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张国焘晚年贫病交加冻死异国他乡【恐惧贫穷,使得人人掌权后都想疯狂贪腐】 [打印本页]

作者: bj88488848    时间: 2012-12-30 22:11     标题: 张国焘晚年贫病交加冻死异国他乡【恐惧贫穷,使得人人掌权后都想疯狂贪腐】


张国焘晚年生活:贫病交加冻死异国他乡



2012年12月30日10:10人民网[微博]王学亮我要评论(133)

字号:T|T


[导读]当处于事业巅峰时期的张国焘率10万兵强马壮的红四方面军将士转战川陕,他绝对不会想到自己的晚年穷困潦倒甚至四处乞求救济,也不会料到自己死后子女竟出不起丧葬费。





转播到腾讯微博
张国焘的晚年生活:贫病交加冻死异国他乡


长征中的毛泽东与张国焘


被国民党遗忘的张国焘辗转至香港


1948年底,蒋氏政权大势已去,国民党许多高官显要纷纷逃到台湾。张国焘慌忙把《创进》停刊,携带全家逃到了台北。


张国焘携家眷逃台后,举目无亲,一切都只能靠自己了。当时正是冬天,他急于找地方将全家安顿下来,奔波数日,才终于在台北租到了一栋房子。


张国焘想继续为国民党效力,可一年过去了,国民党既没有给他安排“工作”,也没有过问他的生活。尽管他念念不忘自己是“国民党六届中央委员”,但国民党却似乎将他遗忘了。


不久,他住地一带的房子由行政院批示,被改作东南行政长官公署,强行征收。潦倒的张国焘深知“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好于迁移台湾的第二个冬天,再次带着全家迁移了。这一次他的目的地是香港。


1949年冬,张国焘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子离开台北,来到了香港。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张国焘已在香港安顿下来。他每天没什么事,便订了几份报纸,专门研究战争的前景问题,有时也就此写点评论寄给小报,赚点零钱花。随着战争的继续,黄金价格一路飞涨。于是他以全部家当5000美金作押,在金融市场上干起了“炒黄金”的生意。


不出张国焘所料,黄金价格一直持续走高。但是突然黄金一夜之间价格大跌,等张国焘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已是跌得惨不忍睹了。


祸不单行,张国焘的妻子杨子烈一天上街买菜时,不幸跌倒,摔断了臀盘骨,成了跛子,行动很不便。接连的打击,使张国焘处境极为困窘,经济与精神上的压力,令他一下子老了许多。


在香港,张国焘为了自己的安全,采取了“超然”的政治态度,与国、共两党都保持着相当的距离,专与中间派人士来往。张国焘与同在港的原国民党桂系要人程思远来往密切,似乎对自己的过去有所省悟。


1951年,青年党领导人谢澄平与程思远几经交换意见,决定组织一个定期座谈会。不久,原国民党要人张发奎、顾孟余邀张国焘出任新创办的反蒋刊物《中国之声》的社长,张国焘也发表过反蒋的文章。1952年10月10日,由张发奎、顾孟余积极筹备的“自由民主战斗同盟”正式宣告成立。但好景不长,“战盟”成立不久即发生分裂,张国焘的《中国之声》社长一职也被张发奎派其亲信林伯雅接收。眼看积蓄日渐减少,张国焘夫妇很是焦虑。


张国焘流露出回大陆的意愿


当张国焘在生活上处处不如意的时候,新中国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领导下却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看看自己穷困潦倒的生活,张国焘萌发了回归大陆的念头。


1953年春的一天,当时正在新华社香港分社负责新闻工作的金尧如接到一个姓陈的打来的电话。陈先生在香港出版界工作,据说是陈独秀的儿子。


在双方约见时,陈先生慎重而认真地说:“张国焘伯伯最近几次同我谈起,说他看到中国共产党解放了祖国大陆,心里也很振奋。他现在闲居在香港,很想回北京去,重新回到党的领导下,为党和人民做一点建设工作。我告诉他,我认识新华社的金先生,他很高兴,要我请教请教你,有没有可能回北京向毛泽东主席反映一下他的愿望。”


金尧如回到分社后,向社长黄作梅如实汇报。黄作梅同意向北京反映。张国焘连夜写了一封信给毛泽东。信是开口的,以示转信人也可启看。取出信来一看,抬头写的是“毛泽东主席并刘少奇书记、周恩来总理”。信写得不长,大意是:在你们和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立新中国的胜利,我感到极大的鼓舞和深刻的愧疚。经过这两三年的思考,我决心回到党的身边,在你们的领导下,为党和人民事业尽我一点绵薄之力,鞠躬尽瘁……


两三个星期后,刘少奇以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名义传下话来:张国焘愿意回来是可以的,中央是欢迎的。但是,他必须首先写一个报告给中央,深刻检讨他在历史上坚持自己的错误路线,提出改过自新的保证,以表示自己的决心。


金尧如当即电约陈先生,如实转告刘少奇的话。第二天,陈先生打电话给金尧如说:“张伯伯这几天身体不太好,他说这件事且搁一搁,慢慢再说吧。他要我谢谢你们。”


穷困潦倒四处乞求救济


1953年初夏的一天,正在为生计发愁的张国焘,突然遇到了一件让他高兴不已的事。美国中央情报局通过美国亚洲研究中心找到了他,向他了解有关中国党政领导人的情况。美方希望通过了解中共党政领导人的过去、性格、爱好、交往,推测出其在党和政府中的地位、关系,以至未来的内外政策。张国焘与建国后任领导职务的绝大多数高级干部都有过接触,甚至长期共事,掌握着普通人无法了解的情况。


虽然张国焘脱离共产党之后,已经过去了15年,但美国人自有美国人的想法,他们希望通过了解中共党政领导人的过去,借以推测出这些人的现在和未来。美国人并未费很多周折便取得了张国焘的配合。


从1953年7月起,美国中央情报局派其驻港负责人,先后20多次拜访张国焘,希望了解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共要人的情况。对于美国人的要求,张国焘总是尽己所知以满足他们。这样,张国焘从美国人那里也讨到了一些报酬,使自己经济窘迫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后,张国焘注意到国内形势宽松了许多,一直寄人篱下感到日子不好过的他,又萌生了回国的念头。他通过各种渠道,向中共中央转达了自己的请求。不久,中国共产党来人了,告诉他:回去可以,但前提条件是承认错误。他虽早已料到有这样的条件,但对方真的提出来时,他又犹豫了。他考虑再三,最后拿定主意不回去了。


1958年,中国大陆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在香港的张国焘再次受到鼓舞,又萌发与中国政府建立联系的打算。当年10月,他托人向政府表示,愿为中国政府做点事,并要求给他以生活补助。此要求作为内部情况简报,以《关于张国焘最近情况简报》的形式呈送毛泽东后,毛泽东在上面批道:“应劝张国焘割断他同美国人的关系。如能做到这点,可考虑给以个人生活方面的补助。”但从事情发展的结果看,张国焘没有接受毛泽东的建议。


1961年前后,美国堪萨斯大学派人找到张国焘,希望他能写写回忆录。从此,他积极投入回忆录的写作之中。在花费了4年时间后,终于写成了《我的回忆》共三册,约100万字。在这4年期间,堪萨斯大学每月仅给他2000港币作为研究费用,所得到的却是他用心血写成的著作的英文版权。这样,实际上等到张国焘交稿时,全部费用已经所剩无几。直到香港《明报》月刊取得该书的中文版权后,他才得到一笔数量可观的报酬。


远走加拿大 曾获蒋经国资助


1968年,中国“文化大革命”波及到了香港。这使张国焘甚为惊慌,为了保险起见,他决定和妻子远走高飞,去一个陌生的国度——加拿大,投奔大儿子海威。


张国焘、杨子烈来到了加拿大华裔较多的多伦多。张国焘的长子张海威此时正在多伦多教数学,二儿子张湘楚在纽约当医生,三儿子张渝川在多伦多当工程师。张国焘夫妇到达多伦多后,与大儿子一家同住。但到多伦多不久,他和杨子烈发现大儿子的收入养活一家老小有些困难,便搬出了儿子家,住进免费的养老院。加拿大法律规定,65岁以上的老人即可接受政府福利救济。这样他们每月领到的养老金足够生活,有时还可到中国餐馆小酌一顿。


1976年的一天,79岁的张国焘突然中风,右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杨子烈也已年逾七旬,腿还有残疾,无力照料张国焘。张国焘只得申请住进老人病院。老人病院地处多伦多郊区,因为是官办的慈善机构,所以条件很差。


中风后张国焘行动不便,说话困难,发音不清楚,耳朵也不怎么管用,每日只能坐在轮椅上在室内活动。张国焘清楚,自己的日子已不多了。


张国焘后来病重,便与杨子烈商量解决贫病交加的办法。杨子烈想起了一个人,便提醒说他当年到武汉向国民党政府投降时,热情接待他的是萍乡同乡、时任武汉市警察局局长的蔡孟坚。张国焘与蔡孟坚交往多年,颇为投缘。蔡孟坚现在就在美国,杨子烈认为可以请他帮忙。张国焘认为妻子的话有道理,就嘱咐她和蔡孟坚联系。


蔡孟坚见到杨子烈后,问张国焘认识当今哪位台湾政要。杨子烈说当年在香港时,台湾当局曾派担任“外交部长”的黄少谷赴港访问张国焘。蔡孟坚说:张国焘任中共驻莫斯科首席代表时,王明曾将蒋经国打成托派,被判流放。是张国焘向俄共极力交涉,才改为准许蒋经国到列宁格勒军事学院旁听,后又争取蒋经国去工厂做工,使蒋经国免去了流放之苦。在重庆时,蒋经国曾与蔡孟坚一道探望过张国焘,二人无话不谈。张国焘对蒋经国有旧恩,此时应当求助于他。杨子烈表示同意。


蔡孟坚遂致电台湾的黄少谷,告知张国焘在加拿大的窘境,说张国焘若病死、饿死在加拿大,则对张国焘本人及台湾均为一大讽刺。蔡孟坚请黄少谷将此情转告时任台湾“行政院长”的蒋经国。蒋经国闻讯后想起张国焘的旧恩,唏嘘不已,请蔡孟坚捎钱给张国焘。不久,黄少谷的女婿、台湾驻纽约“总领事”夏功权便告知蔡孟坚,请他把蒋经国的1万美金支票转交给张国焘作医药费。蔡孟坚立即飞赴加拿大,将支票交与杨子烈。


贫病交加冻死在异国他乡


1979年11月26日,是张国焘的82岁生日。三个儿子将他从老人病院接到大儿子张海威的家中,天伦之乐使张国焘的心情好转起来,不愿再回到严寒难忍的老人病院。但不回老人病院又能去哪里?三个儿子都是勉强度日,再养活张国焘就更拮据,张国焘只能再回到他不愿去住的老人病院,当张国焘离开家时,杨子烈为他准备了几床毛毯,以抵挡严寒的侵袭。


1979年冬天的加拿大异常寒冷,大雪连绵不断。12月2日夜,病床上的张国焘翻身时把被子与毛毯弄到了地上,数次按铃叫护士却无反应。3日凌晨5时,张国焘已处于弥留之际。当亲人赶到老人病院时,张国焘已去世多时。


当处于事业巅峰时期的张国焘率10万兵强马壮的红四方面军将士转战川陕,觑视前来与四方面军会师的毛泽东率领的一万多中央红军时,他绝对不会想到自己的晚年是这个样子,不会料到自己死后子女竟出不起丧葬费。张国焘三个儿子都有家小,无力分摊全部丧葬费,杨子烈只有告知蔡孟坚。蔡孟坚通过黄少谷转告了蒋经国。几天后,国民党中央秘书长蒋彦士电汇蔡孟坚3500美元,用于处理张国焘的后事。1979年12月5日,张国焘被安葬在多伦多的一个公墓中。


作者: bj88488848    时间: 2012-12-30 22:12

热门帖子 帖子加载中....
腾讯盐城市网友 布衣(Q一生) 11小时前如果不在外国,他早就死了。

回复反对[0]已支持[971]腾讯网友 /dog绝对零度 11小时前这片文章的结尾很不可信,文中说张国焘的长子张海威此时正在多伦多教数学,二儿子张湘楚在纽约当医生,三儿子张渝川在多伦多当工程师。这样的三个儿子竟然掏不起丧葬费,我觉得很可笑,真是弄不清楚张国焘到底要怎么样风光厚葬,或者地广人稀的加拿大墓地得有多贵,才能让这样的三个儿子都掏不起钱。并且医生是美国收入最高的行业之一,工程师和老师在欧美国家也是中产。撇开政治立场,这片文章的结论很不可思议。

回复反对[0]支持[745]腾讯佛山市网友 格陵兰の雪 11小时前张国焘的下场比起彭德怀·贺龙·林彪来说要好很多了~~如果在中国他能够活得过60岁都算他本事大

回复反对[0]支持[485]腾讯网友 相信自己 11小时前没有看见他乞讨求生啊,日子过得是拮据但还没到需要乞讨的地步。他在加拿大生病蒋经国给他一万美金,他的孩子赚的不够多所以他住到了老人院病房,后来护士看护不得力因此他才去世。他去世了,丧葬费是蒋经国出的。可是文章里的小标题取的也太奇怪了,好像照成他一生坎坷的所有错误都是因为国民党,好囧。

回复反对[0]支持[425]腾讯网友 ZT 11小时前人家在加拿大好歹活到了1979年,没挨批斗,没挨喷气式,在大陆能逃得过吗?

回复反对[0]支持[341]腾讯广元市网友 大长今 9小时前盐城市 布衣(Q一生) 1
如果不在外国,他早就死了。
并且死得很残,三个儿子最多能到工厂当个工人,还可能因父亲的反革命罪被流放连个媳妇都娶不上,或许也被批斗死了。

回复反对[0]支持[305]腾讯郑州市网友 笨蜗牛 11小时前张国焘虽然不是什么好鸟,但选择不会来是正确的,否则下场和张闻天一样。

回复反对[0]支持[169]腾讯网友 孙老师 10小时前张国焘得以善终,比某些人强得多。

回复反对[0]支持[163]腾讯海口市网友 土改队员 11小时前陵水南湾猴岛的猴王被撸下后,总是孤独的凄凉地呆在一边,有时还受小猴的欺负,他的死肯定比张还惨,因为他老婆孩子都不认了!

回复反对[0]支持[141]腾讯网友 咖喱 11小时前小便 你以为在中国吗 加拿大没这事 你自己补补历史

回复反对[0]支持[135]
最新帖子 帖子加载中....
腾讯合肥市网友 教授 9分钟前这篇文章是八十年代初就发表过的,就连带有讽刺嘲笑意味的标题几乎都一模一样。时隔多年,此作者又来炒冷饭,难道就是想挣点稿费吗?就不怕原作者告你抄袭吗?你没有权利对张国焘脱共的行为进行指责和冷嘲热讽,因为事实证明他本人的选择是正确的:张闻天刘少奇高岗饶漱石彭德怀林彪陈毅贺龙等等人的悲惨下场还不能说明一切吗?建议大家读读张国焘写的回忆录,了解实情的来龙去脉。

回复反对[0]支持[0]腾讯网友 wj 14分钟前盐城市 布衣(Q一生) 1
如果不在外国,他早就死了。

广元市 大长今 2
并且死得很残,三个儿子最多能到工厂当个工人,还可能因父亲的反革命罪被流放连个媳妇都娶不上,或许也被批斗死了。
错了,他这样没有危胁的阶下囚是最安全的,是体现大度的最好典型,溥仪就是最好的例子,挨整的都是掌实权的

回复反对[0]支持[0]腾讯厦门市网友 天涯海角 27分钟前黑龙江省 时代交响曲 1
他差一点把红军领导绝路上去了,这样的人没意思的!

建设 2
唉,可惜就差了这一关键的一点

荆门市 轉裑哋微笑 3
顶2楼。

淮南市 @阳光de微笑$ 4
真的领导上绝路,现在的生活可能会更好些

沈阳市 魔法师法柯 5
唉!可惜了,就差这一步,真讨厌呆在天朝的日子
顶2楼

回复反对[0]支持[0]腾讯网友 精彩自信 28分钟前宁波市 汪洋 1
蒋经国知恩图报,一般官大到一定程度很少有人做到。
毛泽东的红军逃亡到川北,部队和给养所生无几,要是没有张国焘部队的接应早完了,再到后来没有刘志丹的接应,红军就没有立足之地,张国焘在陕北被整相当于文革那种整法不能不走,信仰是为政治服务的,要辩证的看待一个人

回复反对[0]支持[0]腾讯网友 精彩自信 38分钟前历史是胜利者写的,胜者王侯败者贼

回复反对[0]支持[0]腾讯石家庄市网友 快乐逍遥帝≈ 41分钟前zheng 1
张国焘能在香港一直相安无事,其实正说明毛的大度。

北京市 北京福源钢铁 2
大个球,香港那时是英国的管辖地盘。。。

石家庄市 快乐逍遥帝≈ 3
支持1楼的说,你想想看,换作是老蒋,能不派个特务暗杀之么!老毛好在起码是明着来,他说要阳谋。。。还算比较光明正大!暗杀是毛和蒋的个人人品上的区别!虽然我更看好蒋,但也必须说句公道话!

泛蓝阵营 4
好像有位军阀2代在老蒋影响下活到了九十多岁。老毛的手段不是肉体上消灭,而是精神上摧残,你说哪个更恐怖?
当然是精神上更恐怖了。好吧,我不再为魔王辩护了。。。向人民投诚啦,呵呵!

回复反对[0]支持[5]腾讯沈阳市网友 魔法师法柯 49分钟前黑龙江省 时代交响曲 1
他差一点把红军领导绝路上去了,这样的人没意思的!

建设 2
唉,可惜就差了这一关键的一点

荆门市 轉裑哋微笑 3
顶2楼。

淮南市 @阳光de微笑$ 4
真的领导上绝路,现在的生活可能会更好些
唉!可惜了,就差这一步,真讨厌呆在天朝的日子

回复反对[0]支持[3]腾讯宁波市网友 汪洋 59分钟前蒋经国知恩图报,一般官大到一定程度很少有人做到。

回复反对[0]支持[2]腾讯网友 天山隐仕 1小时前比一直在大陆的将军、元帅们长寿啊!

回复反对[0]支持[1]腾讯网友 爱你无悔 1小时前说实话一招棋错

回复反对[0]支持[2]腾讯网友 WGQ 1小时前要是在国内,不要说张国焘没有善终,其子女(要在国内)也没有好果子吃。

回复反对[0]支持[21]腾讯淮南市网友 @阳光de微笑$ 2小时前黑龙江省 时代交响曲 1
他差一点把红军领导绝路上去了,这样的人没意思的!

建设 2
唉,可惜就差了这一关键的一点

荆门市 轉裑哋微笑 3
顶2楼。
真的领导上绝路,现在的生活可能会更好些

回复反对[0]支持[47]腾讯烟台市网友 1823957833忠 2小时前阴差陽错,只小一点。张国涛挺好。

回复反对[0]支持[0]腾讯佛山市网友 丁丁 2小时前1979年美国之音说张是在加拿大多伦多被斧头砍死的.

回复反对[0]支持[0]腾讯网友 高歌 2小时前盐城市 布衣(Q一生) 1
如果不在外国,他早就死了。
原文作者也许是反说话,在讽刺某人吧。

回复反对[0]支持[16]腾讯延边州网友 柠檬之恋 2小时前佛山市 格陵兰の雪 1
张国焘的下场比起彭德怀·贺龙·林彪来说要好很多了~~如果在中国他能够活得过60岁都算他本事大
当年不走,就被老毛抓起来枪毙,极左冒险主义

回复反对[0]支持[25]腾讯宁波市网友 罗姆光电 2小时前黑龙江省 时代交响曲 1
他差一点把红军领导绝路上去了,这样的人没意思的!

建设 2
唉,可惜就差了这一关键的一点

荆门市 轉裑哋微笑 3
顶2楼。
不然我们才是真的幸福

回复反对[0]支持[29]腾讯抚顺市网友 寒露 3小时前佛山市 格陵兰の雪 1
张国焘的下场比起彭德怀·贺龙·林彪来说要好很多了~~如果在中国他能够活得过60岁都算他本事大
他在加拿大活到1979年实属祖上阴德啊,如果他没离开大陆早就挨枪子了,幸运呐!

回复反对[0]支持[13]腾讯网友 SEO 3小时前猪脑,还是只知道转帖的王八蛋,你不知道调查清楚再赚你他妈的稿费?张国焘晚年比你幸福,傻逼!!!!

回复反对[0]支持[44]腾讯网友 洪太 3小时前呼伦贝尔市 中国聋 1
张国焘自弱冠起,就抱着救国救民的理想投身革命,不管他走什么样的道路,最终如何,大家都不应该嘲笑他。

一叶扁舟 2
看了许多评论,还是觉得这一条评论说的真实客观,那些不了解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的人,随口冒泡,却说不出个天南地北上下高低,唉——真不知道该说些啥?任何时候都要有自己的思想和立场,这是建立在长期学习钻研的基础上的积淀。人云亦云往往就是导致貌似聪明的愚蠢。
是啊,一楼说的对极了,而且这根本不是冻死的,本来寿命到了死了却说人家冻死,连捡起毛毯都不可能了其实这个人随时都会死.冻死的意思都不清楚还乱用冻死.作者真是小人心理.
作者: ttinfo209    时间: 2012-12-30 22:30

文章有疑点,虽然教师职业工资不算高,但起码还不至于如此拮据吧?
那当工程师的儿子也不会比教师差吧?那当医生的,这在西方社会怎么都是中产以上的职业,谁都知道西方医生难学难考但收入不菲?!

后面蒋经国汇出的1w美元,在近乎40年前的今天,1w美元是什么概念?呵呵,那时候美元的购买力哪位可以给不知道的童鞋 扫盲一下?

当然了,张国焘至死都后悔当年要是野心点,直接黑手段吃掉毛周部队的高管,那中国的历史又将改写了!
作者: nukexj    时间: 2012-12-31 04:00

教授书生误国啊
作者: 轻舞飞扬    时间: 2012-12-31 07:55

看了。
作者: chengshilaji    时间: 2012-12-31 08:38     标题: 叛d叛g不得好死

苍天啊,大地啊。万恶的加拿大大替俺出了口气啊。。

此段子流言甚广,即揭露了邪路的黑暗凄惨,又幸灾乐祸于不得好死。
然而,事实即如网友的大起底,人家老张在彼岸活的安稳,死的淡然。不知加国与其奋斗的理想国有多少差别呢?
作者: y1232123    时间: 2012-12-31 10:18

文章有漏洞……
作者: qsc12345    时间: 2012-12-31 14:00

人民网咋不把开国十大元帅的下场也来个细节对比呢,侧面反映张还是很睿智的。
作者: qdpan    时间: 2012-12-31 14:12     标题: 【张国焘的晚年】

张1968年来到多伦多时,长子张海威在加拿大多伦多教数学,二儿子张湘楚在美国纽约当医生,三儿子张渝川在加拿大多伦多当工程师。他们虽说不上大款,但晚年生活总还是其乐融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比在大陆被整死的刘少奇,比吞安眠药自杀的老战友陈昌浩,张很幸福。

作者: accessdiver    时间: 2012-12-31 14:20

尼玛! 猫眼上早就证明是谎言了,就一点: 加拿大住宅里都有暖气的,政府规定有最低温度的,温度低了是不许住人的,所以张死也不可能是冻死的.

实在是高级五毛文, 最痛恨这些骗子了!
作者: ttinfo209    时间: 2012-12-31 14:31     标题: 回复 9# qdpan 的帖子

陈昌浩是西路军的统领吧?
看凤凰卫视的资料片,西路军掩护延安主力做出了非常大的牺牲,很惨很惨,幸存者的访谈很感叹!毛集团还不买账哈,很有教育意义啊!
有兴趣的童鞋可以自己搜索相关关键字收看!

[ 本帖最后由 ttinfo209 于 2012-12-31 14:32 编辑 ]
作者: jzh0520    时间: 2012-12-31 16:24

这时候炒陈年冷饭意在警告某些想走邪路的人呐!
作者: ETMUFO    时间: 2012-12-31 16:56

傻B才信的谎言,人家是安度晚年的,加拿大的老人院才不是天朝的敬老院。
作者: 雨中漫步666    时间: 2012-12-31 18:00

       在加拿大的生活绝对不至于这篇文章说的那么不堪!
作者: badbadbad    时间: 2012-12-31 18:06

特别胡扯的结尾,完全是为了诅咒张国焘而撒谎,全然不顾逻辑了。
作者: armstrong001    时间: 2012-12-31 18:41

大家不要说这文章是五毛文,其实这文章写得非常地有水平,只要年用脑去读了,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虽然满篇充斥遗忘、困窘、乞求救济。。。等等词汇,但作者却有非常精确地写明了一些关键:黄金、美元、一万、教师、工程师、养老院。。。。。。看懂的自然就懂了。
作者: bj88488848    时间: 2012-12-31 18:55

我是转帖,不辩真伪的,大家自辩真伪。但是人还是会害怕穷困的,大家说呢?
作者: chengshilaji    时间: 2012-12-31 19:20

张氏早年为北大学子,同时代的毛却在李馆长的安排下作了管理员,每每有学子在图书馆“指点江山”,毛也想插言以显特异之才,然而往往由于艰涩难懂的湘西土话和图书馆管理员身份招来嗤笑且难以有其置喙余地。这实在伤了湖南师范生“毛奇”的自尊和不世之才的傲心。其后其人终身鄙夷厌恶透了夸夸其谈且一肚子秕糠的“砖家叫兽”,数十年后,这位前北大图书管理员让砖家叫兽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吃尽了苦头。

毛的李领导也是张的革命领路人,故张也是“五四”的学生头头。那时候,张可是比毛风光多了。谁曽想,擦肩而过的两个年青人将掀起中国历史的巨滔。

张为匪作歹多年及肃反几年,难以数计的人命丧失其手。况且,tg群里摸爬滚打过来的,哪位又不是两手血淋淋的?
作者: chengshilaji    时间: 2012-12-31 19:41

冷酷无情又视人命为草介的俩个人激烈碰撞。张狼狈的败下阵来,在毛的欺辱,恐吓和连打带撵下,连滚带爬的逃了延安。这正中毛的下怀,在毛的眼中张不过是具政治活死尸(三十多年后,林走了张的老路,不同的是,林死无葬身之地)。周礼送出境张的老婆时,“轻描淡写”的敬告她=彼此要留有余地。。。终张一生,丝毫不敢跃此雷池一步,即使其人跑到了加国出了几本书也是如此。

假如,小六子的土匪爹没有吊死李馆长,毛张的历史是否得从新来过?呵呵,真是造化弄人啊。。。。。。。。。。。。
作者: 4588    时间: 2012-12-31 19:45

张国焘晚年在加拿大养老院病死或因被子毛毯滑落而冻死。这也许是事实。但他的归属比刘少奇,彭德怀,李立山,林彪等等……等等不知好到万倍。他是幸运的,正因为明智才有晚年的幸远。免除了批斗,做牢,鞭打,人格侮辱像畜生一样承受地狱般的折磨。他在另一世界应反省自已所走的人生歧路。他一生做的最正确的事情就是逃离延安。
作者: 闲灵云    时间: 2013-1-4 00:26

加拿大的福利是很好滴,冬天是一定有暖气滴,没暖气光被子不用掉下也早冻死了。如当时在国内早被打死或侮辱下自尽了。写这文章者真正是别有用心滴。
作者: 蒋光头    时间: 2013-1-4 00: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iercel-2008    时间: 2013-1-4 09:24

十个老帅,没几个好下场。。。

老林头、老彭头,都怎么死的?

张国涛结局算不错的了。。

冻死绝对是无鸡之谈。。。
作者: zdszxz2    时间: 2013-1-4 13:43

加拿大养老院冻死人?第二天全世界报纸头版头条,养老院有关责任人肯定刑拘。
作者: ttinfo209    时间: 2013-1-4 14:29

莫言,共军保定某部原图书管理员(时名管谟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重庆黔江57岁的图书管理员焦灵花,获得第三届世界麻将锦标赛冠军。
沈从文,1925年在北京香山慈幼院当图书管理员;
冼星海,1926年在北京大学当图书管理员;
毛泽东、李大钊,都曾在北大图书馆工作过。
还有,江青也是做过图书管理员的。

在武侠科幻的世界里,少林寺藏经阁“图书管理员”扫地僧一出场,便能秒杀顶尖高手;
好莱坞2004年专门出品了一部大片《图书管理员——寻找命运之矛》,电影里的两位图书管理员,尤其是一名“书呆子”管理员,在圣物被恶人攫取之时,凭借学识最终拯救了世界。

图书管理员可是决定了很多人的命运啊!

[ 本帖最后由 ttinfo209 于 2013-1-4 14:32 编辑 ]
作者: cd111    时间: 2013-1-4 17:47

人民网的东西也拿到这里转发?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