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现在还挺韩的人zt

现在还挺韩的人zt

     1 韩寒真正的铁杆粉丝。
       他们真的爱韩寒。甚至他们中间已经有人心底开始怀疑韩寒了,但是觉得韩寒的观点进步,觉得还是有保留这个偶像的必要。
  但是,如果韩寒或者韩寒团队是假货的话,那么他们今天的进步思想,明天就可以被收买。
  况且,现在看从神坛下来的韩寒的文章,我想大部分人也会觉得,我自己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韩寒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如果你还是支持韩寒,我也很敬佩你,人毕竟还是要有理想的。
  人不能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下面两种人,我是比较看不起的。
     2 韩寒的那些公知“朋友”
       他们有些或许和韩寒团队有着利益瓜葛,或许只是曾经吹捧过韩寒,或许也曾被韩寒蒙骗而喜欢韩寒,他们现在基本上都保持了沉默。
  他们现在保持沉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错了,但是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一旦承认了自己的错误,那么自己的利益不得不受到影响。
  一个“社会公知”,都没有看出来假货韩寒,难免被人家怀疑,是否有利益瓜葛,是否有表演成分,是否和韩寒一样是个绣花枕头。
  所以,韩寒们也明白了,绣花枕头最好还是静静的躺在床上。绣花枕头打起仗来,难免撕破外面的绣花,露出里面的败絮。
     3 在论坛上,专门为了反驳倒韩的人。
        这是一群最有意思的人。
  现在各大论坛,倒韩一派声势完全占优。有些人,就耐不住寂寞了,觉得正是大显身手的机会了。
  其中的一个典型,我还遇到过。首先他辩驳他16,17岁的时候就读过《管锥编》《二十四史》。然后他确实以平和的口气一一辩驳质疑。
  但是当我质疑他前几天还写过倒韩的文章,而应者寥寥时,他辩解“局势在变,人的看法必然会变”。难道真相不重要,局势变了,真相也变了?
  说这些人惟恐天下不乱,有点大了;说这些人到处卖弄学问,也谈不上;我看,他们就是耐不住寂寞,是真正的无聊之人。

      我敬佩第一种人的理想,同情第三种人的无聊,但是我痛恨第二种人的伪善。
  第二种人明明知道更多的事实的真相(不单单指韩寒事件),却明智的揣着明白装糊涂。
  平时在媒体上,一付谦谦君子的模样,涉及到自己,就避重就轻,什么“韩寒杂文不错,小说不行”。
  一个小说杂文举世公认的人,却是非不分,你学贯中西又如何。你不是演员又能是什么?
    我不想把这场论战拔高到某种程度。但它确实从某种程度上,让大众了解到偶像,名人,公知和我们凡人一样,吃着一样的假货,喝着一样的假奶,说着一样的假话,做着一样的白日梦。

TOP

上面的文章是转帖。
昨晚才开始关注这个事件,几个小时后我觉得这是中国自1840年来最大的文坛丑闻,由于骗子团伙转战思想政治领域,成为意见领袖,也是一个文化事件、社会事件。同时深感假货对中国的未来一代的围剿是全方位的,从三聚氰胺到地沟油到黑心棉到韩家父子,吃的喝的穿的看的都有。

TOP

转帖:

一个家长关于“韩寒事件”的思考

  首先我得说,我的孩子从未读过韩寒。进入高中之前,主要阅读文学类作品,以外国名著为主,间或阅读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名家名篇。这与我作为教师以及文学研究者的身份有关,我深知阅读对于人格形成的深刻影响。看垃圾书比不看书更有害,看垃圾书的时间不妨用来睡觉或跑步,至少对身体有益。哪怕是玩游戏呢,至少还可以锻炼脑力。
  韩寒的博客偶尔看过,觉得很敏锐也很尖锐,胆子大却又很懂得保护自己,小聪明耍得不错。仅此而已。
  对于“倒韩”的关注是在春节长假之后。由于职业的关系,我最先着手查找的资料是文本,先是《求医》,然后是《药店》,毫不夸张地说,真是大吃一惊,好半天都没缓过来。如此吃惊,是由于一瞬间脑子里闪过如此多的判断:造假,欺骗,大骗局。
  关于《求医》和《药店》,包括《杯中窥人》,不想说太多分析性的东西,只从家长的角度说几句。我是八十年代中后期进入大学,那时大学生中最流行的现代作家是钱钟书,甚至在学术圈中还有所谓的“钱学热”,因此读了一些,小说《围城》更是必读书。所以,我会对“韩寒”作品中的那些钱钟书的影子非常有感觉。差不多20多年后,在孩子上初中时,我向她推荐了《围城》,她读了很少就放弃了,说是“没意思”,继续读那些外国名著。
  《围城》在语言上其实并不难读,甚至可以说诙谐有趣,但那种有趣不是初中生可以理解的。而且,书中所表现的男女情感是大龄男女青年的情感,并且是以中年男人的视角观察的大龄男女情感。即便在学习上是天才,在情感发育上也不会呈现超前的发展,所以说,韩寒说读不懂《围城》,的确是大实话。
  因为我的孩子不读韩寒,所以对于“韩寒事件”的关注在前一阶段仅限于此,仅是学术层面上的思考。期间偶尔与朋友聚会,她说起最近对孩子(初中二年级)的教育很头疼:天天上网,上课时通过手机上网,在网上写东西,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不学习更不太读书,但是读韩寒。我问她,那你读韩寒吗?知道在孩子眼中他是什么样的形象吗?她说,不太读,也不知道,但无论如何,孩子读书总比不读好。当然,她当时完全不知道还有“韩寒事件”。
  我告诉我的朋友,如果孩子喜欢某个偶像,家长必须了解那个偶像,关注他(她)可能对孩子成长带来的影响。叛逆期的孩子如果崇拜一个“以叛逆为资本”的偶像,他(她)的成长极有可能会走上弧度相当大的弯路。
  有不少家长,特别是自己的孩子是“韩粉”的家长,现在很着急,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出面终结“韩寒现象”。但是,“韩寒现象”的出现与政府的行政无关,政府只能依法行政。
  “韩寒现象”归根结底是文化现象,或者确切地说,是文化与资本相结合的产物。我们当然希望,所有的文化人都是有良心的正直的知识分子。但是,当文化与资本相结合,文化必然成为资本牟利的工具,这是由资本的性质决定的。
  将资本的牟利对象瞄准未成年人不只是出版业,比如电视传媒、网络传媒;而且也不仅是文化产业,比如婴幼儿奶粉、青少年品牌服装。奶粉、服装等的质量问题,可以由质量监管部门依据法律予以监督和查处。但是,文化是形而上的,文化行政部门究竟应该如何依法对于文化产业的“内容”进行管理,其实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至少在现阶段,只能是我们家长以监护人的身份对孩子的“文化输入”进行监督,并进行指导。以下谈谈我的经验,以抛砖引玉。在幼儿园阶段,陪孩子一起读有趣且有益的幼儿书(培养阅读动力);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给孩子买有趣且有益的少儿版名著(培养阅读习惯);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引导孩子购买有趣且有益的原著版中外名著(巩固阅读习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在高中阶段,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购买有内容有深度的哲史及文学类书籍(培养更深程度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上述的阅读,孩子会在较早的阶段体味无数智者的精神世界,逐渐变成有思考有智慧的“有智之人”,就不会成为任何人、任何团体的“粉丝”。
  不会理性思考、只会从众、从“偶像”的人,也真是如同放在水中即变软弯曲的“粉丝”一样。
  本人在大学从教近 20年,痛感具有独立思考的学生越来越少,一直以来以为只是应试教育造成的恶果。现在想来,崇拜不读任何中外名著的叛逆“韩寒”的一代,怎么可能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深刻的、独立的思考能力,只有在遍览前人思考成果的基础之上才能形成。如果,从不读书的韩寒可以成为“思想家”,那么,是不是原始时代极有可能是“思想家”辈出的时代?
  以“韩寒现象”为代表的“粉丝文化”的泛滥,反映了理应承担思考启蒙的知识分子、文化人的群体性失职。本文是作为家长的思考,也是作为有知识的人的反思。
  但是,我们每一个家长,也必须承担作为家长的责任,让我们的孩子不要成为任何人、任何团体的“粉”。即便是一定要成为“粉”,也要做“偶粉”——具有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的“有智之人”。

TOP

转帖:

致韩寒、范冰冰的公开信
《中国网络民评官百人团》:石三生
韩寒并范冰冰二位阁下:
鉴于二位自某质疑“人造韩寒”以来,一直采取了装聋作哑不合作的态度:明里不接招,背后猛捣鬼。特别以此公开信的方式昭告天下。目的,却不过是怕误伤了你们两位也许真的是有良知的好人。
此公开信只求证一件事:一件是韩寒悬赏两千万捉拿代笔人一事到底是真是假?另一件就是@范爷驾到中的范冰冰出资两千万共襄盛举是否确有其事?此事如果为真,请告知兑现赏金的具体要求及细节。
如果你们二位对以上事有不同意见,请务必于2012年2月14日12点之后的72小时(以北京时间为准)内作出说明。否则,时限一过,石三生将径直公布韩寒做贼心虚的详细证据。
此证据效力如何?相信韩寒及百度掌门人李彦宏都很清楚。尽管只是一些网络截图,其威力应该不亚于当年的艳照门,其简单明了到何种程度?相信智商在普通全日制小学一年级以上的人们一看便知。
特此昭告,请韩粉、范粉们广为传颂。

TOP

韩二会不会倒?
我没有抱奢望,假货、骗子横行中国是有现实土壤的,三聚氰胺事件中那些当事人上电视念保证书时我就明白这一点。倒韩的目的不是让他倒下,而是让民众看到真相,让骗子不再招摇,让给孩子买书的父母看清他的面目,让孩子们不再以为不读书只叛逆也能当天才。
郭抄抄也没有倒下,但输掉了官司,更多的人知道了真相。韩二也不一定销声匿迹,他的粉丝经过十多年积累数量不少,他的团队还会继续榨取他们的价值。也许最好的结局就是和郭抄抄一样,老老实实呆在角落里和自己的铁杆粉丝相互喂养,相依为命,他喂养粉丝们俏皮话,粉丝们喂养他钱财。

TOP

回复 14# zhaochaojiu 的帖子

现在影响社会进步的大问题就是真假不分。假货横行。劣币驱逐良币。
假货能推动社会进步的话,地沟油可以进超市了。

TOP

回复 25# free.tiger 的帖子

转这篇文章就因为它表达很清楚。
其实对韩粉的归类我也有看法,韩二的铁杆粉丝中所谓为理想而坚持者是很少的。理想是一种不断努力的追求,而铁杆粉丝多抱着一条大腿不再挪步。与其说理想,不如说偏执。
铁杆粉丝中这两类人不少,一是缺乏人生经验,对大量信息难以归纳和判断,只有时间能让他们慢慢看清现实。二是爱面子。不是理想是面子。其实他们心里基本明白怎么回事,但又为往昔的选择懊恼:当初怎么就上这个当了,恼羞成怒,各论坛中活跃的多是这类人。

TOP

转帖:

       为什么韩寒成名了十年都没人质疑,而今年忽然遭到群殴?
  原因很简单:就跟小孩过家家一样,你在家里和小朋友随便怎么玩,当皇帝也好土匪也好没人管你,你要跑到大街上当皇帝试试?
  以前的韩寒文章只是卖弄点小文采,偶尔针砭一下时弊,八零前的人基本是无视的,关心的也只有他的粉丝。对整个社会来讲算是无公害作物嘛。
  但你投机政治,出台个不伦不类的韩三篇,性质就不一样了,有点沐猴而冠的意思了。想当御用文人?想进上层建筑?你丫就一骗子,人家社科院之类的那是吃官饭说官话,你算啥?
  这下把主流文化阶层得罪了,就凭你那点道行,若不妄论民主自由之类的话题,方舟子估计根本就懒得理你。你还可以继续欺骗你的韩粉,直到他们心智成熟。
  这下好,那点可怜的家底都被人抖出来了,咎由自取,身败名裂也是应该的,出来混都要还的。要怪就怪自己身后的那个利益集团贪得无厌吧。

评论:这段话意思和我想的一样。如果他偏于一隅和铁杆粉丝相互娱乐,代笔或替身也就是个文坛丑闻。但他们贪得无厌,要引领时代,就从文坛小丑走向了时代巨骗。尽管如今世风日下,骗子横行,一个有几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度,岂容无良小儿欺名盗世?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