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谢选骏:中国人何时能建立“国家”
[打印本页]
作者:
菜鸟搬家
时间:
2012-10-6 10:30
标题:
谢选骏:中国人何时能建立“国家”
(博讯北京时间2012年10月05日 来稿)
中国积弱不振的原因,是因为没有一个“国家”,而只有一个“家国”。
所谓国家,就是“国家利益至上的国家”;所谓家国,就是“家族利益至上的国家”;在现代中国,甚至连“党派利益至上的党国”,都还是一个“家国的伪装”。所谓“家国”,不仅有“家国同构”的硬件,还有“家族主义”和“家族利益至上”的软件。
英国人能建立世界帝国并使得英语成为事实上的世界语,也许不是偶然的。这多少得归功于英国人把法国人的“朕即国家”变成了“国王犯有叛国罪”。这比普鲁士人的“国家高于国王”更加激进,“国家高于国王”,这种观点的逻辑延伸必然是国家主权取代统治家族,但还没有把国家元首完全看作是国家利益的工具。
除了国家利益至上,英国的成功多少还得力于英国人的反应迟钝,例如,面对灾难时刻的镇静。远的不说,就说一个近的。
2011年3月11日日本遭到强烈地震袭击,紧接着日本核电厂反应炉心熔毁危机不断升高、连续爆炸,许多地区开始轮流停电,外国人纷纷离开东京,数个欧洲国家也劝告其国民考虑离开日本。美国驻日大使鲁斯说,约有1300名美国人住在灾区的五个县,没有确证的死伤报告。美国也有5万名军方人员驻在日本,他们或其眷属也没有受到严重的伤害。美国并未要在日本的美国公民离开日本,只建议其国民延后做非必要的日本旅行。
日本在地震和海啸中死亡的人数继续上升,警方15日上午说,确证的死亡人数为2414人,失踪人数超过1万5000人。日本放送协会(NHK)报导说,超过45万失去家园的灾民,已住进临时收容所内。
在地震发生后的第四天,日本和国际搜救人员14日配合直升机与警犬,继续在灾区的瓦砾中寻找幸存者,而幸存者严重缺乏食物和饮水,在一栋建筑屋顶上的一群幸存者,写了一个大大的汉字“水”,让救援直升机可以看见。
法国政府14日要其公民离开东京地区数日,因为如果福岛的核子反应炉爆炸,辐射尘可能在数小时内就飘到东京。欧盟驻日代表团的三分之一雇员已经离开。德国大使馆雇员和BMW等数家大公司雇员的眷属都已撤离东京。
和他们都不同,英国人很冷静,认为不会有危险。这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二次大战时为了保住密电码,故意让德国人炸死大批考文垂平民,异曲同工。
在这方面,说英语的美国人显然更为接近英国人,所以美国并未要在日本的美国公民离开日本,只建议其国民延后做非必要的日本旅行。这也和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二次大战时为了保住密电码,故意让日本人偷袭珍珠港,异曲同工。
在这方面,号称不怕死的日本人其实是略有逊色的,难怪他们会和德国人一样战败疆场。德国人、日本人,他们虽有勇气,但不够冷静。
2011年3月15日美联社的新闻报道怀疑,因为害怕核电厂的辐射泄露,日本首相菅直人临阵脱逃了。
福岛第一核电厂再有反应堆氢爆,令全日本都笼罩在核危机阴霾中,外国人已开始陆续撤走,多个欧洲国家都建议当地侨民考虑是否离开东京,法国更直接呼吁侨民离开东京“数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原本在14日再往灾区视察,但突然取消,被质疑跟外国人一样害怕感染辐射。
欧盟驻日本办事处三分一员工已经离开日本。部份德国公司如博世( Bosch)、戴姆勒(Daimler)、宝马( BMW)等驻日机构,亦已将所有外籍职员的家眷及子女送返国。德国驻日大使馆前日提出让外交人员的家眷返国,结果所有人都离开了。
在战争中屡战屡败的的法国,在面临核灾难的时候,在各国中的反应也最大,他们向在日法侨广发电邮,引述日本地震家意见,指东京可能发生七级或以上余震,又呼吁国民,如无必要留在东京,就最好“离开东京数天”,并警告如有反应堆爆炸,洩漏的辐射“数小时内”将飘至东京。触发很多法国人逃离。政府法国石油巨擘 Total已在日本九州福冈市租下一整幢酒店,准备将僱员送往该处。
相对于其他欧洲人,英国人明显冷静得多,并不认为情况很危险。美国亦未有呼吁国民由日本返国,美国驻日大使罗斯( John Roos)只建议侨民“听从日本自卫队方面的指示”,但同时,英国政府也建议国民延迟非必要的访日行程。
外国人怕辐射撤走可以理解,应该带领国民熬过今次灾难的日本首相菅直人,竟有怕死、担心感染辐射之虞。他原本昨日再到灾区视察,但突然取消行程并解释说:“我原本希望可以再到灾区视察,但现在灾情危急,要留在官邸指挥救灾。”但有消息人士指,政府幕僚恐菅直人受辐射感染,故呼吁他不要前往。
和英国人相比,中国人的反应如何呢?
日本旅游厅证实,共有2,500名外国游客在各地震灾区失踪。大地震发生至今,中国驻日本各总领事馆及各地政府,都加紧点算在日的中国人下落。浙江省温州市政府昨日称,约有100名研修生在宫城县石卷市失去联络;有10多名中国女工,则在宫城县柴田郡下落不明;岩手县大船渡市亦有 40名中国研修生与外界失去联繫。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及驻新潟总领事馆已派出三个工作组,分别前往宫城、福岛和茨城寻找失联络人士,驻札幌总领事馆的工作组亦正前往岩手途中。
而台湾的外交部则统计,全日本有5,450名台湾留学生,有1,614人失去联络。宫城县东北大学是地震灾区最多台湾学生的地方,共有80人,由于该大学距离核电厂只有100公里,外交部已派出专车将37人接到东京,但是仍有11人失去联络。
“两个中国”(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虽然制度不同,但反应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停留在“调查研究”中,不作具体的援救工作。
台湾的外交部长杨进添表示,正考虑派机协助在日本的台湾人撤走,但目前没有确实计划,因为还未到需要包机接载的地步。当局会视乎往后情况,如有需要,会将他们撤至安全地方。甚至香港政府驻东京经济贸易办事处暂时未计划撤走员工,因为距离福岛重灾区逾200公里。
面对灾难时刻的镇静:其另外一面就是百折不挠。例如在拿破仑和希特勒的“统一欧洲”的优势之下,英国也绝不妥协,正因为如此,虽然霸权终被美国巧取,但美国仍然用的是英国的一套,包括语言和制度,而在权谋上还赶不上英国的狡诈和老辣。所以美国在关键时刻,可以依靠的不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更不是欧盟和联合国,而是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英语加拿大甚至南非……这些“英语国家”。
和英国相比,中国就太机会主义了,首鼠两端,十年一小变,百年一大变,不能坚持正确的东西,更缺乏一个明确的国家战略,也留不住人才。
看来中国和英国的差距还是不小的。关键在于:中国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国家利益至上的国家。中国还处在“家国同构但家族利益至上”的“家国”阶段,甚至连“党派利益至上”的“党国”,在中国都还是一个伪装,一个“家国”的伪装。
李后主李煜《破阵子》词曰:“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生动道出了“家国”的末路。
同样经历了亡国变故的末唐诗人罗隐(833—910年),也在其咏史诗《西施》感时花溅泪地写道:“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第一句的宿命论,消解了西施的祸水妖孽论,不再把吴王夫差的亡国归罪西施。因为这个夫差其实该死,因为他把伍子胥的“国家”(国家利益至上),变成了他的“家国”(家族利益至上)。
迄今为止,中国人最伟大的胸襟似乎不过是“家天下”。即使连儿子都不要了的毛泽东也不能免俗。毛泽东晚年没有了儿子,就抓住自己的侄子不放,连表侄女也不放过;比传位给儿子的蒋介石还没有出息。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毛泽东、蒋介石以及他们的继承人虽然都不争气,没有超越“家国”、进入“国家”;但是毕竟比袁世凯还略有进步。
袁世凯为什么失败?
就是因为他还停留在第二期中国文明的阶段,还想恢复第二期中国文明的“皇帝”称号,他还不懂得利用第三期中国文明的元首称号如“总统”、“总理”、“总裁”、“主席”、“书记”来篡党夺权。
当然,如果要想建成第三期中国文明并且使之超越第二期中国文明的成就,那么“总统”、“总理”、“总裁”、“主席”、“书记”就不能仅仅在篡党夺权,而且要使“家国进化为国家”、要树立“国家利益高于国家元首”的范例。
鸦片战争迄今为止已经一百七十余年了,中国何时才能睡醒?这取决于中国何时才能形成“国家”。那时,中国才有可能一雪鸦片战争的耻辱,赶超并制服英国。 [博讯来稿] .
作者:
gjggjg213
时间:
2012-10-6 10:45
中国积弱不振的原因,是因为没有一个“国家”,而只有一个“家国”。
作者:
nannv
时间:
2012-10-6 11:35
引用:
原帖由
gjggjg213
于 2012-10-6 10:45 发表
中国积弱不振的原因,是因为没有一个“国家”,而只有一个“家国”。
就这句话还算正确,后面的文字与主题有点不着调!!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