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珠海一花甲退役飞行员自制潜艇【组图】 [打印本页]

作者: feifei24    时间: 2012-7-17 13:01     标题: 珠海一花甲退役飞行员自制潜艇【组图】

7月16日上午10时,珠海金湾区海域,一艘由珠海民间人士自行研制的五人座观光型潜艇进行“处子秀”。潜艇的建造者叫高广学,是一名退役飞行员。他说自己从2006年起开始“闭门造艇”,并自称耗资上千万元。这艘潜艇当天下午就被运往海滨泳场,投入商业运营。











7月16日上午10时,珠海金湾区海域,一艘由珠海民间人士自行研制的五人座观光型潜艇进行“处子秀”。潜艇的建造者叫高广学,是一名退役飞行员。他说自己从2006年起开始“闭门造艇”,并自称耗资上千万元。这艘潜艇当天下午就被运往海滨泳场,投入商业运营。图为潜艇开动前,高广学锁紧舱门。


该艘自制潜艇艇长6.38米,宽0.8米,高1.2米,能同时容纳五个人乘坐,“一个人是驾驶员,其余四个人是乘客”。图为高广学驾驶潜艇在海面上急转弯。在试航中,潜艇完成了高速行驶、急转弯等多个动作,并多次下潜至3米的设计最高水深。


潜艇制造者高广学出生于吉林长春,18岁时被选拔当上了飞行员,因为常在海上执行任务,萌生了做潜艇的想法。2005年底,高光学退役后举家来到深圳,到飞行俱乐部当教官,第二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研制潜艇。高广学自称,自己设计制造的这艘潜艇已经取得了几十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船体还在英国通过了欧盟认证,“达到了世界级”的安全水准(注:未经证实)。图为高广学驾驶潜艇完全潜入海中。


据其介绍,现在的潜艇都是利用重力进行上浮和下沉,而他制造的潜艇借鉴了飞机的原理,飞机是利用空气动力实现上升、下降,而他的潜艇是利用水流进行潜水和上浮,“潜艇尾部有尾翼,我就是通过改变尾翼的方向,来推动水流实现下潜或上浮,如果动力失去了,比如发动机失灵,尾翼坏了,潜艇没有了下潜的动力,会自行浮起来。”高光学将这种技术命名为“非重力下潜技术‘,并称已申请了专利。图为高广学驾驶潜艇浮出海面瞬间。


图为潜艇在金湾海域试航,远处能看到澳门的几幢标志性建筑。潜艇背部有一个近五米高的桅杆,桅杆由两根钢管组成,负责提供空气循环。顶部安装有红绿两种颜色提示灯以及一个摄像头。当潜艇潜入水下时,提示灯会自动亮起,用来提醒来往船只避让,而摄像头则负责把水面上的景象传入潜艇内部的驾驶舱电子屏幕。


与很多民间发明大多只是“自娱自乐”不同,高广学的潜艇已经找到了买家。首航的五人座潜艇已被珠海一家公司买下。在试航时,买家也委派了一名工作人员到现场监督并学习驾驶。该名男子告诉记者,潜艇将在海滨泳场提供海上冲浪观光活动,兼具游艇和潜艇的功能,他将是第一批驾驶员,每次运行按15分钟计费,一次300元,“由于每次可同时乘坐4人,分摊下来每人需花75元”。图为潜艇在金湾海域试航。


工作人员合力将船拉离海面。在试航现场,4人负责运输,5人试乘,其中一个负责驾驶,其余4人则协助高广学测试潜艇的各项性能,并收集航行和下潜的参数。


工作人员从舱内出来摇摇晃晃差点掉海里去,由于舱内空间不大,比较闷热,好几个上船人员都是清凉上阵。


图为潜艇的仪表盘,上面有显示前方影像的屏幕。不过因为近海的海水太浑浊,在海里面几乎什么都看不到。


“我把毕生积蓄都投入到研制潜艇了,还从几个朋友那借了几百万元,前后为了建造潜艇已经花了一千多万”,高广学说。高广学的妻子补充说,由于丈夫把钱都花在了研究潜艇上,他身边的朋友、同事像老高这个年纪在深圳至少都有两三套房产了,但自己家里直到现在都是租房住,一套房产也没有。图为工作人员用车将船拖回厂里清洗。


有市民表示了对观光潜艇的担忧,称潜艇是个新鲜事物,潜水观光也从未出现,而海滨泳场游客众多,潜艇在水下运行时可能会成为安全隐患。甚至有市民表示,珠海毗邻港澳,万一潜艇被人用来偷渡就不得了了,呼吁政府加强监管。图为潜艇用来控制方向的尾翼。


图为高广学的工厂内,工人在场内加工另外几艘潜水艇。



图为工人在工厂内清理潜水艇,下午该潜艇即将交货。


作者: jgm119    时间: 2012-7-22 13:27

有才,从天上到水下。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