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驻日本分社社长韩晓清称,中国保钓人士所做的登陆钓鱼岛行动,并非爱国行为,而是“害国行为”,此番言论引起中国网民痛斥。随后,《人民日报》海外版今天(28日)发表评论文章,称“坚决反对将钓鱼岛列入日美安保条约。所谓‘坚决’,就是没有商量的余地。”
文章说,“谎话重复一万遍就成事实”的盘算压根行不通。中国人民、中国军方一再明确表态:寸土不让,坚决反对有些国家的不当言行。文章还说,在核心利益上,如果有人想遏制要挟中国,结果必将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对于官方喉舌媒体的“党八股”空洞评论,中国网络舆情反应并不强烈,称官方媒体只会“干打雷不下雨”的叫嚣,并没有实际意义。
中共60年代地图将钓鱼岛“划归”日本
据日本媒体报导,日本公明党议员东顺治近日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展示了一张中国1960年出版的《世界地图》,地区上直接用“尖阁列岛”名称标注“钓鱼岛”为“日本领土”。
东顺治议员称,他展示的地图来自于美国华盛顿邮报的报导。地图显示,这份由中共政府在1960年出版的世界地图上,中共将钓鱼岛标注为“尖阁列岛”,其中最大的岛屿也标注为日本的名称“钓鱼岛”。而且国境线和颜色标注,均为“日本区域”。
东顺治议员因此认为,中共至少在60年代,是承认尖阁列岛为日本领土的。
轰轰烈烈的保钓事件不仅在日本国内引起轰动,来自中国的抵制行动更为激烈。北京、广州等大城市不断上演了一幕幕打砸日产汽车的暴行,欲以“抵制日货”的形式,向表达日本中国民间对日不满。不过,中国的观察人士认为,钓鱼岛固属中国,无可争议,愤怒不是错,但不应该错误地选择发泄对像。钓鱼岛出现今天的纠纷,中共当局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前有周恩来的暧昧,后有邓小平的“搁置”,等于是在钓鱼岛上埋下了隐患。
不久前,《人民日报》分别发表于1953年1月和1958年3月的两篇有关钓鱼岛的文章在网络上疯传,却牵出了中共卖国新证据。内容显示,钓鱼岛早已被中共卖给日本,上世纪50年代,周恩来就公开承认,钓鱼岛归属日本,舆论一片哗然。
一篇是《人民日报》1958年3月26日发表的社论《无耻的捏造》,载田桓主编《战后中日关系文献集(1945-197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48-350页;另一篇是《人民日报》1953年1月8日发表的《琉球群岛人民反对美国占领的斗争》,见《新华月报》1953(2)。
1958年3月26日发表的社论《无耻的捏造》一文引述当时中共外交发言人的说法称,所谓“中国绝不放弃对琉球群岛主权”的消息,是美国人捏造的谣言。文章还说,中共总理周恩来早在1951年8月15日的“关于美英对日和约草案及旧金山会议的声明”中就曾表示,(包括琉球群岛和小笠原群岛等在内的)“这些岛屿,在过去的任何国际协定中,均未称被规定脱离过日本”。
而《琉球群岛人民反对美国占领的斗争》一文更明确将钓鱼岛称作尖阁诸岛,归属日本的琉球群岛。文章说:“琉球群岛散布在我国台湾东北和日本九州岛西南之间的海面上,包括尖阁诸岛(中国现称钓鱼岛)、先岛诸岛、冲绳诸岛、大岛诸岛等七组岛屿。”文章还称,琉球人民反对美国变琉球为军事基地,反对美国奴役统治争取自由解放与和平的斗争并不是孤立的,它是和日本人民争取独立、民主与和平的斗争分不开等。
历史资料显示,1960年期间,包括尖阁列岛(中国名:钓鱼岛)在内的冲绳本岛和附近岛屿,均属于美国占领下的“琉球”的范围,当时并不在日本的实际统治之下。1972年,冲绳由美国返还日本。70年代开始,“尖阁列岛”的归属开始成为日中之间争议的问题。
8月15日,在日本二战投降纪念日的当天,香港保钓人士登上中国的钓鱼岛。于此同时,中共官方喉舌媒体一致“摇旗呐喊”进行声援,并在网络中掀起了“抗日”的又一高潮。不过我们在探寻历史轨迹中发现,中共与日本的关系非同一般。
抗日战争期间,由中国国民政府领导的抗日战争上演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但随着战后政权更迭,大陆的教科书及影视的宣传下,令许多人搞不清那段历史。抗日战争是谁领导?毛泽东为何感谢日本侵华?对于以上历史谜案,《延安日 记》作者彼得.弗拉基米洛夫以当时延安唯一不受中共意志和权力所控制的见证人身份揭开了尘封已久的历史谜底,并将中共与日本司令部极端保密的特殊关系揭示出来。以下为《延安日 记》的摘录内容。
1945年2月19日
毛泽东和他的随从们每逢日军的胜利,即蒋介石的失败时,总要大摆宴席,庆祝一番。
1945年8月15日
日本的投降使中共领导感到沮丧,在他们看来,日本应该还能防守好几年(无论如何,起码是两年)。
1945年8月18日
我无意中看到了一份新四军总部的来电。这份总部的报告,完全清楚地证实了,中共领导和日本派遣军最高司令部之间,长期保持着联系。
电报无疑还表明,与日军司令部联系的有关报告,是定期送到延安来的。
后来我证实,中共军队和日军的参谋机构之间的联系,已保持很长时间了。联系的两头是延安和南京。
1945年8月21日
中共中央主席跟我解释了好久,说明共产党领导人为什么决定要与日本占领军司令部建立联系。
这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因此毛泽东想为他的解释提出有说服力的论据。
谈话表明了所有这一切做法是如何不体面。与日本司令部的关系早已在极端保密的情况下建立了,中共领导中只有几个人知道此事。毛的一个代理人(或像毛称呼的 “联络员”),可以说是一直隶属于南京的冈村宁次大将总部的。什么时候有需要,他都可以在日本反间谍机构的严密保护下,畅通无阻地往返于南京和新四军总部之间。
中共中央主席发出的必要的情报,留在新四军总部,等着这个代理人(他原籍日本)。这个代理人的情报,在新四军总部总是很快就译成密码,发往延安。
(责任编辑:江启明)
来源:参与 作者:洪深
(参与2012年8月22日讯)凯迪网昨日(
消息转载了何兵一微博:“中国政法大学副院长何兵:
网民热议,何兵此“微博”实为“巨搏”——
前北京大学教授邹恒甫立即用实际行动向何兵学习,
专家认为,在中国即将整体崩溃时, “春江水暧鸭先知”, 北京的良知教授们首先揭竿而起。
54-120822 检察院 全国事故涉及职务犯罪玩忽职守超7成 大公報
2012-08-21 14:36:07 来源: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讯 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20日披露,今年上半年, 今年上半年,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其次,被查办人员的身份特点明显, |
作者非常阴险啊!首先,所谓蒋介石和罗斯福的谈话,纯粹花边小道说法,并没有正式的历史记载,更没有写入开罗宣言,这样的内容,除了具有煽动性,没有任何意义!更没有法律意义!其次,人民日报的内容,就算真的那么讲,也只是编辑的一家之言,同样没有任何法律意义!如果周恩来在正式场合讲过同样的话,官方文件肯定会有记载,作者能找到吗!找不到,就说明该作者是在有目的的煽动!
可见该作者阴险之极!估计是个日本人吧!只有日本人才这么阴险!大家千万不要上当!
【转贴】这种无人小岛在古代根本没人要的,即使像台湾那样的大岛,我国虽然很早就知道其的存在,但也从未有将其纳入版图的意愿,要不是后来郑成功为了获得一个稳固的抗清基地而攻占该岛,该岛现在会属于谁就不得而知了,各国大肆争夺岛屿那是19世纪后半叶的事了。相对于无人岛,本人倒更主张取回历史上属于中国且至今仍居住着中国人的土地,特别是那些当地中国人生活状况还不如国内的土地,如果生活状况好于国内倒是可以暂缓。毕竟人远比资源重要。
【转贴】很多岛屿(特别是无人岛)的归属很难说清楚,相对于这些无人岛,倒是更倾向于收回百多年前割让的果敢,毕竟那里居住着几十万汉人,面积也大于这些无人岛几百倍,但现在××更看重的是物(资源)而非人。
下面这个群岛,阿根廷和英国都说是他们的,我国官方是支持阿根廷的:
根据现有文字记载,英国人约翰.戴维斯在1592年最早发现该岛,最早登陆者则为英国船长约翰.斯特朗。他于1690年发现两主岛之间的海峡,并以当时英国海军司库福克兰子爵的名字将其命名为“福克兰海峡”,后来英国便称该群岛为福克兰群岛。18世纪初,若干法国航海家陆续到过这里,并将其命名为“马洛于内群岛”(Îles
Malouines),以纪念法国探险队的出发地圣马洛,该群岛后来的西班牙名称“马尔维纳斯群岛”亦出于此。1764年,法国航海家布干维尔海军上将率探险队在东岛登陆,建立了一个定居地,称路易斯港。1765年英国探险队登上西岛,建立了名为埃格蒙特港的定居地,并升起英国国旗,声称该岛归属英王。1766年,西班牙人宣称,按照1493年划分西葡势力范围的“教皇子午线”,这些岛屿位于西班牙的管辖范围之内,理应归西班牙所有。同年10月3日,法国人以24,000英镑的代价把东岛卖给了西班牙。1770年,西班牙军队以武力赶走了西岛的英国人,但是次年英、西两国达成协议,英国人回到了西岛,重新驻扎在埃格蒙特港。1774年,英国以节省军费为理由,主动撤走了西岛驻军,但未放弃该岛主权。
1806年,西班牙王国向拿破仑投降,英国乘机打击西班牙的海外势力,在西阿根廷登陆并占领了布宜诺斯艾利斯。不过此时英国既未向马尔维纳斯岛派遣驻军,也没有委任总督,该岛处于无政府状态达十多年之久。1810年阿根廷爆发起义,成立了拉普拉塔联合省临时政府,于1816年宣布独立,并声明继承西班牙对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1820年11月,阿根廷人在岛上升旗并宣布行使从西班牙继承来的主权。1829年英国致函阿外交部长,声明福克兰群岛为英国领土。1833年1月2日,英舰“史诗女神”号(HMS
Clio)开进东岛,于次日升起英国国旗,宣布奉命行使主权,阿根廷总督何塞.玛丽亚.皮内多中校及其50名士兵被迫撤回布宜诺斯艾利斯。
英国夺回马尔维纳斯后一个多世纪,历届阿根廷政府虽未加以承认,但是也未再对该岛提出主权要求,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胡安.多明戈.庇隆将军上台,才用“民族主义”这一武器,将对经济状况不满的民众团结在自己周围,大量宣传“收复马尔维纳斯”的问题。1982年,英阿因为福克兰群岛归属问题爆发了马岛战争,阿根廷战败,英国保住了对福克兰群岛的管辖权。
阿根廷政府宣布,自2010年2月17日起,再次封闭福克兰海域;英国仍置之不理,于2月21日起于海域内架设探钻台。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