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古書亦云:「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這種民本思想的教誨,幾千年來中國的讀書人,人人耳熟能詳,上至王侯百官,下至村塾小吏,無不倒背如流,奉為圭皋(臬)。然而,史實甚明,先哲遺訓堂皇動聽,只合掛在嘴邊,原不必當真,服膺存念的絕無僅有,力行實踐的恐怕踏破鐵鞋無處覓吧?中國從來「君權神授」「朕即國家」,帝王自命天子,高踞國家之上,視國家為私有財產,而人民只供驅使,何貴之有?即使最了不起的漢唐盛世,漢武帝或唐太宗何嘗以民為貴、以己為輕?賢君尚且如此,遑論「焚書坑儒」「孟姜女哭倒長城」的秦始皇!歷朝大小明君、庸君、昏君、暴君,政績優劣有別,尊王賤民無異。是以,中國數千年來,直到民主倡行歐美已逾二百年的今天,依然掛的是羊頭賣的是狗肉,言行不符,聖賢祖訓迄未遵行,反而「君為貴,社稷次之,民為輕」,一以貫之,人民算老幾? 多年前我在拙著<<心在台灣>>中論述「勇氣學」,將中國古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與台灣當代的「台灣魂」代表人物鄭南榕加以比較:「鄭南榕以民主自由為重,以效忠臣服為輕,愛國的理念遠勝文天祥」,有人不表贊同,說是時代不同,拿今日的民有民治去衡量七百年前的君權封建,不合宜也不公平。所言有理,但不盡然,我是根據「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古訓來作評比,並非以今視昔。文天祥臨刑前為自己蓋棺論定:「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我不以為然,至少他熟知古有明訓,但未履行,而鄭南榕做到了。文天祥忠君愛國,寧死不事異族,並未以民為尊為念,陷在「君為貴、社稷次之、民為輕」的窠臼裡,違背聖賢之言,卻廣受歌頌,可見中國歷來對此至理名言之視若無睹。其實不止他一人,數千年億萬的中國人,不論官宦庶民,無非逞私爭霸或尊王攘夷,即使以「弔民伐罪」為號召,說穿了,不過是煽動的障眼空話而已,終究跳不出輕民的框框。鄭南榕突破封建的藩籬,衝毀賤民的傳統,開創民主自由的契機,真正實踐了千年寶訓,他因「民為貴」的理念而自焚,文天祥則是 因「君為貴」而被殺,兩者的英雄行徑,孰重孰輕?高下立見! 蔣介石君臨台灣,打壓人民,先是「二二七屠殺事件」,繼以白色恐怖,任殺任錮如螻蟻,棄置民意於度外;予取予奪如家產,玩弄國家於股掌,至死不放,死後私相授受;為了攬權固位,寧可抱殘守缺僵持「萬年國會」,不惜犧牲國家的名位與利益,不顧台灣人民的前途與福祉,「退出」聯合國,導致國不成國,摒除於國際社會之外,流放為世界的孤兒。這不正是反聖賢之道而行,「君為貴、社稷次之、民為輕」活生生的實例嗎?幸而台灣人民血肉抗爭數十年,前仆後繼,拋顱灑血,民氣比形勢強,逼迫國民黨不得不節節敗陣,棄甲曳兵,還政於民;於是,獨裁君權解體,特務戒嚴打破,人民贏得民主自由,堂堂正正當起「頭家」。台灣人民已經覺醒提升,瞭解國家乃是人民所設,也是為人民而設,壹是以民意為依歸,民意即是民主選舉;總統是人民直選出來的公僕,與國家利益或人民意願相違時,隨時得鞠躬下台;國名國旗可由民意修改之,統獨體制可 反觀遠親近鄰的中國,固步自封,舊態不改,依然深陷千年泥淖。近世一代梟雄毛澤東執意抓權,發動「文化大革命」,煽動紅衛兵掀起大災禍,搞得生靈塗炭、文化破損、社會脫序、國力倒退,不但人民遭殃,亦蹧蹋國家,比之秦始皇,狼狽相類,較之蔣介石,半斤八兩。近年「天安門事件」,共產黨為了保住政權、僵持專制,虐殺呼求自由的年輕子民,鏟除初萌的民主嫩芽,沿至今日,壓制如故。更有甚者,自己不長進,還要阻害別人,恫嚇干擾台灣的民主建國,張牙舞爪意圖吞噬,將已然出頭天的台灣再拖下水。奉勸中國權貴,慎思古訓,反求諸己,展視世界,看齊台灣,開放民主,以民為貴。 二OOO年五月十四日 檀香山 作者周明峰為復健專科醫師 (Emerson M. F. Jou, M.D., M.P.H.) |
原帖由 馬六甲 于 2012-5-2 22:38 发表
作者似乎並沒有說孟子的古訓一文不值哦![]()
我覺得他信奉孟子民為貴的古訓,在台灣終於實現,文章中那份自信的底氣傲視大陸和其他華人社會,雖然有那麼一點本土民粹意識在裡面![]()
原帖由 馬六甲 于 2012-5-3 21:26 发表
看你回帖異常納悶人家通篇沒貶低自己的祖宗沒有貶低自己的民族啊,借古喻今進行學術批判、反思這都叫背叛?
狼外婆是遲早會滾蛋,能在這一代讓牠滾蛋就不要留給下一代,這也是無數人在吶喊的原因。
任何所 ...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