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计生委主任骆文智与听众交流。(据广东民声热线)
广东精子库告急,省计生委主任骆文智:
昨日,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骆文智一行做客广东“民声热线”。在与听众交流时其坦言,随着不孕不育人群的上升,广东精子库常年告急。他呼吁广大身体健康的男性公民捐精,“捐精很健康,不伤身体,更不会死人。”
捐精无偿有营养补助
近几年来,不少省份出现的“精子告急”情况,广东省精子库同样也面临着“一精难求”的情况。
据骆文智介绍,广东省目前不孕不育夫妇比例为14%,呈上升趋势。而由于受观念影响,目前国内捐精人并不多。另外,国内规定,一份精子只能供应5个人,但在国外可以供应20个人,供应人数有限也是精子库紧张的原因之一。
至于此前有武汉博士捐精身亡的新闻曝出,骆文智严辞表示,“捐精不伤身。”其坦言,捐精有很严密的流程,之前要进行全身检查。此外,每次捐献多少,都有标准,“捐精是绝对安全的,不可能死人,完全不用担心。”
不过,目前捐精还是无偿的,“会提供一个非常精密的全身体检,价值两千多。”另外,就是营养和交通补助,“跟献血差不多。”
骆文智同时表示,广东精子库对精子质量严格把关,鼓励大学生、白领来踊跃捐精。
计生政策短期不会调整
对于近期,不少专家、学者建议放宽计生政策,更有坊间传闻称,国家将会选择个别省份进行二胎试点等。骆文智昨日明确回应称,“国家到目前为止没有做出决定搞生育政策调整试点工作,也没有接受过各省试点工作的申报。”
他还特别说明,目前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继续保持较大增长,预计到“十二五”期末,我国净增人口达到4000多万人,也因此,“我们认为近一段时期国家生育政策不会有大的调整,即使以后要完善和调整生育政策还是计划生育。”
严查非法胎儿性别鉴定
近年来,不少失独家庭的出现,让不少人对计生政策进行了深入探讨。
骆文智称,目前省内有3.6万户失独家庭,已有76%实现了再生育。而省里也出台保障政策,对失独未再生育的家庭,每人每月给予不少于150元的特别扶助。另外,对失独家庭的保险、扶助制度,也再进一步研究中,具体等国家政策出台后,省内会进一步细化。时下仍有不少重男轻女的父母,骆文智表示,要严格查处为孕妇查看性别的医疗机构或医生,“情节严重的要吊销医疗执照。”其称,此前湛江和茂名都有因此吊销医生执照的例子。
郑刚,华中科技大学在读医学博士。响应学校号召捐精,2011年2月12日,郑刚走进隶属华中科技大学的湖北省人类精子库捐精,“在取精室意外发生猝死”。事发后,校方“出于人道主义”支付各种费用8.8万元,并减免郑刚妻子吴某在读研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2万元。
19日,对这一处理结果不满的郑刚父亲郑金龙状告华中科技大学,向该校索赔各种费用共计400多万元。武汉市洪山区法院公开审理了此案。
没钱请律师自带6包证据
19日上午8时许,记者在洪山区法院门前见到郑金龙时,只见他背着一大包东西。沉重的包压得他有点驼背。包里全部是开庭用的名种书证材料,重约15公斤。
郑金龙这次并没有请律师,问起原因,他叹息道,请不起。他算了一笔账,律师要按标的400多万提9%就是36万,另外还有其他费用。“等不到开庭就要花上60多万,而我一个月退休金才1000多元,怎么请得起?”不过,他还是信心满满。他说,他证据充足,有信心为儿子的死讨个说法。
边念起诉书边流泪
开庭后,旁听席上,只有郑刚的几位亲戚。
一份错句病句连篇、仅有2000多字的起诉状,郑金龙却讲了一个小时。
郑刚,1977年出生,曾是郑家的骄傲。从三峡大学毕业后,在老河口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7年,被晋升为“心脑外科主治医师”。2008年,郑刚自费到华中科技大学攻读外科学硕士,2010年3月15日硕士毕业,然后继续在华中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郑金龙在读起诉书时,不时放下起诉书,拿起桌上的一大包证据,讲述儿子的不幸和一家人的痛苦,讲着讲着,眼泪就哗哗流了出来。他用手把眼泪一抹,又继续讲了起来。
父亲要求尸检遭拒
2011年元旦,隶属华中科技大学的湖北省人类精子库在试运行期间,在校园内拉起横幅招募在校“高智商优质基因”学子捐精子。郑刚响应号召捐精。2011年2月12日上午11时,当他走进湖北省人类精子库第5次捐精时,身体出现异常,在送医途中死亡。从走进省人类精子库到死亡,前后只有一个多小时。
儿子去世后,郑金龙曾多次要求尸检,但是均遭拒绝。
此案将择日重新开庭。
“一条命不如一头牛?”
王桂荣是郑刚的舅妈,也出现在旁听席上。她不停地叹息道,这么优秀的人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了。
盖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殖医学中心”公章的协议书,是校方与郑刚父母及郑妻吴某签的,日期是郑刚死亡的第二天。
协议书称,“郑刚系自愿捐精,在取精室意外发生猝死”,校方“出于人道主义”支付各种费用8.8万元,同时减免吴某在读研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2万元。
王桂荣说,协议第五条还约定校方考虑解决吴某的工作问题。郑金龙说,农村一头黄牛也要卖个10万。一个博士命只值8.8万元?还不如一头牛?
郑刚的导师林教授曾老泪横流地拉着郑金龙的手讲:你养了一个好儿子。他说,在国内外都没见过一例捐精而死人的报道。长江商报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