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人造的太阳终究会落下
[打印本页]
作者:
紫蓝弯刀
时间:
2012-4-23 18:35
标题:
人造的太阳终究会落下
作者:凌宸 | 评论(1) | 标签:读书看电影
高华先生这本《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写得极好,但是可看可不看。说可不看,是因为这世界上的好书实在太多,倘若一本一本地看下来,穷其一生也嫌不够,如何能看得完?庄子云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便是这个意思;说是可看,便是阁下倘若对毛泽东这个人,中共这个组织感兴趣,那么此书就断然不允错过。
说说不允错过的理由:第一,此书是研究延安整风的代表作。研究中共党史的书不少,但研究延安整风的书却不多,而在这不多之中,此书却正是翘楚。延安整风这场政治运动,正如萧功秦所言,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上的风陵渡,中共历史的决定性的转折点,极具典型与代表意义,对其组织的权力运行,组织架构,人事安排,统治方式,动员程序,政治作风,意识形态,工作方法,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与极其深远的影响,有些甚至成为范式规章,是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的滥觞。所以不了解这一件事件,断然无从窥视中共权力运作的内在规律及现有体制的来龙去脉,断然无从了解中共这个组织的性质及其治下的政治运动现象,断然无从了解中国人为何在生活当中如此热衷于整人那一套;第二,便是毛泽东这个人。同样,写毛泽东的书也极多,但是除去大批歌功颂德的马屁之作外,能有勇气秉史直书并能极有见地透过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及汗牛充栋的各种材料,敏锐地发现其中的内在联系以进行还原当事人面貌而呈现人物的真实性格、思想、行为的作品也是极少。而《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便分析了在你死我活残酷无情的党内政治斗争中,毛泽东如何从一个不起眼的中央委员,通过炉火纯情老辣弥奸的权谋手段扳到搞垮他的政治对手和敌手,如周恩来、彭德怀、项英、张国焘、张闻天、博古、王明等等,终于得偿所愿,牢牢掌握了党、政、军大权,树立起他不容置辩的绝对权威,其思想也被吹捧成指导全党言行的精神纲领的过程。这部份内容,用高华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延安整风为毛泽东显现其复杂诡奇的政治谋略提供了舞台。毛泽东敢于突破中共历史上的常规,其手法深沉老辣,对其对手心境之揣摩和制敌谋略的运用,均达到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地步。毛泽东的谋略既来之于他对中国古代政治术的熟练运用,又源之于他对俄共KGB手段的深刻体会。”而通俗地说,我们可以称之为帝王将相的发家史,不过就是定朝纲、驯礼仪、排座次,野心家看到这些,自然觉得其韬略权谋值得用心揣摩;历史学家看到这些,无疑是感觉重温了一遍《资质通鉴》。但值得注意的是,蔡咏梅女士却从逆向淘汰的观点,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共内斗的视角:中国正统意识形态是儒家伦理,但在权力场中却完全奉行权术、所谓“无毒不丈夫”“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之类的冷血原则。中国有一套已奉行两千多年专门教人如何夺取帝王权力的帝王术,全是阴谋诡计,薄情寡恩的训导,因此在中国的权力场中,最冷酷、最无情、最奸诈、最不讲道义诚信者最有希望获胜。在张戎的毛传中,毛泽东的一个个政敌都败在毛的手下,不是在人性的黑暗上他们比毛坏,而恰恰是他们不够毛泽东坏,有这样那样的人性弱点。……
第三,便是中共这个由前苏联一手扶持的苏维埃式的政党,如何从外来的和尚,落地变成本土会念经的暴乱先锋;如何从一个略受五四运动所影响,稍具有自由、民主、平等意识的政党,一跃而变成铁的纪律、铁的组织、铁的意志的政党;如何通过整风、审干、肃奸、抢救等运动,运用肉体折磨,思想洗脑,精神奴役等手段,进行党的统治与发展。对于第一点,高华先生本人的解释是——毛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其主要精神而言,即在于他吸了以、应用马列阶级斗争、暴力革命的思想和苏共党的组织结构形式,将其与中国历史的重大遗产——农民造反,“马上打天下”的传统融汇统一,使之转化为由共产党领导的、以推翻国民党统治为基本目标的现代农民大革命。对于第二点,陈彦先生在《理想是怎样失去的》一文中,用“制度与独裁”一小节已进行了分析,本文就不再赘述;但对于第三点,醉钢琴女士在《像一滴水一样》却有一段很精彩的分析,以至让笔者觉得不引述一下实在很是可惜,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她是如何说——哪怕与其它共产主义国家相比,中国的共产主义革命也是极其独特的。这种独特性体现在,在政治动员的规模、程度与可持续上,其它国家都与中国无法相比,而这种空前绝后的政治动员又与共产党“思想改造”的能力密切相关。正是人们的“灵魂”被改造了,才使得革命的血雨腥风得以狂飙突进。也就是说,中国革命最独特的地方,在其洗脑之成功——如此成功,以至于与其它共产主义国家相比,毛时代的中国几乎不需要秘密警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监视以及人的自我监督已经足以支撑这个制度的运转。
在《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一书里,我们读到了这种思想改造的“配方”:资源的垄断式供给+全面改写历史前提下的信息封闭+观念的强制灌输+在群体中孤立个体+暴力威胁;以及这种“思想改造”外科手术般的“程序”:封闭的学习文件——组织群体对个体进行批评与攻击——自我羞辱式的检查与“交心”——必要时的惩罚甚至暴力惩罚——纠偏阶段受害者的感激涕零。这一套“配方”与“程序”,在以后历次整风运动中屡试不爽,甚至被日常化和制度化,效果不断积累,最终形成了“亿万颗头脑中只有一颗可以自由运转”的悲剧
然而,此书最可看之处,却是高华先生在后记《我为什么研究延安整风》中的一段话,即他要郑重说明几点中的第一点:“1、予生也晚也,未能躬逢中共草创革命的年代。吾细读历史,站在20世纪全局观二十年代后中共革命之风起云涌,心中自对中共革命抱持一种深切的同情和理解。吾将其看成是20世纪中国民族解放和社会改造运动的产物,认为在历史上自有其重大正面价值和意义。”说真的,很难想象一个亲身经历屡受其害,又对历史观察如此透彻,本身更是研究延安整风——很了解这个组织以革命为噱头行分裂之实,以共产为旗帜行割据之实,以抗日为召唤行内战之实,以整风为口号行清洗之实,以建设新中国为幌子行夺权之实,以发展为名义行侵吞之实,以改革的名义行分脏之实,以和谐的名义行暴政之实,并极为清楚给中国及中国人民带来多少严重伤害与创伤的一个人,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得出这样的结论,实在让我不敢置信——因为这段话的观点与他此书中流露出的倾向与思想完全对立。我一度疑心高华先生是在向读者开一个黑色玩笑,在讲一个冷幽默,但看他如此义正辞严,正襟危坐,又实在不像讲笑话的样子。但如果说这句话是他发自内心,又很是难让人在理性上完全接受。王小平先生曾有过分析,认为或是自身困境,或是思想局限,导致高华先生留有此笔,但终究只是猜测,事实到底如何,恐怕永远也没有答案。高华先生以研究延安整风为志业,但却以此声明为此书结笔,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这个遗憾原本可以在生前纠正,但却一直没有动作(在《对拙著红太阳一书的总回应》中,高华先生虽自承“思想矛盾”,但仍表达基本观点没有改变》,错过这些机会,这是另一个让人叹惜的遗憾。
作者:
badbadbad
时间:
2012-4-23 20:22
唉,这个作者一点儿也不了解高华啊。。。。。。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