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接力游戏:印象深刻的人物

 尼古拉.特斯拉: 科学超人. 现代文明的开创者 一生坎坷 尼古拉.特斯拉一生贡献无数, 为了人类的福祉奉献一生但是却被历史所遗忘! 他梦想是为人类带来和平和无限而干净能源. 真正地球之子 伟大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


 


生平大事记  1856 ——7月10号午夜特斯拉出生于利卡省(奥地利)斯米湾的一个塞尔维亚神职人员家庭。


  1875-1878——在格拉茨工艺学校学习。
  1882——在布达佩斯(匈牙利首都)一公园散步时,特斯拉发现了可逆磁场。
  1883——在斯特拉斯堡他受雇于爱迪生大陆公司制造了第一个感应电机模型。
  1884——前往美国开始在爱迪生实验室工作。
  1885——离开爱迪生,成立自己的公司并开始生产多相交流电机和发电机。
  1888——5月16号在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上作了题为“交流电输送和交流电机系统”的报告。
  1890——他公布了高频电对生理影响的结果。
  1891——作了题为“极高频率交流电实验及其在人造无线发光中的应用”的报告,申请了“共振传送器的星形振荡器”的专利。
  1892——来到伦敦,在皇家科学院作了题为“发光及其他高频现象”的报告,在电气工程师协会上作了“高压高频下的交流电实验”的报告,并在巴黎作了同样的报告。
  1893——在芝加哥世界展览会上吸引了公众的注意。他让高频电流通过自己身体并演示了可逆磁场模型,即所谓的“特斯拉的旋转铁蛋”。
  1895——5月13号特斯拉在纽约的实验室毁于火灾。
  1897——在无线电工程技术领域他注册了20项发明专利。
  1898——注册了无线控制技术(在纽约中央公园的湖里进行了遥控自动化小艇的实验,取得极大成功。)
  1899——尼亚加拉水电站建成。
  1899-1900——在科罗拉多泉进行实验。
  1901-1905——在纽约附近的长岛建造Wardenclyffe塔。
  1909-1922——他只注册了机械方面的专利(泵、流速计、无叶涡轮)。
  1943——1月7号特斯拉在纽约宾馆逝世。
  1912年,由于特斯拉和爱迪生在电力方面的贡献,两人被同时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两人都拒绝领奖,理由是无法忍受和对方一起分享这一荣誉。
  特斯拉除了在电力方面做出了杰出的成就之外,在其他方面的发明发现也相当惊人。他一生致力于研究非线性(即输入和输出不成正比)问题,曾经说过他可以将地球一分为2。早在1912年特斯拉提出:“若把物体的振动和地球的谐振频率正确地结合起来,在几个星期内,就可以造成地动山摇、地面升降。”1935年,特斯拉在其实验室打了一个深井,并在井内下了钢套管。然后,他将井口堵塞好,并向井内输入不同频率的振动。奇妙的是,在特定的频率时,地面就会突然发生强烈的振动,并造成了周围房屋的倒塌。当时的一些杂志评论说:“特斯拉利用一次人工诱发的地震,几乎将纽约夷为了平地”。这就是著名的特斯拉实验。这种小输入强输出的超级传输效应称为特斯拉效应,是地球物理武器的关键,所以特斯拉也是超距武器的奠基人。
  不仅如此,特斯拉还发明了特斯拉变压器,交流电摩打,现代电脑基础,无线通信,太阳能系统,雷达装置,机器人,死光,测谎仪,提出电磁射频武器概念...这些发明和发现超越了当时的科学技术几个时代,有的理论就连现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无法完美解答。特斯拉死后,美国FBI将他的所有设计图纸与实验作品全部没收,美国军方对他的论文研究至今也没有停止。这也更为特斯拉造就了一份神秘色彩。
  虽然特斯拉天生奇才,但是命运弄人,特斯拉的际遇比较坎坷,而且他的性格比较怪癖,所以后人对他的评价明显地低于了他的历史成就。特斯拉于1943年孤独地死在酒店。
  尼古拉·特斯拉(1856-1943年)是美籍南斯拉夫人,他和爱迪生是同时代人,和爱迪生一样是一位多产的大发明家和科学家.谁人不知爱迪生?却很少有人知道特斯拉,他是一个被遗忘的天才.
  尼古拉·特斯拉是一位发明了交流发电和供电系统的天才发明家。这位古怪的发明家还发明了无线电的基本装置:荧光灯、遥控制导装置、可调机械振动装置、短距离无线电输电装置等。
  尼古拉· 特斯拉不仅是一位发明家,而且还是一个具有特异功能并力图解释其功能现象的人。
  尼古拉·特斯拉祖籍南斯拉夫里卡省,定居美国。他于1856年7月10日诞生于里卡省的斯米里昂小村,排行第四,老大叫丹尼尔。
  特斯拉从童年开始,在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里也受到类似现象的折磨。
  他后来叙述说;"往往在遇到强烈闪光时,在我眼前便出现各种景像,使我看不清真正的物体,打乱我的思路和行动,这叫人感到特别痛苦。这些影像都是我实际看到过的事物和场合的景像,而不是我的臆想。如果有人对我说出一个词,那么这个词所示意的物体的景像,便在我的眼前生动地浮现出来,有时候我都无法分清,究竟我看到的是否真有其事。这使我万分难受和焦急。我请教那些学心理学或者生理学的研究人员。但是没有一个人能令我满意地解释清楚这种现象……"
  对这种现象,特斯拉推论,这种景像是当他高度兴奋时,因大脑对视网膜的反射作用造成的。这些景像并不是幻觉。每当夜阑人静之时,他曾见到过的丧葬或者别的叫人心悸的情景,便在他眼前活灵活现地涌现出来,如果他把手伸过去,这种景像也还是留在空间里纹丝不动。
  "如果我的解释方法是对的,"他写道,"那么一个人构思出来的任何物体,都可以将其景像放映到屏幕上,可以叫人看见。这样一种进展,将使人类关系发生根本的变化。我深信,有朝一日,这样一种奇迹必定实现。我还可以说,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曾经花费了不少心血。"
  年青的特斯拉为了摆脱折磨人的景像,求得片刻安宁,只好沉湎于虚幻的世界。每天夜晚他都要出发作一番假想旅行,去游览一些新地方、新城市、新国家,在那里居住,认识一些人并结交一些朋友。"不管多么荒唐无稽,但事实上这样一些人也象实际生活中的人一样,于我同等可近可亲,而且他们的音容笑貌是如此真切,丝毫不亚真人。"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7岁,以后他便把思想全部贯注到发明上去了。那时他异常高兴,因为他发现,他有很高明的想象东西的本领:不要模型,不要绘图,也不要实验,就可以在心中将所有这些东西看得一清二楚,和真的一模一样。因此,"我不忙进入实际工作。当我有一种想法时,我立刻在想象中将它构成图像,在我的头脑中更动其结构,改良设计,并操作起这套装置来。是在头脑中开动涡轮机呢,还是在车间里对它进行实验,这对我来说无关紧要,就连涡轮机失去平衡,我也不会将它放过。"他只要用眼睛一溜,就能记下一页打字稿的全部内容,或者一页纸上无数图形的全部精确关系和尺寸。
  过了12岁,他总算经过苦心孤诣的努力将那恼人的景像从头脑中驱逐出去了。倡每当他面临危险或不幸的境地,或者当他兴高采烈的时刻,眼前经常会出现莫名其妙的闪光,这是他无法加以控制的。有时候,他看到身边的空气到处冒出熊熊的火舌。闪光的强度不但没有减轻,相反年复一年地增加。当他25岁左右时达到了最高峰。
  他在60岁时谈到,"每当我想到一种大有前途的新主意时,这种发光现象仍然不断出现,不过已经不那么叫人不安,强度也有所减轻。当我闭上双眼时,我照例总是首先看到一片非常深暗而均匀的蓝色背景,它和晴朗的但没有星光的夜空一模一样。过了几秒钟,这片背景活跃起来了,闪耀着无数的绿色光芒。绿光分成几层,不断向我迎面扑来,然后在右方出现一种美丽的图形,那是一些平行和紧密相间的线条,共有两套,互成直角,五彩缤纷,以黄色和金色为主。紧接着,线条越来越亮,整个图形布满了闪闪发亮的光点。这片影像慢慢从我的视野中通过,大约10秒钟之后从左边消失,余下一种沉闷而呆滞的灰色背景,接着很快双换成翻腾的云海,云层似乎要脱胎变成有生命的形态。说也奇怪,在后一段情况出现之前,我怎么也没法给这片灰色的背景添加任何形状。每次在我入睡之前,人和物和景像不停地掠过我的眼前,当我看到这些景像时,我就知道我快要失去知觉了。如果景像不出现,怎么也出不来,这就是说我要通宵失眠。"
  他的感觉特别敏锐,他说他在童年时期有好几次夜里被火焰的辟啪声惊醒,从而将邻居从遭受火灾的房屋里救了出来。当他年过40,正在科罗拉多进行闪电研究时,他常说自己能听到550英里以外的雷声,而他的年青助手最多只能听到150英里。他能隔着三个房间听到表的嘀嗒声;一只苍蝇在他房间里落到桌面上,会在他耳朵里引起一阵轰鸣;马车在几英里之外驶过,能使他全身感到感撼;火车在20英里以外鸣笛,能使他感到屁股下的椅子剧烈晃动,痛得难以忍受。他脚底下的地面老是不停地颤动。为了得到休息,他需要在床底下垫上橡皮垫子。
  他写道:"远近传来咆哮声,常造成一种有人说话的声音效果,要是我不能把原来的声音分辨清楚,那着实太叫人毛骨悚然了。如果将太阳光断断续续地挡住,会对我的头脑造成猛烈打击,以致使我晕倒。在桥梁或者其他构筑物下经过时,我要使出全部毅力。因为这时我觉得头颅简直要被挤碎了。在漆黑的地方,我有蝙蝠的知觉本领,凭着前额上一种特殊的毛悚悚的感觉,我能判断出12英尺以外有什么东西。"
  在这个期间,他的脉搏波动得很厉害,慢时极慢,快时可达每分钟260次。他身上的肌肉连续不停地抽动和打颤,这本身就是一种几乎难以忍受的负担。
  特斯拉由于忘我工作,导致了本能的保护性沉睡。然而当他神智清醒过来时,又得了遗忘症。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和努力,渐渐地恢复了其记忆力,并准备去看望母亲。
  这是1892年早春,当时他还没有收到请他去英国和法国作报告的一大堆邀请书,而且他的心境的确十分矛盾,拿不定主意究竟去不去找母亲。
  据他回忆,后来"遗忘的迷雾中"出现一幅幻象,他看到自己身在巴黎和平饭店,刚刚从一场奇特的睡眠症中醒来。他在这番"回忆"中,看见有人递给他一封急信,带来了他母亲快要去世的不幸消息。
  说来奇怪,他担心母亲的健康的确是不无缘故的:从戈斯比奇家乡一连寄来几封信,说他母亲的身体确实不行了。他同时也从世界各地收到邀请信、荣誉证书以及"其他诱人的安排",请他去访问和作报告。最后他接受了伦敦和巴黎的邀请,并计划随后直接回家。
  一次特斯拉刚刚做完最后一次报告,说是筋疲力尽了,立刻赶回他在和平饭店租住的房间。这时信差送来一封通知说他母亲病危的电报,这简直是祸从天降。
  他急忙赶到火车站,挤着登上一列正在启动开往克罗地亚的火车。下了火车又换马车,等他赶到家里,刚巧来得及陪他母亲度过最后几个小时,后来他自己差不多站不住了,便被人送到他家附近的一幢房屋里休息。
  "我无可奈何地躺在那里,"他在自传中写道:"我想,如果母亲去世时我不守在她的身边,她也一定会给我打个招呼……在伦敦,我和一位已故的朋友威廉·克鲁克斯爵士相交往,我们一起讨论唯灵论,当时我完全被这类念头陶醉了……我想,窥探来世的条件十分有利,因为我母亲是一个有天才的妇女,在直觉能力方面特别出众。"
  那天夜晚,他通宵满怀期待,但是直到天亮什么事情也未发生。他说,他在似梦非梦或者"昏厥"之中,看见"一片云彩,上面坐着一群美丽的安琪儿,其中一个亲切地望着我,渐渐地露出了我母亲的容貌。这景像缓慢地飘浮着穿过房间并渐渐消失了,接着有许多声音唱出美妙动听的歌曲,把我从梦中惊醒。在这一瞬间,我的心中涌现出一种言语难以形容的肯定信念,知道我母亲刚刚死了。果然如此……"
  这类明显的先验印象的客观原因究竟何在?这个问题对他来说非同小可,因为他依然坚持他的主张,认为人类不过是"血肉机器"。在他的自传里,有过如下"解释":
  "在我复元以后,我花了很长时间来查找这种奇怪现象的客观原因。我感到十分宽慰。因为经过开始几个月徒劳无益的努力之后,我到底找到了。我曾经见到过一位大画家的一幅画,它用隐喻的方式描绘一个季节。画面上有一片云彩,云彩上面托着一群安琪儿,他们仿佛是在空气中飘浮。这幅画深深打动了我的心,我在梦中看到的情景就同这幅画一模一样,不同的只是加上了我母亲的相貌。音乐声是从附近教堂的唱诗班传出来的,那时正在举行复活节早晨弥撒。原因一清二楚,完全符合于科学事实。"
  "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自此以后我一直不愿改变对那些毫无根据的心理和精神现象的看法。我认为,相信这些现象,是智力发展的自然结果。人们再也不相信正统意义的宗教信条了。但是每个人都免不了要信仰某种超级力量。我们大家都得有一个理想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中求得满足。但是这种理想起着一种非物质化的功用,它是非物质的,它可以是一种教义,也可以是艺术、科学或者任何别的什么东西。整个人类要和平地生活,就必须有一种为大家所接受的共同观念。"
  他说,只要别人以特定的方式伤害到他自己的朋友或亲戚,他自己就会有一种感觉,他称之为"宇宙"疼痛。这种疼痛的由来是:人体的结构都是相似的,而且受到的外部影响也相同,结果反映也相同。他写道:"一个非常灵敏和体察入微的人,生就高度发达和完整无缺的机体,能机敏地顺应周围环境的不断变化状况。"他具有一种先验的机械感觉,因此他能够避开那些过于微妙而不能直接感知的危难。当他与控制器官有缺陷的另外一些人发生接触时,先验的机械感觉就表现出来,他感觉到"宇宙"疼痛……
  在特斯拉的一生中,预见和非感觉性知觉情况的出现并不止这一次。但是他每次总想法用机械的方法来解释这些现象,从客观事件当中寻找直觉的根源。例如他的姐姐安格琳娜得了重病,他从纽约发回去一个电报说"我眼前看见安格琳娜出现又消逝了。我感到情况不妙。"据斯特拉的侄子萨瓦·柯赞诺维奇后来回忆,这位发明家对他谈到过这类预感,但是发明家没有完全当真。他说特斯拉是一台能记录到任何扰动的灵敏接收机,对这台接收机来说,无神秘可言。
  "他宣称,"柯赞诺维奇说,"每个人都象一台对客观印象作出反应的自动机。"但是下面谈到,赋予他实际预见能力的客观印象究竟是什么东西,他从来避而不谈。
  他告诉过柯赞诺维奇一件在曼哈顿发生的事情。那是十九世纪90年代,有一天他举办一次盛大宴会,宴会过后,有的客人准备乘一趟开往费城的火车回家。特斯拉此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迫切要求"。他非要把他们留住不可,一定不让他们去乘这趟火车。结果这趟火车翻车了。许多乘客不幸遇难。
  他曾劝告自己的朋友摩根不要乘坐泰坦尼克号,于是摩根退票了,果然泰坦尼克号不幸沉船;而他的另一个朋友没有听取劝告,不幸遇难。他还预计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将持续4年,并与下一次世界大战中间有20年的和平,相差只有4天。


尼古拉·特斯拉评价

  他是一个被世界遗忘的伟人。交流电动机就是他发明的,而爱迪生钟爱自己发明的直流电动机,极力打压Tesla。如果Tesla不是被迫放弃了交流电的专利权供世人免费使用(每马力$2.53),那他会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的梦想就是给世界提供用之不竭的能源。他的一生很悲惨,非常的同情他,但他是一个绝世天才,很遗憾没有多少人记得他。


生命终结

  虽然他一生致力不断研究,并取得约 1000 项专利发明,但他一生的研究不是为着一己之利。可惜,与他同时代的企业家利用了这位天才科学家的爱心和才华,骗取了他的研究成果和荣誉,因他的发明而腰缠万贯。但Tesla却是穷困潦倒、长年经济拮据。1943年1月5日晚间到8日早上之间的某个时间,Tesla 在纽约旅馆孤独的死于心脏衰竭,享年86岁。因为拒绝出售他的交流电专利,Tesla临终时已经债台高筑。
  在他死后,美国政府人为秘密删除了有关他的历史记载和报道,FBI将他的所有设计图纸和试验作品全部没收,他的研究成果大部分被收缴并列入高级机密。

[ 本帖最后由 Owen_zm 于 2010-9-1 17:02 编辑 ]

TOP

贝尔·格里尔斯 冒险家 登山家、主持人、畅销书家、国际演说家于一身 他浑身是胆 每次深陷险境都能化险为夷 作为一个冒险家和生存高手贝尔·格里尔斯面对危险的情况都以身试险 有些试险可能威胁到生命他都毅然决然去尝试 但是他就这种方式教授我们如果身处险境的时后如何生存和求生 他勇气和毅力 那颗坚韧的心 我声声为止钦佩  勇敢的心贝尔·格里尔斯

 1994年——1997年   服役于英国第21空降特勤团的特种兵。通过英国特种兵选拨,成为尖兵。训练包括徒手搏击、沙漠及寒地作战、生存技能、医疗、跳伞、信号、规避驾驶法、攀登和爆炸。曾两次去北非。1996年底,在非洲南部一次自由跳伞中背部受伤。   1997年   作为年轻的英国登山者到达了喜马拉雅山的阿玛达布拉姆峰(曾经被新西兰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描述为“不可攀登的”)。   
1998年   作为最年轻的登山手到达珠峰顶。(为了帮助英国陆海空军三军士兵家属协会和炊舍为施慈善机构(Tri-Services Charity))。   2000年   贝尔和莎拉完婚。   贝尔引领了他的队伍驾驶水上电单车环绕英伦岛(为了帮助英国皇家全国救生艇协会)。   出版《面对》一书,在书中贝尔讲述了攀登珠峰的过程,这本书曾获销量前十的佳绩。   2001年   《面对》一书获得了包德曼·塔斯克文学奖的提名。   注:包德曼·塔斯克文学奖是针对作品涉及山脉为中心的作家。   2002年   贝尔以登珠峰的形象成为Sure for Men除臭剂的全球品牌代言人。   获得伦敦大学的学士学位,在西班牙研修一段时间。   由威尔士王子授予“亲王慈善信托大使”。   2003年   长子杰西在六月出生。   贝尔带领他的队伍乘坐硬底橡皮艇跨越结冰的北大西洋。   2004年   贝尔的第二本书《面对冰封的海洋》出版。这本书获得了威廉姆·希尔体育图书奖。(注:威廉姆·希尔体育图书奖是针对为体育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作家而设立的)。   在英国四频道黄金时段播出了贝尔的一个四集系列片,关于法国军队的真实生活节目,名为《军队大逃亡》。   2005年   
贝尔的《军队大逃亡》获得了四频道的高收视率。   贝尔同环球水手艾伦·麦克阿瑟一同获得了第一海务大臣和英国皇家海军部授予的中尉称号。由英女王认可为英皇家海军服务。   贝尔打破世界纪录,在高空举办晚宴,餐桌就悬吊在24,500呎高处的热气球下方。他从热气球的篮子垂降至餐桌旁,身穿全套海军制服吃完三道菜,然后举杯向女王致敬,并跳伞降落地面。他希望藉此颂扬王子信托基金会及爱丁堡公爵奖学金的慈善义行。   2006年   贝尔主持了电视节目《荒野求生》('Man Vs Wild'),是《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的一个子栏目。   贝尔借助电影和广告来帮助启发课程(Alpha Course)在全球的发动。   在《荒野求生》中,贝尔携带单薄的装备深入到了世界上最人迹罕至的地区。向人们演示如何生存。去过的地方包括:哥斯达黎加丛林、犹他州沙漠、太平洋群岛、内华达山脉、阿尔卑斯山脉、肯尼亚还有阿拉斯加。   贝尔的太太莎拉,出版了她的第一本书《婚姻琐事》。一个小小的精装本中讲述了如何营造一段好婚姻,同时也讲述了她苦恼的遭际。     贝尔和儿子
四月,莎拉和贝尔有了一个可爱的男孩,名叫马默杜克。   2007年   在GKN的赞助下,贝尔和帕拉杰特公司的杰罗卡佐成为第一个成功使用动力滑翔伞飞越珠峰的人。此次挑战所筹集的100万美元捐献给了全球天使(Global Angels)和其它慈善机构,用来关爱世   
界上最贫困的儿童。   贝尔为英国四频道做了八个系列节目(同全球探索频道合作而成),节目名为《天生求存者,贝尔格里尔斯》。一经播出,即在英国大受欢迎。伴随电视节目的播出,也出版了一本关于“男孩自我”的求生书,名为《天生求生者》。本书连续十周在《周日泰晤士报》上位列最佳销量前十。   开始着手《荒野求生》横跨美国的第二季。   2008年   贝尔继续进行一系列的《荒野求生》和《天生求生者贝尔格里尔斯》,涉及全球16个地区,从非洲沙漠到印度尼西亚、伯利兹、加拿大育空、伊拉克等等。他们的团队目前已经制作出40×1小时的长节目,这个数字是贝尔不曾预料的!   2008年我们还可以看到贝尔携同他为数不多的队友去攀登南极洲一个遥远且难以企及的高峰。所筹集的资金将会捐献给全球天使(Global Angels)儿童慈善基金,并有意识的为替代能源领域的发展出一份力。此次探险在强风下进行风筝滑雪,用喷气乙醇发动喷射滑雪撬,用电力发动滑翔降落伞同时要控制好步法。在这次征途中,由于风筝滑雪伞的速度达到每小时50公里,贝尔被卷入了空中,当他落地时,摔伤了肩部。   2009年   2009年9月出版《with love ,papa》(因为爱 爸爸)   1月15日他的第三个儿子哈里贝利在他们的船屋中顺产出世。   计划探险国家和地区:   阿拉巴马州、挪威、越南、中国、婆罗洲、乌干达、印度。
编辑本段担任英国童子军总会的主席
  贝尔·格里尔斯将成为新一届英国童子军总会的主席。现任主席皮特·邓肯将在2009年7月将接力棒交给探险家贝尔,结束自己五年的任期。   当被问及为何做此选择时,贝尔回答说:“总之,因为我热爱探险,喜欢和好朋友们在一起。对我来说这就是童子军的意义所在。”   出生于1974年6月7日的贝尔·格里尔斯将是目前最年轻的童子军主席。
编辑本段有关贝尔·吉罗斯的书籍
  2000年出版的’Facing up’ (《面对》),讲述了贝尔 ·吉罗斯年仅23岁登上珠峰并打破记   
录的壮举。   2004年出版的'Facing the Frozen Ocean' (《面对冰封的海洋》),讲述了贝尔及其队友乘坐硬底橡皮艇跨越结冰的北大西洋的艰难旅程。   'The Kid Who Climbed Everest' (《登上珠峰的人》),讲述了为了目标而付出的勇敢、坚持和智慧。   'Born Survivor: Bear Grylls' (《天生求生者:贝尔·吉罗斯》),告诉人们如何在野外生存。   ‘Bear Grylls is no stranger to extremes’(《极限无极限》),和'Born Survivor: Bear Grylls' 同为一系列书籍。   ‘Man Vs Wild: Survival Techniques from the Most Dangerous Places on Earth’ (《荒野求生:掌握地球上最恶劣环境中的求生技能》)。   'Mission Survival: Gold of the Gods' (《求生任务:上帝之金》)。   'Bear Grylls' Great Outdoor Adventures' (《贝尔·吉罗斯:伟大的户外探险家》)。   'Mission Survival: Way of the Wolf' (《求生任务:虎口脱险》)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