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特殊政党”的怪案(转贴)
[打印本页]
作者:
紫蓝弯刀
时间:
2012-5-18 16:08
标题:
“特殊政党”的怪案(转贴)
管见
「违纪」何以形同刑事罪犯
三月中旬中共高层对付薄熙来,先是温家宝在「两会」记者会上警告「文革悲剧」可能重演,免去薄熙来重庆市委书记之职,明显摆出「政治斗争」或「路线斗争」的架势,之后,不足一个月再以薄熙来「涉嫌严重违纪」停止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之职,且暗示他与其妻「涉嫌谋杀」也有关联,这时,政治性大为减弱。后来,中共喉舌干脆说,「薄熙来事件是刑事案件而非政治斗争」,温家宝的警告一下子形同无的放矢。
党员「违纪」遭调查,即失去人身自由及其它公民权利,此乃「中国特色」。中共已国家化,党纪如同国法,甚至凌驾于国法之上,中共的政法委、中纪委根本不把国法当回事。薄熙来整别人时无视党纪国法,现在他自己被整,除非政局天翻地覆,否则很难东山再起。
然而,中共看上去一本正经,它煞有介事地宣称,「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党内不允许有凌驾法律之上的特殊党员,任何人都不能干扰法律的实施」。若果真如此,薄熙来仍只是「违纪」,未宣布将他也移交司法机关处置,却居然就形同违法。薄熙来先前曾身为「特殊党员」,违纪或违法都无人敢于追究,现在他被中共高层宣布为「违纪」,一下子成为罪犯,则证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是一个「特殊政党」──它的党内有一大批「凌驾法律之上的特殊党员」,而他们一旦失去「特殊党员」身份,对他们的党纪制裁比国法更甚,没有律师可请,更无透明或公平可言。这一切的背后,是这个「特殊政党」本身就是国家机器,军队警察都被它据为己有。
这样一个完全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殊政党」,貌似强大,却又心虚胆怯得很。一般而言,「违纪案」与「刑事案」事关党纪与国法,自有专门机构处理,平民议论须顾忌干扰司法之嫌,而政治问题,平民有较多的议论空间。中国往往相反,政治问题禁区很多,不准民间妄加议论,对「违纪案」与「刑事案」则开放得多。不过,薄熙来的事情又有不同。既然它既非政治斗争、亦无涉路线之争,则无论「重庆模式」与「中国模式」如何,似乎不必讨论,而「违纪」与「刑事」的事实究竟如何,中共也守口如瓶,民众只能「翻墙」到外面去看,且有「反谣言」大棒伺候,议论的时候风险很大。
独裁寡头和官僚集团当政
于是,这一桩震动世界的大案,弄得政治分歧、「违纪」与「谋杀」搅在一起,政治分歧捋不清楚,「违纪」如同「刑事」罪,「刑事案件」又不归司法机关处置,非驴非马,一个「四不像」怪案。
也许,从中共十八大之大局出发,以「违纪」责任和「刑事」罪名整倒薄熙来,是一条既可平息政治危机又避免多事的捷径,而许多人希望借薄熙来倒台,能够促使中共开放政治争论,其实只是奢望而已。
中共在历史上受家长制影响很深。它自创立之始即服从共产国际,外尊斯大林,内尊总书记;即使毛泽东在朱德支持下逐渐羽翼丰满,也仍须服从斯大林的权威。斯大林死后,毛泽东的独裁之心恶性膨胀,同时,也受到党政官僚的挑战。这意味着,中共正在发展壮大,而它的政治家领袖与党机器之间,尚未能形成现代政党的格局,仍类似于传统帮会。毛泽东发动「文革」,以打倒「走资派」为名打击官僚集团,阻止他们接受市场经济,结果市场经济不可抗拒,毛泽东拼杀十多年,还是惨败,官僚集团逐渐成为中共的主导力量。
毛泽东讨厌官僚,喜欢展现他的「猴气」,而邓小平从党政官僚集团中脱颖而出,也还是本能地敌视有独特政见的政治家,更喜欢江泽民、胡锦涛之类的党政官僚。胡耀邦、赵紫阳先后被打倒,官僚化迅速在中共全党蔓延开来,邓小平逼迫官僚集团接受市场经济,市场化逐渐展开,权力与资本迅速结合,官僚化与腐败之风相互激荡,弥漫全中国。
独裁寡头和官僚集团压抑政治家,成为抑制中共发展为现代政党的内在因素。
政党一般以其政见为本,这尤其体现在它对其领导人的选择,乃以政见及其号召力、施政能力为重,党的领袖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中共则不同,它目前形成了「官僚治党」的格局──动辄要求全党与其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党纪束缚政见,而权力分配既然愈益与政见脱节,则以年龄划线为硬指标,执政能力和政绩作为参考。党内大派系的老大们及其属意的人选在小圈子里黑箱操作,暗地里博弈或交易,厚黑权术盛行,官场如同商场。
中共难以承受的政治公开竞争
中共从个人专断的独裁时代走到集体领导的官僚寡头时代,政治家长期受到压抑,政治竞争能力严重萎缩,黑箱交易之风则成就了大大小小的权术谋略家。这样一个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特殊政党」,它的所谓「创新理论」,只关乎高层的政治地位及「理论贡献」,或只是作为思想控制工具,根本与党政机器实际运作无关,也就日益沦为漂亮口号,缺乏实际理论意义。它的「理论」与实践完全脱节,在党内缺乏实际说服力,在党外根本没有吸引力或竞争力,只能依靠权力强行灌输。中共「创新理论」一代一代地「与时俱进」,与「不争论」之党风交相辉映,蔚为奇观。这样,它越来越敌视民主政治,本能地回避、排斥政治竞争。
不过,市场化进程推动中国向现代社会发展,政治竞争实乃大势之所趋,难以避免。中共害怕政治的公开性,害怕在政治中出现竞争对手,但薄熙来是「自己人」,他展现咄咄逼人的竞争姿态,体现着党政官僚成长为政治家的合理性。薄熙来之作为,公开地与众不同,有明显的竞争性,而公开性之门一开,竞争性政治就会显示出其优越性和吸引力,形成较为活跃的政治局面,这就势必威胁到中共「维稳」,它的体质实在难以承受。
这样来看,薄熙来「涉嫌严重违纪」,或者进而「涉嫌谋杀」,对中共高层而言,有莫大的好处。它先以政治姿态高高举起,再以处理刑事案件放下,避开政治争议,便于施展「家法」手段,同时,杜绝民间议论,即使未必能够完全如愿,也足见其用心之良苦。
薄熙来当然会觉得不公平,因为他原本政绩突出,人气也高。当年北京人对陈希同,上海人对陈良宇,有好感的也不少,而「重庆模式」尤其依靠政府之手翻云覆雨,薄某人不仅在重庆,在全国都有许多支持者。只是,政治的不测风云,把他从「政治明星」打落到「刑事」罪犯,让他这个「特殊党员」也领教「特殊政党」的厉害。
作者:
httpy
时间:
2012-5-18 17:59
好文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