客观公正的出发点和立场

  广东省卫生厅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今年1至6月,全省各级医疗机构因医疗纠纷引发的患方“暴力索赔”事件共200件,平均每月33件;其中以5月份为最多,达41件。索赔的金额多数为几万至数十万,最高一例发生于惠州市某大医院,达1500万元之巨,令人咋舌。

  因医患纠纷导致的闹事问题,已成为全国性的普遍现象,非为广东所独有。各种直接针对医生的暴力行为也屡见不鲜。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医院暴力的频频发生严重干扰了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对从业医务人员和其他患者的身心都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本来,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场所,医患双方的目标是一致的,他们的共同“敌人”是疾病,医患关系本身不仅不应该对立,反而应该和谐健康。可是近年来,随着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却屡屡发生了“暴力索赔”事件。更关键的问题在于,由“暴力索赔”催生出来的“职业医闹”,正有方兴未艾之势。

  日前,100多人拉着横幅围攻了广州市内某三甲医院,院方即怀疑为“职业医闹”所为。因为这群人虽然着装不同,但明显地具有组织性,由专人举横幅、专人拿着大喇叭带领大家一起喊口号,喊一阵就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大部分人表情轻松,脸上没有任何悲伤的表情,在休息时还有说有笑。其中表现非常兴奋的,甚至有一个9岁左右的“很有经验”的小男孩。参与者告诉现场记者,这些闹事的人有的是死者的亲属,但很多人相互并不认识。警方便衣也称,亲眼看到闹事者集体在医院食堂门口分钱。

  可以肯定的是,“职业医闹”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严重扰乱正常医疗秩序的问题,这种所谓的“闹”已成为谋取不正当经济收益的恶劣手段,是和谐社会的一大恶瘤。

  杜绝“职业医闹”,唯有坚决打击一途。但治本之策显然在于铲除其滋生的土壤。追根溯源,产生“职业医闹”的关键,在于医患纠纷这个老大难问题一直存在,得不到妥善解决。诚然,医患纠纷不同于社会上单纯的治安案件那么是非分明,它的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一般人和非医疗部门无法弄清楚其中的基本是非;加上一些医院自身也的确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再加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模糊性、柔软性等等,使医患纠纷几乎成了烫手的山芋,谁都怕沾上。可以想见,如果相关管理部门也视解决医患纠纷为畏途,避之唯恐不及,幻想快点儿息事宁人了事,那么我们只能说这是在为矛盾进行量的累积,累积到一定程度,矛盾恶化几乎是必然的。而我们不能不承认,正是这样的现状,为“暴力索赔”者增添了信心,更为“职业医闹”提供了生存空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在医疗领域谈化解社会矛盾,着力点正该放在解决医患纠纷上。医方首先要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患方也要加强对医疗基础知识的了解,作为鉴定医疗事故的第三方,更要有客观公正的出发点和立场。但对待“职业医闹”,显然要借助强有力的手段,决不能让这种“新兴职业”真的能够成为职业!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