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皮书分析,导致居民安全感不足的原因是:社会深度变革和结构转型,导致不确定性增加,风险增多;利益分配深度调整,引发两极分化、分配不公、利益冲突和社会心理失衡;部份收入较低的人群基于对分配不公的敌意,恣意释放这种敌意,引发治安事件增多等。
本台记者接通了江苏扬州市居民李先生的电话,询问他深夜是否敢出去?
李先生说:“深夜一个人出去我们这里还可以,但是如果是女士或者小姑娘就不太安全。如果必带很多钱上街也不安全,因为抢劫的事情时有发生。你去银行提取10万块以上的现金去做公交车,那笔一定要十分小心。”
济南山东大学的退休教授孙文广认为,中国很多地方老百姓的安全感下降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有些下岗或者实业的人由于经济困难,铤而走险;另外一个是,有人因为拆迁或者被公安、国安部门的迫害,要报复社会,前几年就曾出现有人杀害学童来报复社会的事件。”
报导还说,在此次调查中,北京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排名第14名,比去年排名第2,下降了12个名次。北京排名倒退了。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以城市居民的主观感受和心理状态呈现出来,是公共服务需求被满足后的愉悦感与满意感。报导认为,政府机关也应客观看待公众的主观期待,因为他们的这种期待对自身而言也是客观存在的。在公共服务方面,公众对医疗行业改革后一切向钱看的状况尤其不满,孙文广教授说:
“有些患者家属对医生手术不满,甚至动刀子去伤害医生护士。民众对社会缺乏司法公正也非常不满,例如济南就出现民众用花盆砸司法官的事件。”
现在中国大陆贫富两极分化,腐败日益严重,老百姓又没有正常的伸张正义的渠道,孙文广教授说:
“有些老百姓受到冤屈,找当官的报复又找不到人,官员有人保护,有些人就采用报复民众的手段来出气。”
如何提高公众的安全和对公共服务事业的满意度?孙文广教授建议,应该加强社会和公众对官员的监督。另外,中国的政治制度必须改革,让老百姓有权罢免腐败和不称职的官员,这样官员才会对老百姓负责,而不是一味讨好上级领导。
(责任编辑:徐亦扬)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