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何谓脑残?做人粉丝即是脑残(转)

以前我知道方舟子做的事是当下中国所需,但不太关注。这一次我意识到他的价值,他是对中国文化真正有推动的人。


“聪明的操盘手通过制造偶像培养了粉丝,顺便把印有偶像标记的商品推销给他们,这只是一种关系。当偶像令人失望之时,
粉丝们将会动手修补,再造一个完美的膜拜对象,把自我交给那个不存在的玩意儿,他们于其中体会一体的归属和力量感。在一个无信仰的国度,偶像变成了宗教,
成为奢侈品。——老愚



[ 本帖最后由 zzz132 于 2012-2-14 21:02 编辑 ]

TOP

转:

“韩寒”,一个被制造出来的“天才”,以狂放不羁的叛逆者姿态横扫中国文坛,造成独一无二的偶像崇拜现象,这个力量巨大的思想上帝,同时创造了点石成金的商业奇迹,这种偶像文化—经济一体化模式,让操纵者日进斗金,“韩寒”载体名利双收。一个文化英雄站起来,无数人成为庸众,一个号称不读书的领袖,缔造出思想贫乏的一代粉丝。偶像经济天生的排异性,使得韩寒一木独大,扼杀了其他真正思想者的生存空间。一个单纯的韩寒原木,被精明的投机商人和偶像工业推手当作核武器,打遍天下无敌手。在清纯的韩寒活体与邪恶的符号韩寒之间,人们难以辨识其中的差别,只好全盘接受了合二为一的偶像。“韩寒化”的后果,造成了一批新式躁动分子,他们以韩寒的是非为是非。甚至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是非标准:以对韩的态度把人分为两类。一些原本矜持自重的中老年知识分子,也很策略地投怀送抱,与韩寒做起勾兑的生意来。傍上这位青年思想领袖,仿佛就获得了继续生存的入场券。韩寒粉丝自发地加封韩寒为“当代鲁迅”,而一些倡导普世价值的媒体,全情投入造神运动,迅速把韩寒捧为“草根领袖”,他们试图将这尊大神强加于知识群体,造成后喻文化时代奇观。——老愚

TOP

转:

韩寒是造神运动的产物,尽管他未必把自己当做神看。他只是一个按照既定目标前进的现实主义者而已。他要的是实利和在中国社会被拥戴而高高在上的神奇感觉:貌似激进却无有真正风险,好像付出了牺牲被塑造成体制迫害者,实际上却是现体制的最大获利者——别人不能说的,我可以假装勇敢地说出来。倒韩派们嫉妒的也是这一点,他们厌恶给予韩寒舆论特权的大佬和机制,他们猜想:当局在玩假韩灭儒的游戏,以放任一个任性的青年,逼迫思想家沉默。因而,扳倒韩寒,也就是在反抗思想专制。这也是追求平等、正义等普世价值的应有之义。
……这不是一场无意义的争执,而是一场战斗,其意义不会比拯救吴英之类的壮举更低。——老愚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