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转]这个社会缺少好人的真正原因

诚信档案这个东西个人认为在中国很有必要实施.只是实际实施起来有太多细化的衡量标准难以实施.记得中国几年前就开始宣传新版身份证中将会记录个人的信用状态.可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实施起来.就是因为诚信这个东西很难以书面的形式进行评分和记录.比如2楼说美国横穿马路就会被计入档案.那么这一行为将会降低多少的个人诚信分呢?如果是一分的话.那么在街上吐口水?制造噪音扰民?开车闯红灯?误杀?偷窃?抢劫?强奸?这些又该如何去记分呢?如果不记分.仅仅只是记录事件的话.那么该怎样去衡量这个人的诚信是否"合格"呢?仅仅只靠一两个负责审核的人的一句话或者一个章么?又或者每审查一个人的信用记录就要开个由几十人或者上百人参加的听证会?

TOP

引用:
原帖由 草B的 于 2008-10-3 09:31 PM 发表
我个人认为是邓的“不论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教唆,让见过后本来纯正了的民风再度混乱起来。

现在不是有几个在日本拍A片的中国女人吗?按邓的标准他们是“好猫”。人们可以为了当好猫而不择手段, ...


 


这是典型的断章取义.没经历过那个时代就不要在这里妄下断语.


 


在当时那个社会环境下.每一个人都习惯了大锅饭制度.而改革开放就是要让大家靠自己的能力去挣取应得的财富.当时的人都是以吃大锅饭为荣.以经商干小贩为耻.而邓小平这句话就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环境来鼓励大家去自己创业.


 


记得我父亲当年因为家里实在太穷.又正赶改革开放.迫不得已才放弃了新华书店副经理的"铁饭碗"而下海经商的.


 


那时候我才未满十岁.但是我清楚的记得父亲辞职下海经商后原来书店那些旧同事的讥讽之态.每个人都在抱着看笑话的态度看我父母两个人忙着装修店面(因为当时的店面就是租的书店一楼的门市房).没有一个人肯伸手帮一把.


 


只有我母亲义无反顾的也跟着辞掉了"铁饭碗"工作跟着我父亲干.从开始的店面装修.到后来的进货.上架.销售.全都是他们俩一手干起的.


 


到后来店子干起来了.生意兴隆.每个人又都看着眼红.到处讲我父母的是非.当然也有大把的人提着大包小包到我家来求我父母收留他们的子女或亲戚到店里去上班.


 


现在家里的生意做大了.以前那些老同事只要见到我父母就都是个个卑躬曲膝.笑脸相迎的.恭维赞美之词不绝于耳.


 


每次我看到他们这副德性就会马上联想起当初我父母满身油漆起早贪黑艰苦创业的时候这帮小人抱着胳膊磕着瓜子斜眼看热闹的市井小人般的嘴脸.


 


以我父母的性格.如果当初不是因为要养育我们姐弟俩再加上邓小平的这句话.他们俩宁肯饿死都不会下海去经商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经商=做小贩.而做小贩在当时是很丢人的社会最底层.


 


很多事物都是针对其当时所处的社会大环境而诞生的.而社会环境始终在变.所以请不要把二三十年前的话来套用到现在.


 


更何况.任何事物都是有法律和道德准绳来衡量的.你硬说以邓小平的理论在日本拍A片的女人也是好猫.这就是典型的强词夺理.


 


每个国家的法律都允许公民保护个人的私有财产.照你的这套逻辑.如果我不小心碰了下你的手机或车子.你开枪把我杀了也不算是违法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亦凡 于 2008-10-4 04:41 PM 发表

其实也是整个社会的大背景,在欧洲或者美国,女士优先,老幼优先是一种文明人应该具有的素质。他们自身会去给身边人打分而不是一个诚信系统。
 
我去过澳洲,那里马路上一尘不染,我问一个澳洲朋友,如 ...


 


在有合理完善的社会制度下更有助于国人培养这种道德素质.以现在国人的"平均"素质来看.只靠空口喊口号是没用的.


 


诚信系统的建立实施有多大用处我不知道.但是至少.当你去申请贷款的时候.当银行以你的诚信不够标准而降低你的贷款信用额度或不予放款时.只要是有羞耻心的人都会为自己所做过的一些有违道德规范内的事情而感到后悔和自责的.


 


这也就直接的督促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约束自己的行为.


 


当然.这只是一个理想中的概念.真正实施起来似乎真的好难.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