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我所了解的陈平福
陈平福原先所在的工厂是三线建设的国防厂,属于五机部,也就是国防机械工业部,厂址位于一个交通闭塞的山沟里,当时生产的是04火箭弹,陈就是这个工厂的子弟学校教师。
由于国家工业政策的调整,一大批三线工厂没有了生产任务,只有军转民,但因为地处深山,交通不便,消息闭塞,成本太高,加上当时全国造假风气盛行,工厂军转民生产的熊猫牌自行车,无法打开局面,亏损严重,被迫停产,工厂陷入更加困难,职工发不出工资,医疗产业化,教育产业化,使得陈平福他们这些人雪上加霜,非常困难。但陈平福是教师,教师还不是最困难的,最困难的是那些车间里工作的工人,他们是真正的困难。有人得了病没钱医治,有的自杀,有的在家等死。全家下岗的比比皆是。但这种情况下,工厂还不给破产,也不给职工下岗证。很多职工外出做生意,离开工厂投亲靠友谋生。
后来工厂交给了首钢,这个为国家国防工业做出巨大贡献的翻天看火箭弹厂,交给首钢之后就丢掉了包袱,逃避了责任,首钢周冠五对这些工厂毫无管理经验,杀鸡取卵,拒绝承担责任,为工厂做出巨大贡献的潘竹如厂长,居然退休后只能拿到四百元退休金,回到湖南老家后,艰难维生,去看了的人回来都说,老厂长过得可苦了,厂长尚且如此,普通工人可想而知。工厂已经如此,加上后来的领导班子自私自利,自顾个人利益,工厂工人有气,使得工厂人心涣散,出现恶性循环,情况越来越糟。
后来工厂被国家列入第几个五年计划进行搬迁,由原先的甘肃省华亭县安口镇附近山沟里,搬迁到现在的皋兰县石洞。工厂职工由原先的3700人减少到1200人。
由于没有龙头产品,工厂只能接揽一些机械加工方面的活勉强维持,比如说齿轮箱这些,维持到2007年,已经无法维持,经黄菊临终前两天签字同意破产,由兰州市政府接管,进行股份制改造,工人要么入股,要么买断工龄,得到一次性补偿,与工厂断绝关系,陈平福选择了买断。
买断后去了云南教书被遣返,在兰州街上拉小提琴卖艺,被城管用车拉到郊外丢弃,于是愤慨万分,开始在网上谴责制度和腐败集团。。。。
按老工人的话说,把青春和壮年榨干了,到老了一脚踢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