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万里反对三峡大坝
1992年,黄万里参加北京市政协会议,正式提出反对修建三峡高坝的提案,其提案标题为:《三峡高坝祸国殃民,请决策停修,附文请安排争辩》,附文《长江三峡高坝永不可修的原因解释》。于1992年11月14日、1993年2月14日、1993年6月14日三次上书当时的总书记江泽民,陈说三峡大坝决不可修,但均未得到回音。下面是他的一封信:
1992年11月14日曾函陈长江三峡大坝决不可修等水利方面的意见,附文简释有关技术问题,未见批复。而总理已赴汉口开始筹备施工。在此我愿再度郑重地负责地警告:修建此坝是祸国殃民的,请速决策停工,否则坝成蓄水后定将酿成大祸 。此坝蓄水后不出十年,卵石夹沙随水而下将堵塞重庆港;江津北碚随着惨遭洪灾,其害将几十倍于1983年安康汉水骤涨21米,淹毙全城人民的洪灾。最终被迫炸坝,而两岸直壁百米,石渣连同历年沉积的卵石还须船运出峡,向下游开旷之地倾倒。航运将中断一两年。不知将如何向人民交代。
论经济效益,此坝每千瓦造价三四倍于一般大中型坝,其经济可行性并不成立。对比五年工期的大中型坝,设此坝施工期1995年至2010年,连续15年,按1986年物价,每年20亿元中浪费达13亿元,等于每年抛扔大海400万吨粮食。此举远比美国胡佛总统1931年只一次沉粮于海以示众,还要壮烈。完工后十年内陆续回收发电效益781亿元,未必能抵偿炸坝运渣、断航及淹没损失。详情请阅前送的《简释》。据说三峡问题规定不准公开争辩。此事关系重大,愿向诸公当面解说。单谈卵石塞港问题只需一小时。若再谈经济问题,则外加半小时,质询时间在外。担保讲得诸公都明白。
原来流域水利规划必须具备治河(包括防洪)、航道、灌溉、发电、供水等各种工程知识;并有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的经验;此外还需要气象、地貌、地质、水文以及工程经济的知识;还能对数学、力学和概率统计方法运算自如。这些要比一般土木工程知识广阔和深邃得多了。概括地说,水利规划要求工程和自然地理学术兼备于一身,前贤有言在先。
技术人员中最早提出修建三峡大坝的美国专家萨凡奇只是专长于造坝和略晓坝址地质的土木工程师。但是1932年美国罗斯福总统创立田纳西流域专区TVA时就未聘用他,而专任具有流域规划经验的Author E.Morgan领导和Sherman M.Woodward教授为顾问。这些外国专家我所熟知,曾在其下层工作过。一个甲子60年过去了,我国涌现出成千上万位水利专家,但仍未闻有兼通工程和水文地理者在水利机关领导规划。于是出现了这个截断长江的高坝计划,实际上不作可行性研究就该被否定。
希望党的经济建设科学化民主化要确实贯彻下去。切勿规定建设可行性由行政当局事先决定。例如黄委主任王化云曾对总工程师交代:这个坝(小浪底坝)你先按6亿元设计请款;又如万里副总理带了张某某视察引黄济青导水工程后,就由计委批准施工,结果耗资10亿元,每年还须大量费用抽水,其费大于在青岛煮海取水年一亿立方米。对于与众不同意见的建议从不答复,甚至控制学术刊物不准刊登合理的建议,附送两案件请审阅后转交中纪委。
顺致 敬意
黄万里 1993年2月14日 清华大学九公寓35号
黄万里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对三门峡的意见不幸言中,痛心疾首,反复叨念:“他们没有听我一句话!”晚年病重昏迷中喃喃呼出:“三峡!三峡,三峡千万不能上!”
2000年4月,黄万里以89岁的高龄且处于癌症晚期的景况,致信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陈说治理黄河和长江的意见,仍未见回音。黄万里重病时对学生痛心地说:“我对兴建三峡工程的意见,屡屡上诉中央,先后6次,屡挫屡上。我要求中央领导给我30分钟的时间,听我汇报就可以把问题讲清楚,可惜无此机会。当年三门峡还让公开辩论7天,现在没有人和我辩论,杂志上亦不刊登我的不同意见,我是看不到三峡大坝建成的后果了。你们还能看见,帮我记着看看,但愿我的话不要言中,否则损失太大了。”黄还说:“知识分子、特别是决策者的错误是最大的祸国殃民。”
2001年8月8日,处于弥留之际的黄万里,向老妻索要纸笔,给看望他的学生写下以下遗嘱:治江原是国家大事,“蓄”、“拦”、“疏”及“抗”四策中,各段仍应以堤防“拦”为主,长江汉口段力求堤固,堤面临水面,宜打钢板钢桩,背面宜石砌,以策万全。盼注意、注意。2001年8月27日,他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两年后,也是在8月下旬,发生在渭河流域的洪灾引起全国上下的关注,他在三门峡大坝修建前的预言不幸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