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南周事件:一场豪赌 整不好血流成河(Z) [打印本页]

作者: taylor2755    时间: 2013-1-8 20:06     标题: 南周事件:一场豪赌 整不好血流成河(Z)

我1月3号着急于南周人没有形成明确诉求,无法与萱萱形成博弈,写了个《驱庹出粤》的帖子,希望把调子定在反太监不反皇帝上,双方保留余地。短短三天,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今天扯远点,高屋建瓴地谈谈。

 


江这个人,其他都是小节,有两件事情他是注定要上史书的。一个是保护私产及三个代表入宪——这解决了革命性质的共产党向社民党转型的法理问题;二是他搞乡镇直选。我们不要以成败论英雄,这两条,足以说明江手下的智囊是非常厉害的。中国这么大,宪政不过是地方自治。如果全国一盘棋翻大饼,邓到后来都翻不动,遑论他人。自治了,各地可以形成制度竞争。比方说甘肃在全国率先搞土地私有化和嫖赌合法,那就是内华达了嘛。大家用脚投票就是了。只要有这样的基于地域的制度竞争,政治想不清明都难。


 


除了乡村直选,江时代也积极推进城市小区的业主自治。虽然《物权法》一直到2007年才出台,但是各地小区业委会选举真正有声有色是1998~2003年这一时间段,当时是民政部直接主导上海、宁波、南京、广州、北京和广西等26个试验点全面推开。其中,北京规定要涵盖10%的小区,而广西则是100%。公民社会的启动与培植,是15年前由官方主导的,而且很真诚。请各位记住这一点!


 


胡上台,新闻联播第一次露面,是去山东农村视察。他说了句“要加强党对农村基层的领导”,乡镇直选就此偃旗息鼓。胡温这十年,我最恨的还不是四万亿血洗中层钱财,恨的是这个。胡上台后,城市小区的业主自治遭受重重抵制,自不待言。不过胡温这十年也有一个好处,就是把共党之恶暴露得淋漓尽致,不仅彻底丧失了知识阶层的支持,即使是体制内的人,也丧失了对这个体制的忠诚。一边是贪腐和傲慢到了疯狂变态的程度,一边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出现大量裸官。说明体制内人自己都没信心了。他们的信念垮了!

 


十年包衣执政结束,贝勒上台。不会有根本理念的变化,因为寡头制已经形成,他们像治理一个公司一样来治理这个国家。贝勒们根红苗正,对自己的能力有更有信心、对这个体制在情感上有更深的眷恋,所以变化的,无非就是策略上的——总经理提议“今年全体减薪30%,大家一起帮公司渡过难关吧”!但只有五年合同的基层员工是不会接受的,因为理念共识已经崩溃了。

 

但是现在这个情况,头大身子小,连中产都在纷纷移民,经济已经完全支撑不住那个大脑袋了。如果你是习李,你会怎么办呢?首先是不惜代价弥补内部裂痕,党内不要公开分裂;其次是严控舆论,先把大家嘴堵上,然后喂给你旺仔小馒头——我主动给你可以,但不许你主动要,以保证自己的威权统治。  无 忧 网 - 51

这个旺仔小馒头是什么呢?就是法治。注意,是法治而不是法制。现在这个司法真是太可怕了,你有只下蛋的老母鸡,我想要,就把你抓起来吊五天五夜,直到你签字声明“这只老母鸡我自愿送给李书记”。好,放走。再抓下一个有老母鸡的。有钱人哪受得了这个?企业家变现移民出国,带走五千万现金,损失的可是好几万亿的GDP和成百上千人的就业机会啊!所以习李上台,司法独立他们肯定不会搞,但一定会把司法恢复到“常态化”。

 

据说海里的人都在看托克维尔。托克维尔的那句“革命的发生并非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而是一旦法律的压力减轻”肯定把他们吓坏了。这很像负重,背100斤东西的人,你一斤一斤地往上加,反而没啥事儿。你突然减5斤,他立马对剩下的95斤感到格外难以忍受。但如我前面所说,中产在跑,腿在变细,脑袋还是那么大,眼瞅着撑不住了,不减负根本不行。所以,加大舆论控制、同时强调法治,在意识形态上捣捣浆糊以至少避免内部矛盾的公开化和总摊牌,这是习李惟一能做的事情。减税没能力(现在钱都不用够)、裁人又不敢(李自成老师就是邮局干部,事业编制),新班子有别的选项吗?


 



所以我们看到了网络言论管理法、劳教制度的取缔,连“30年前和30年后是两口子”这种退到11届三中全会决议后面的话都说出来了,内部裂缝有多大,可想而知。庹老师闹这一出,可以说,宫里的布署全打乱了。南周事件的解读及破解办法,都要放在这个大背景里去思考。

 


这是一场豪赌,一场双方都措手不及的豪赌。整不好,又是人头落地,血流成河。


 


清朝的垮台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日本和俄国在东北打一仗,中国人看到小日本把俄国人打得落花流水,朝野震动,于是痛下决心搞宪政。载沣当时的一句话“宪政是利于君利于民而不利于官”这句话,彻底打动了高层。慈禧加了个“五不议”(太监事不议、八旗事不议、军机处不议、内务府不议,还有个什么不议来着,反正比咱的“五不搞”具体多了)的限制之后,对启动宪政给出了“深宫初无成见”的态度。当时,朝廷自上而下推动宪政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中央制定严格的时间进度表追着地方搞自治。孙中山这些革命党当时那光景和现在的吾尔开希们也差不多,完全不成气候了。立宪远跑在革命前头。麻烦就麻烦在两件事情上:一个是十年前取消科举制,士子无晋身之阶,知识分子普遍不满;然后呢,慈禧光绪死了之后,摄政王又推出了个皇族内阁。本来说好宪政,皇帝和皇上家亲戚就不能再当干部了,结果弄这么个血统内阁,知识分子就彻底反水了,因为搞拼爹他们完全没机会嘛!更麻烦的是,皇族内阁一弄,连没入阁的王爷们也离心离得了。


 


现在这情形,何其相似乃尔。太子党……党政不分……比清末的皇族内阁还要坏很多。但是,清朝有立宪的选项,因为对皇帝来说,宪政不过是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江山还是我家的,吃喝待遇不少我的。而对于现在的寡头制来说,他们没有这种退出的机制,又担心被清算,被动就被动在这里。蔡霞呼吁朝野双方找共识,不要把彼此都逼到墙角里去。这个呼吁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只是,谁拿得出可行的办法来呢?吴思算了笔账:如果以中等贪腐的程度来推算,即贪污的比例占GDP的5%。那么这十年来,贪污的总额大约在10万亿左右。如果贪100万就死刑的话,要杀掉的就是1000万人。政改的阻力何在,不言而喻。所以他的主张是用钱来赎买权利、避免流血:“在某个特区设定一套政改的指标,例如乡镇县市等级别的直选,差额选举,政治人物公开竞争,人大代表专职化,司法独立,媒体开放等等。一旦验收达标,该地区就实行特赦。官民的政治经济罪过,无论已发觉未发觉,皆在赦免之列。”

 


说实话我个人,这些钱不要就不要了。但是要说文革不清算、反右不清算、三年大饥荒不清算,那我不能同意。钱可以不要,但几千万条人命啊,也赦免?从规模上、从下作和残忍的程度上,这都是比纳粹搞犹太人更甚十倍的恶行,而且还是自己人搞自己人。这要是也能赦免,中国人和畜生还有什么分别? 

 


扯远了,回到清廷:本来挺好个宪政,皇族内阁一开,知识分子们就闹。在这个博弈过程中,朝廷真的是太笨了。简直就像王小二去当铺赎东西:“我给你八块你把棉坎肩还给我”。老板说“不行,怎么也得给九块五”。王小二就急了,说“这东西本来就是我的,我给你八块你还给脸不要脸?!六块!”老板赔笑说“那就八块吧,八块吧!”王小二说“不行!你气着我了,我现在只想出五块!”老板说“好吧好吧,就依你前次所说,六块。总行了吧?”王小二侃价性起,喊一声“去你妈逼”,就把铺子砸了。大清就这么亡了。 


 


本来,我们是有机会成为英国或日本的。王小二砸了铺子之后,接下来的100年就只剩下唏嘘了……

 


现在这个南周事件,看情形又有要形成王小二赎棉坎肩的意思。知识分子、在校学生、演艺界人士,媒体人士、连媒婆界的乐嘉都出来声援。看现在这架式,如果再拖一个月,把庹老师拉到天河商城立交桥上当众枪毙都不一定能摆平。一旦进入街头阶段,谁都控制不住,可能的走向无非这么两种: 


1、强力镇压,回到24年前重头来过  


2、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真的就那啥了…… 

 


说实话两种结局都不是我想要的。各位,真的准备好了吗?别看微博上满眼都是。昨天我们大学同学吃饭,除我之外的七个人,只有一个人知道南周这个事情。当年LXB获奖,我在办公室里大吼一声。办公室里十几个人齐声问:“LXB是谁?”  


微博上天天谈民主的朋友们,有几个知道多数决定制和比例代表制?更别说什么顿特公式和族普最大余数法这些劳什子了。选举的技术缺乏虽然是个大问题,倒并不难解决。真正难的是城市经过这几十年的商品房小区改造,以前基于单位大院和街坊邻居的熟人社会被彻底摧毁,可是小区自治又没搞起来,套用帕特南的术语:社会资本严重匮乏。说城市是原子化社会,当不为过。满眼都是陌生人。更糟糕的是,记得那个用U型车锁砸人脑袋的蔡洋么?两个亿的农民工在城市里游荡。法国大革命,好歹还能弄个议会出来,那是因为吉伦特这些第三等级上层本来就有各种各样的行会,而下层的雅格宾派也早就在全法国整了13000个宪政之友俱乐部,组织化已经预先完成。我们呢?我们只有秋风老师的新儒家,再数下来大概就是铅笔社了。这么看下来,张宏良老师胜算很大呀! 

 


正是基于以上种种,我对南周诸公的建议是,聚焦于一点:驱庹,不知有它。当然,“我们遵守党管媒体的原则”这种话也不要直接说出来。拐着弯把意思表达出来就行了。直接说,真的很蠢。把自己的回旋余地弄小了,还丧失了偏右的朋友们的支持,何必呢?谈判很像女人勾引男人。胸罩露出个蕾丝边和一小截肩带,效果就很好。你现在把丁字裤套在牛仔裤外面,哪还有什么情趣了呢?

 


共党那头,颟顸不可理喻。也正是因为这个,避免把事情滑向王小二赎棉坎肩的模式,也就成了南周诸公的责任。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咬定一个诉求,出价不要变来变去。不管你们愿意不愿意,一场社会运动已经掀起。如果你们的诉求不清晰,传播的成本就大。阵仗弄大了,还容易枝蔓丛生,失去控制。

 


关于社会运动,查尔斯·蒂利在技术上给出了三条非常重要的建议:首先,是不间断和有组织地向目标人群或当局公开提出群体性诉求。既然称为运动,“不间断”和“有组织”是必不可少之两个行为特征,是重中之重;其次,既然是不断的重复,那就需要有一套“常备剧目”,如组织协会或联盟、游行、集会、示威、请愿、公开声明、小册子等。花样常翻常新,一是效果不容易累加,二是外人会产生识别困惑;最后,参与者要在四个方面表现出一致性:价值、统一、规模,以及成员间彼此承担义务,即WUNC(worthiness/unity/number/commitment)。 

 


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诉求,以上三条就根本谈不上了。 

 


从第二条常备剧目出发,同时也是希望对成员间承担义务有所益助,我决定开个淘定店,卖自己一篇文章的阅读权,每人只许买一次,价格1元。我现在就可以告诉大家文章的内容。只有两个字:“谢谢”。注意,这不是送饭,因为还没人被开除呢。我主要是想看看有多少人愿意以这种方式表达支持。这笔钱,不管多少,我都会送给南周编委会由其任意支配。总是要花钱的吧?买个盒饭什么的。如果南周编委会拒绝接受这笔钱,那就自动转为“媒体人公益基金”,专门用于救助受迫害或生活陷于困窘的记者。我在新浪、网易、腾迅、南都和东早各找一个媒体人成立委员会,把钱交给他们,就没我啥事儿了。不许给纪许光,我就这一条要求。 加拿大 51网


 


这笔钱会是多少呢?


作者: zzz132    时间: 2013-1-8 20:27

看第二段就知道,江派的人来了
作者: chris_cao    时间: 2013-1-8 20:35

想象的太复杂了一点。共党没有不敢做的。只有我们想不到
作者: allcatzoo    时间: 2013-1-8 20:47

个人认为比较客观。2012年的是宫殿大剧,2013年可能是街头杂耍。不管喜不喜欢,大幕已拉开。
作者: telos    时间: 2013-1-8 20:54

关于社会运动,查尔斯·蒂利在技术上给出了三条非常重要的建议:首先,是不间断和有组织地向目标人群或当局公开提出群体性诉求。既然称为运动,“不间断”和“有组织”是必不可少之两个行为特征,是重中之重;其次,既然是不断的重复,那就需要有一套“常备剧目”,如组织协会或联盟、游行、集会、示威、请愿、公开声明、小册子等。花样常翻常新,一是效果不容易累加,二是外人会产生识别困惑;最后,参与者要在四个方面表现出一致性:价值、统一、规模,以及成员间彼此承担义务,即WUNC(worthiness/unity/number/commitment)。  


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诉求,以上三条就根本谈不上了。
作者: karlmax    时间: 2013-1-8 21:41

很牛逼的文章啊,水平远超一般的公知

此公应该走向前台,登高一呼才是!
作者: 大野草泽    时间: 2013-1-8 21:42     标题: 你想有组织共党就翻脸

最后一段,如果有组织的为,共党铁定动手,你准备好流血了吗?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3-1-8 21:57

楼主邪说耳。
首先,说清末。
清朝之灭亡,其实也没办法避免。中国之坏,并不出在清亡,这个哪儿有不亡的?土耳其、俄国、日本、德国、奥地利、法国,等等等等,王朝都亡了。(日本亡的是幕府,其它亡的都是王朝;因为日本幕府掌权,是实际上的世袭王朝)乃至于英国,国王也是脑袋搬家。
偏偏中国不许亡?哪有这个道理?

中国之坏,坏在北洋解体上。如果北洋政府搞下去,终究可以宪政,也可以免去很多枝节。而北洋解体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袁世凯脑子不清楚,非要称帝。
(这个跟帝制是否合乎时宜无关,只跟脑子不清楚有关。曹操在日,帝制无疑是合乎时宜的,但曹操仍然不敢称帝。)

其次,说现在。
现在到底怎么回事,谁也不知道。
作者自以为聪明,其实事情都不是从聪明上来的。苏联解体,所谓《1999不战而胜》是最接近的预测,但也晚了10年;茉莉花革命,半年以前都没一个人能预料出来。
作者之聪明,无外乎是见到事情不成,就先泼脏水。这种事,不成的可能性总是远比成的可能性大。成只需要一次,也只可能一次,剩下的全是不成。就像中国地震局预报”近期无破坏性地震“一样,十有八九,总是准得狠。但跟胡说,又有什么区别?
作者: adult_1    时间: 2013-1-8 22:01

怎么煽动民众,尤其是农民?就现在这些只认钱的暴民们?不土改是没人跟你走的,问题是能提出土改杀土豪劣绅的也就是薄熙来、毛泽东式的贾似道式的人物,在台下,哄人们跟着他们打,到了台上,跟着的人转眼就变炮灰了,然后,接着挥霍另一个一百年?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3-1-8 22:07

再说清朝。
洋务运动为什么相对失败,明治维新为什么成功?
这跟明治维新有宪政之类,是没啥关系的。日本的政治之坏,直到美军占领,才算扭转。
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王朝是旧的,官吏也是旧的,他们自然不肯狠心办事;明治维新的成功,在于王朝名义上是旧的,但实际上是新的,官吏也是新的。历经流血,才换新的。(倒幕战争,西南战争等等)
清王朝既然输了洋务运动,肯定还是会输立宪。这没什么可想的。
很多人的逻辑是:
清王朝如果立宪,那就一定是真的;
别的国家或时代,如果贸然民主化,那一定是假的。就算给你一部宪法,也是废纸或者差不多废纸。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不用远了,咱们北边这个俄国,民主化就很不彻底。
其实,如果说民主宪政可能有假,到了清廷手里,那肯定最假。如果这点道理再想不明白......
作者: liang0124    时间: 2013-1-8 22:11

有见地!!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3-1-8 22:11

具体到当下形势。那跟清末当然是不一样的。
清末有孙中山的武装团体,现在有么?

要说”稍安勿躁“之类的话,当然也没什么错。但是为了给自己的意见找历史依据,胡说历史,就一点意思也没有了。
作者: =Era=    时间: 2013-1-8 22:13

个人感觉,南周获胜的胜算很大
作者: jky25024    时间: 2013-1-8 22:29

问题是南周似乎妥协了,现在就剩安抚一下员工了。tg在这方面还是做的很好滴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3-1-8 22:37     标题: 回复 14# jky25024 的帖子

妥协很正常。
不妥协,失败也很正常。
唯独1楼文章那种见解,属于胡说历史。

再举一个例子:
以美国之强,其国家战略,至少在冷战时期,也是基于”同归于尽“的。苏联敢进攻,美国就首先使用核武器。结果当然是同归于尽。
而大哲学家罗素(此人其实挺好,除了这个地方)却认为:如果打核战,则世界毁灭;如果向苏联投降,则自由尚有复苏的那一天。所以,核战不如投降。
人类如果照此思路行事,岂能有好下场?

人生在世,除非你是总统总理之类的大人物(还不能是林肯、肯尼迪);否则谁要杀你,你也跑不了。而能自立于世的真正原因,只是”同归于尽“。
只要能同归于尽,你一般就无须投降。否则的话,哪个人稍威胁你一下,你就投降,那投降也投不过来吧?
仅此而已。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3-1-8 22:45

妥协是很正常的事。
妥协的正当原因可以是:
第一、对手太强;
第二、对手还没坏到必须与之彻底决裂的地步。
这两条原因,又互相影响。例如,如果对手很弱,随便斗争一下就肯定能赢,那么也就不需要对手太坏,只要我们算一下斗争成本,不吃亏即可。如果对手很强,我们就要多掂量一下了。

但是,1楼作者之类人等的思路却是:除非万无一失,否则必须妥协。
这怎么可能?
在冷战时期,以美国之强,它的对苏策略,也只能基于同归于尽。
他以为他是上帝?
作者: zhengleione    时间: 2013-1-8 23:10

楼主还是多看看书,不要强不知以为知,清朝怎么亡的内外因现在的史料还是很清楚的
作者: 孤帆沧海    时间: 2013-1-9 02:17

个人认为比较客观。2012年的是宫殿大剧,2013年可能是街头杂耍。不管喜不喜欢,大幕已拉开。
作者: 闲灵云    时间: 2013-1-9 11:00

非常赞成,控制住诉求.
作者: xopm    时间: 2013-1-10 22:54

肉唐僧的见识不差,就是写文章时有点爱卖弄。
作者: fion.wang    时间: 2013-1-10 23:28

很认同楼主的看法
作者: 源點    时间: 2013-1-10 23:42

几位的观点值得咀嚼。
作者: armstrong001    时间: 2013-1-11 01:47

民众的觉醒最重要。
一群浑噩的大众,就算出个呕心沥血的天人,得到的不外乎独裁、暴政。
如今教育的普及是前朝历代以来规模最大的,还有信息巨量的互联网的交互,心里总感觉整个社会象一坛发酵中的米酒,慢慢地发生着变化,药引已经下了,大家都在等着开坛的那一刻。
会来的终会来的。
作者: 大大白兔    时间: 2013-1-11 10:42

媒体人还是有那么一些人是有良知的
作者: 九阿哥    时间: 2013-1-11 13:17

这帖子文章我早几日看过了,觉得很精彩,现在nk一来简直就成经典了,看这种回帖是一种享受,本来觉得笔者肉唐僧说得的很不错,可是一看nk的回帖,又觉得很有道理。
看了肉唐僧的文章,觉得好看,于是又去他的博客看了看,只有11篇文章,都写得不错,尤其是关于卖淫非罪化那一篇。感觉就像看叶子风的文章一样,看得很爽。
nk一直是我很佩服的人,有见识,思路敏捷,说理清晰,条理分明。尤其是他的宗教问题上的看法,虽然无缘得见系统地论述但看点点滴滴的回复都能让我频频点头。当然在方舟子问题上nk还是令人费解地蹊跷地犯了一回傻的。
作者: 荆楚    时间: 2013-1-11 13:35

写得深邃剀切
作者: free.tiger    时间: 2013-1-11 13:48

作者分析的有点意思
不过还是专注于现象了,那么为什么江下台后反而幕后独裁了呢?
具体请看:
https://cmule.net/viewthread.php?tid=387378
作者: unsee    时间: 2013-1-11 22:29

引用:
原帖由 nkpoper 于 2013-1-8 22:11 发表
具体到当下形势。那跟清末当然是不一样的。
清末有孙中山的武装团体,现在有么?

要说”稍安勿躁“之类的话,当然也没什么错。但是为了给自己的意见找历史依据,胡说历史,就一点意思也没有了。


平心而论,孙的武装团体也只是搞搞而已,很难成就大事。中山陵的纪念堂里有记录的,搞了十几次起义,死了不少人,唯一成功的就是武昌起义,但这次起义成功和孙文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大炮无非名声响亮一些,后来的继承者又比较争气,所以大炮挣了不少名气。

事实上,我觉得作者说的还是比较中肯的,现在的形式和晚清还是比较像的。武昌起义是得到了新军的支持,这是关键。新军吸纳了不少落魄的知识分子,这一点和现在鼓励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去军队当兵很相似,由这一点联想一下,恐怕难以否认有没有武装团体只是时间问题,而不是决定局面发展方向的关键

作者: unsee    时间: 2013-1-11 23:01

引用:
原帖由 nkpoper 于 2013-1-8 21:57 发表
楼主邪说耳。
首先,说清末。
清朝之灭亡,其实也没办法避免。中国之坏,并不出在清亡,这个哪儿有不亡的?土耳其、俄国、日本、德国、奥地利、法国,等等等等,王朝都亡了。(日本亡的是幕府,其它亡的都是王朝; ...


我不这么认为,中国之坏与清亡其实还是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清不亡,至少还有一个名义上统一的中央存在,无非是中央和地方讨价还价,借着正统的名义拉一派打一派而已;这个政府亡了,各方势力相差不多,结果就变成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各有一套理论,各有一套体系,各有一帮势力,结果只能是四分五裂。我觉得慈禧的执政能力还是很强的,天平天国之后国内局面已经逐步转变成了地方强中央弱,她把握住这一点居中驾驭,结果还是差强人意。慈禧死后,载沣年轻气盛,以为有兵在万事无忧,结果一下就被人掀了桌子。
   如果这时候东亚还是一个封闭体,无非又是一场三国游戏而已。但是在那个时代,国际局势决定了国内政治已经不能够完全由中国人自己来掌控了:日本在一旁虎视眈眈,德国又想在亚洲拉一个帮手,英国还是玩两面手法控制局面,老毛子自然也不甘落后,结果可想而知了。
   另外一方面,国内势力都没有自己成套体系,无论是组织体系还是理论体系都没有,包括孙文,他的理论体系也很粗糙,更不用说组织体系了。有的向往法式共和,有的喜欢美式三权分立,有的怀念皇帝统治,但谁都没有准备好,也就没办法确定国家以后的如何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获得了政权,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可以这么下结论:清朝在最不该亡的时候亡了,固然是自己作死,但也不能不叹息给中国带来的苦难。

[ 本帖最后由 unsee 于 2013-1-11 23:05 编辑 ]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3-1-12 01:25     标题: 回复 28# unsee 的帖子

天下大乱,非一朝一夕之功。
就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索当然是王储被刺,但是此前的屡次危机,也绝不可少。不然也只是刺死王储而已。
武昌起义本身和孙文关系或许不大,但是此前、此后的起义很多,多少还是有关系的。

[ 本帖最后由 nkpoper 于 2013-1-12 01:28 编辑 ]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3-1-12 01:30     标题: 回复 29# unsee 的帖子

清朝早就该亡,越早越好。
如果早亡,如日本之推翻幕府,自有好处。
如果晚亡,有帝俄当先例。
清朝亡得比帝俄早,民国尚且有38年。
帝俄亡得更晚,一年之内布尔什维克即上台。
作者: antonio_zhang    时间: 2013-1-12 11: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angfusen407    时间: 2013-1-12 18:52

在为江歌功颂德?
作者: unsee    时间: 2013-1-13 22:07

引用:
原帖由 nkpoper 于 2013-1-12 01:30 发表
清朝早就该亡,越早越好。
如果早亡,如日本之推翻幕府,自有好处。
如果晚亡,有帝俄当先例。
清朝亡得比帝俄早,民国尚且有38年。
帝俄亡得更晚,一年之内布尔什维克即上台。


    我更希望无论是崇祯还是李自成都争点气,不要让满清入关,如此一来汉人的政权自然不用时刻防着汉人造反,也许中国开化的更早一些,与西方接轨更快一些,但是历史没办法改变,除了穿越。
   阉割的历史掩盖太多的无奈,明朝的中国人可以到南洋马六甲去做生意,到了清代,只能在广州等着洋人上门来做生意,原因是海商的装备太差打不过荷兰人的海盗船。海商的装备差,不是因为没钱,而是满清朝廷不允许携带太多的火药,火炮规格严格限制,数量规定大船才能一船两门——不懂海战如我辈,也知道这样装备,遇到海盗还不如直接把火炮推倒海里,船还能跑得快点。限制火药和火炮,是因为有传说南洋有反清复明的基地,满清害怕有人乘机接济他们。如果不让海商打海盗,大力发展海军也不错,但是满清水师连海盗也打不过,只能招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传奇式的中国海盗收拾起洋鬼子来可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张保仔不是个传说。封闭的结果是有了自我吹嘘的乾隆盛世,然后就是鸦片战争,前后不过50年。搞笑的是所谓盛世,国家每年财政收入的一多半来自于农业赋税,换句话说,还是在靠天吃饭。


[ 本帖最后由 unsee 于 2013-1-13 22:19 编辑 ]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