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译言古登堡计划第十一期:乔治·奥威尔——从殖民警察到左翼作家 [打印本页]

作者: 老西    时间: 2013-1-11 22:10     标题: 译言古登堡计划第十一期:乔治·奥威尔——从殖民警察到左翼作家




以《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等作品享誉世界的乔治•奥威尔,是英国著名的左翼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

在他46年的短暂人生中,曾尝试过许多不同的职业:殖民警察、酒店洗碗工、家庭教师、书店店员、码头工人,还作为一名国际志愿者,参加了西班牙内战。

本期我们挑选了奥威尔关于自身这些传奇经历的作品给大家。

缅甸   殖民地警察

1921年,18岁的奥威尔从伊顿公学毕业,由于成绩平庸,无法申请牛津或剑桥奖学金,家里的经济状况又无力供他升学,他只得投考公务员,在缅甸当了五年的殖民警察。

这一经历促使他于1934年写作了以缅甸经验为题材的小说——《缅甸岁月》(Burmese Days)。此书与《吉姆》、《印度之行》并称三大殖民地小说。

伦敦和巴黎   落魄洗碗工

1927年,辞去在缅甸的殖民警察职务,24岁的乔治•奥威尔开始辗转于英国本岛和欧洲大陆,四处流浪并尝试各种职业。他做过酒店洗碗工、教师、书店店员和码头工人。穷困潦倒,却也让出生中产阶级的他切身体验了底层的生活。奥威尔自己曾经提到“贫困的生活和失败的感觉增强了我天生对权威的憎恨,使我第一次意识到工人阶级的存在”。
1933年,奥威尔以这段经历为题材写成了小说《巴黎伦敦落魄记》

西班牙  国际志愿者战士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后,33岁的奥威尔作为国际志愿者参加了由西班牙共产党领导的共和军,支援反佛朗哥的西班牙内战。
他在阿拉贡前线待了近6个月,直到在韦斯卡被敌方狙击手打穿喉咙而不得不回国休养。
后来,奥威尔将他的这段经历写成了小说《致敬加泰罗尼亚》,这部小说堪称他的“西班牙内战亲历回忆录”,以战争亲历者的身份揭露了共产国际一些关于西班牙内战的谎言,这也是奥威尔的成名作之一。

http://article.yeeyan.org/view/339265/343156


作品:
《一九八四》&《动物庄园》
https://cmule.net/viewthread.php?tid=242481&extra=page%3D1

作者: cst590    时间: 2013-1-12 11:39

乔治•奥威尔以通俗形象的对比让大众(尤其是专制社会)理解民主与专制的异同,开启民智的领袖!

消灭零回复。
作者: telos    时间: 2013-1-13 06:37

奥威尔的作品才应该得诺贝尔文学奖。
作者: 金色笔记    时间: 2013-1-13 10:42

楼主和楼上的,你们掌握的资料不太全面啊。
    奥威尔的实力离诺贝尔的标准差得不是一点半点,如果他能得奖,那福斯特、劳伦斯、米勒和塞利纳更有优势和实力。奥威尔的作品不是靠艺术性,而是靠思想的感召力和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焦虑,来赢得声誉。对未来社会绝望的描写早就深深浸润在他的早期作品中:《牧师的女儿》、《让叶兰飘摆》、《上来透口气》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作者的不安,经常性出现的敌机轰炸伦敦的幻想很有卡夫卡死亡症结的影子,对肮脏与贫困的揭露又时刻流露出塞利纳、狄更斯的影响。
    像奥威尔这样的作家,不是简单地以“反抗极权专制”或“有良心的知识分子”就可以简单概括的。尽管他自己也有阴暗面,但总体上尽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时代责任。相比之下,海德格尔就罪不可赦了,巴金则显得怯懦矮小,至于郭沫若之流,我们就不自己弄脏嘴巴了,中国的知识分子可与之一比者寥寥,似乎鲁迅和闻一多尚可。
作者: 金色笔记    时间: 2013-1-13 10:54

纪念奥威尔逝世63周年


 


1950年1月21日的深夜,


躺在病床上的奥威尔到了生命最后的时刻,


他肺脏中的一条血管破裂,


但他已经无力抬起手臂


按响警铃召唤护士,


没人听到他的呼救,


天明时分查房的护士来看他,


他早已死去了。


他的续弦索尼娅正和在夜总会饮酒,


他的伙伴也各奔东西,


他就这样孤单地离开。


未死于法西斯狙击手的枪下,


未死于西班牙共产党的追杀,


也没有像海明威那样惨烈自戕,


或像老舍那样不堪屈辱愤而投湖。


就这样凄凉地独自走开。


这让人不禁要问:


他,


如果,


没有在46岁死去,


《动物庄园》的续集将是如何?


《1984》的梦魇又会是怎样的景象?



[ 本帖最后由 金色笔记 于 2013-1-13 10:56 编辑 ]
作者: telos    时间: 2013-1-14 06:15     标题: 回复 4# 金色笔记 的帖子

奥威尔没有被诺奖看中,恐怕还是其作品对于权力和专制的批判,让东西方两个阵营都觉得其作品是在讽刺自己。奥威尔的《1984》和《动物庄园》对于普罗大众的启迪是不可估量的。

文学归根到底还是对于人类自身的关怀。把文字写得再优美,把故事写得再诡异,都不如把道理讲明白。膝盖软弱的莫言能靠着讲述不着边际和晦涩离奇的故事得诺奖,恐怕就算是诺贝尔重新活过来,也被气得一头倒栽会坟墓中去的。
作者: 汉堡日光    时间: 2013-1-14 09:31     标题: 回复 4# 金色笔记 的帖子

我靠,看样子只有丰乳肥定符合咯..........
作者: 粘合剂    时间: 2013-1-17 00:15

左翼右翼的定义各个国家各个时代都有不同,容易引起混乱,但毫无疑问,他是反对极权主义的,在苏联还没垮台之前,很早就看出极权主义的本质来,让人们警醒,证明他是个非常睿智的人,值得我们对他表示敬意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