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炼钢铁,使得中国成为了全球的“钢铁生产车间”。不过,这个全球车间的行业利润和热闹却极不对等。
21世纪网据财报统计,2011年,力拓、必和必拓两大矿山的利润超过了中国77家大中型钢企800多亿人民币的利润总和。仅巴西淡水河谷一家,2011年的净利润为228.85亿美元,相当于18个宝钢,是同年中国A股上市铁钢企业合计净利润的7倍,等于A股上市钢铁公司过去5年的总利润。
中国,这个“全球钢铁车间”曾给国外矿山带来了数年的繁荣,但随着经济的回落和盈利能力不断下降,如今显得过于臃肿了。
中国钢铁行善补贴 全球为三大矿山尴尬“打工”
中国是全球钢铁最大的生产国,铁矿石的需求量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采购铁矿石分为现货矿和长协矿两种。现货矿即国内采购价到印度进口到港价,长协矿是与三大矿山(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谈判所确定的价格。中国对全球三大铁矿石巨头的依赖度超过60%。
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1年,我国铁矿砂进口金额分别为337.96亿美元、605.31亿美元、501.40亿美元、794.27亿美元、1124.06亿美元。而铁矿砂进口均价,从2007年的88.22美元/吨,上涨至2011年的183.84美元/吨,五年时间涨价幅度达85.7%。
高价进口原料,低价出口成本,一直是中国钢铁行业的尴尬,这种被称为“中国补贴全球”的模式,随着近几年铁矿石价格的急速上涨,越来越广受诟病。
过去四年(2008-2011),必和必拓在中国市场累计销售达550.4亿美元,为三大矿山之首。
作为世界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商,淡水河谷公司在与中国打交道的过程中获益颇丰。
2011年,淡水河谷的经营收益创下603.89亿美元的新高,较上年度的464.81亿美元增加29.9%,按经调整EBIT利润率计算,2011年淡水河谷的经营利润率创新高水平,达到48.5%。,净利润228.85亿美元,同比上涨32.6%。淡水河谷在年报中预期,中国的需求还会持续增长。
按照中国银行官网公布的美元兑人民币6.31的汇率,淡水河谷2011年净利润228.85亿美元约等于1444.04亿元人民币,而整个中国A股36家上市钢铁企业2011年度合计利润为约200.98亿元,其中最赚钱的的宝钢净利润为77.35亿元,2007年至2011年,26家上市钢铁企业合计净利润为1443.01亿元。
所以,淡水河谷2011年一年的净利润,便相当于18个宝钢,7倍于同年整个A股钢铁企业净利润,甚至超过过去五年整个A股钢铁板块的净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