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文的“折腾”为什么在英文中没有同义词 (作者:红花草)
[打印本页]
作者:
紫蓝弯刀
时间:
2012-5-16 18:59
标题:
中文的“折腾”为什么在英文中没有同义词 (作者:红花草)
胡锦涛主席在1988年庆祝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的纪念会上,强调说,“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
所谓“折腾”,有3个基本含义:1是翻腾,反复。如冰心在其的“我的学生”一文中写道“门都向外开,窗户一扇都关不上!拆了又安,安了又拆,折腾了几十回”。2是折磨。巴金“探索集•究竟属于谁”:“我们的祖国母亲,再也经不起那样大的折腾了。”3是挥霍、糟蹋。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第三部里有这样的叙述:“现在厂里的事管不了哪,退补,厂也不是我的哪,反正把这些企业折腾完了就没事啦”。胡主席说的“折腾”,好像这三层意思都有。一个“折腾”,把几十年来,在我国出现的没事找事,无事生非;朝令夕改,忽左忽右,把精力、财力耗费在一些无意义无关联不必要的事情上描绘得生动贴切。
然而,要把这层意思用英文准确的翻译过去,却难倒了翻译界。因为在英文中,竟然没有一个词汇能够与之相符。
最后,创造了英文新词“Zheteng”,用音译解决了这一难题。
我们一方面为中文词汇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而自豪,另一方面似乎也要思考,为什么在英文中没有“折腾”的同义词呢?
语言是为交流服务的。或许,在以英语国家为代表的现代国家的政体下,这些国家的人民根本就不知道“折腾”是什么意思。因为他们没有被“折腾”过。就像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里的人不知道什么是改朝换代。他们“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就像从没有被人偷也没有听说过“偷”的人,能够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去日本打工的上海人回来后,常常说到在日本的街上,报纸放着卖但是却没有人看着。要买报纸的人把零钱放在报摊上拿走报纸即可。在台湾的马路上,红灯一亮,所有的机动车立刻排得整整齐齐,所有的面对红灯得行人也立刻停下脚步。而这,都是在没有交通警察管理下自觉执行。
反观我国大陆,折腾得事情太多太多。从政治领域看,几十年的冤假错案不下几十万件。今天宣布刘少奇是叛徒、工贼、内奸,过了几年又为他平反,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其中办案的成本耗费了成千上万。为了学习有关的文件,全国人民又耗费了几个月几年的时间洗脑表态。从经济领域看,大跃进时在“以钢为纲”的口号下,家家砸锅下锁,到处是“小高炉”。结果练出的是废钢是铁渣。在文化领域,文革时多少民族瑰宝被毁于一旦,而且永远无法挽救。就是现在,许多地方,换了一个主要领导,其管辖区内的发展蓝图就要重新规划。房子见了拆,拆了建;好好的马路一会要挖沟一会要打洞。因此,生活在大陆的百姓对于胡主席说的“不折腾”真正是从心底里拥护。
导致近几十年的折腾是有根源的。几千年的封建统治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喜欢折腾的人。折腾就是人治的表现。什么是法治?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所谓法治,指已制定的法律应获得普遍的服从;法律的产生是经过慎重商讨最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法在全社会应该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社会的治理应该遵从良好的法律。有位哲学家说:“在专制政府中,国王就是法律。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便应该成为国王,而且不应该有其他的情况。”
推翻清帝国在形式上实行了共和制,并且封建主义的影响也在逐渐消除。但是在许多人的灵魂深处,封建主义的残余仍旧存在。除了大大小小的诸侯以外,各个家庭各个单位,都有不依法而喜欢折腾的人。既然,我们已经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不折腾”应该从我们每个人做起。而这,比起那些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折腾以致于根本没有这个词汇的英语国家法语国家要难上几十倍。中国的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我们值得自豪的文化遗产,然而随之而来的封建主义枷锁束缚着我们,也使中国要真正成为一个现代国家的路程很长很长。用屈原的诗作为结尾:路漫漫兮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
sunnyy
时间:
2012-5-16 20:02
标题:
不折腾
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
作者:
ddy1970
时间:
2012-5-17 07:45
不折腾?那干什么?不折腾那有事可干?不折腾那来名目弄钱?折腾起码也可以来个吃喝玩乐吧。还是坚定不移地折腾吧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