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8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到胡耀邦墓祭奠为那般/陈维健 [打印本页]

作者: 红灯记    时间: 2012-4-9 20:02     标题: 8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到胡耀邦墓祭奠为那般/陈维健

http://boxun.com/news/gb/pubvp/2012/04/201204080935.shtml

今年清明在江西共青城,胡耀邦墓前似乎吹来了一丝春风,一篇由“中新社”记者撰写的“胡耀邦墓 前清明祭”,在各大官媒相继转载。文章深情款款:“嫩柳垂绿,湖波轻皱,四月天气。胡耀邦墓前象徵着当时12亿民众的12个大石头无语簇拥,周遭山茶花落红满地,鹧鸪声咽。斯人已去经年,墓前依然思重人稠。”这样的文字,没有最高当局的授权,纵然记者感受再深,既不会诉诸文字,更不可能见诸于报。

     这篇感性的文章还透出了一个重大的信息,在过去的23年中,有多达8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前来祭奠。这样的数字让人错愕。如果这个数字真实的话,意味着23年来几乎所有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来到这里凭吊。这位昔日被指为资产阶级自由化,在重大的政治原则上犯有严重错误的共产党总书记,在所谓的“生活会”上,连续六天遭受集体围攻,心脏病发作猝死,而后引发了震惊世界的“六四运动”。在“六四”屠杀后,“胡耀邦”与“六四”一直成为中国政治最大的禁忌。那么这23 年来据于什么什么样的缘由,使8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鄱阳湖畔共青城这个小土山上来的呢?很显然在胡耀邦没有平反以前,来胡耀邦墓地祭奠,虽然说不上有多大的政治风险,但绝对不会带来权力的收益。但是这些党国要员都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到底是为了那般呢?他们悄悄地来了,正如悄悄地去,没有人知道他们在墓地前对昔日的老领导,想了什么,说了什么没。他们是来忏悔的吗?为曾经对他的攻击,对他的污蔑、对他的造谣,感到歉意,对他死后的二十多年,一直不予他一个公正的评价有了忏悔之心跑到这里,求得良心上的平安吗。在只有党性,没有人性的中共实在让人费思。如果是为了忏悔,为了凭吊胡耀邦的人格,追思他的思想路线。那么他们的胸怀就会有几多坦荡,政治景观会有几许自由民主的气象,而凭借所据有的权力,早就可以为胡耀邦平反昭雪了。23 年来到胡耀邦墓地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定少不了温家宝总理。2010年温家宝在人民日报发文“再回兴义忆耀邦”,讲述他在贵州考察时,回忆起当年在此与胡耀邦相随的日子,耀邦同志的教诲,耀邦同志的人格,一直激励着他。虽然此文没有提及去过胡耀邦墓地,但撰文之时,恰好是人间四月天 。温家宝这篇抚今追昔之文,文字之深情,是共产党干部难得的一篇性情之作。但是同样我们在温家宝为相十年中,在他身上也没有见到胡耀邦身上那种敢作敢为闪光的精神踪迹。 .

    胡耀邦当政的几年,是中共执政以来,灾难深重的人民唯一感到春意融融的几年,是社会唯一生机勃勃的几年,是国家唯一充满希望的几年。在阴阳二隔的墓地,面对逝去的灵魂,人总会有瞬息的反思,对人生会有一份平时所没有的思考,良心总会在这个时候有所发现。那8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在站他们昔日的总书记面前,他们到底想了什么?无论他们象天主教徒那样到“忏悔室”向神父忏悔,还是象佛教徒到庙里去向菩萨烧香磕头,总是一种善愿。

但是,如果这种善愿仅仅是对自己良心的一种安抚,没有将他溶化在权力的行施中,透出一些人心与正义的光芒,那么即使这8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不是悄悄地去,而是集体地站在墓前,为胡耀邦举行国葬、公祭,也不会有任何的意义。
作者: 黄河水    时间: 2012-4-9 20:08

胡耀邦墓清明祭:斯人已去经年 依然思重人稠



2012年04月03日 09: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194)

73


胡耀邦墓清明祭:斯人已去经年依然思重人稠

    清明节期间,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胡耀邦墓碑前瞻仰。连日来,来此瞻仰凭吊胡耀邦的当地民众或外地游客络绎不绝。中新社发
刘占昆 摄



  中新社共青城4月3日电 题:胡耀邦墓前清明祭


  中新社记者 刘占昆 王剑 周宇斌


  嫩柳垂绿,湖波轻皱,四月天气。胡耀邦墓前象征着当时12亿民众的12个大石头无语簇拥,周遭山茶花落红满地,鹧鸪声咽。斯人已去经年,墓前依然思重人稠。


  清明时节,中新社记者探访了胡耀邦长眠于斯的江西鄱阳湖畔的共青城富华山。共青城位于庐山南麓,鄱阳湖之滨,南浔铁路穿城而过。从南昌沿昌九高速公路北行约80公里即到共青城胡耀邦墓。









27CDB6E-AE6D-11cf-96B8-444553540000">
                      


  导游童丽红告诉记者,“墓地海拔42.7米,坐西朝东,占地两平方公里。 两条墓道均铺有73级石阶,象征着胡耀邦73年人生的曲折道路”。


  在苍松翠柏环绕的墓区最高处,矗立着一座呈直角三角形的墓碑,形似红旗的一角,碑石右上方雕刻着胡耀邦的侧面头像。记者注意到,任凭岁月风雨的洗礼,胡耀邦凝眉忧思的面庞依然清晰。


  据记载,共青城缘于建国初期98位青年来此垦荒。胡耀邦一生先后两次来此,三次为此题词。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在京逝世。治丧期间,中共中央批准胡耀邦夫人李昭的请求,将他的骨灰葬于此处。


  童丽红说,她是耀邦陵园的第一批讲解员。多年来,胡耀邦陵园年接待近30万社会各界人士前来瞻仰、凭吊。摆放在胡耀邦墓碑前的众多祭奠花篮和络绎不绝的瞻仰者印证了童丽红的说法。


  “从少共‘红小鬼’到新中国最高领导人,胡耀邦一直秉持他亲手写的对联里‘利在天下’的理念。我们也就是冲着这个来瞻仰他的”。来自南昌的一改制企业负责人在墓前说,企业改制了,我们对耀邦的崇敬一刻也没有变。清明时节,该企业员工自发来胡耀邦墓前凭吊,以表达敬意。


  一位带着自己孩子来耀邦陵园凭吊的当地市民卓玉环告诉记者,他们几乎每年都会来这里祭奠扫墓,“作为共青城人,现在我们已为人父母,也想让小孩子感受下,希望他们长大后听到胡耀邦这个名字就想到民族脊梁。”


  两位同为80岁的耄耋老人喻炳根、范炳秀在儿子、孙女的搀扶下来到墓碑前三次鞠躬以表敬意。喻炳根用手比划着说,“他是一位伟人,人民在他心里有多重,他在我们心中就有多重!”


  今年4月15日是胡耀邦逝世23周年。据悉,胡耀邦陵园先后接待过8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200多位省部级官员前来祭奠。记者下山时一位带着孩子前来祭奠的年轻妈妈正用湖南口音教训在路边贪玩的孩子,“快走哦,胡爷爷看着呢!”
(完)


作者: j_bf    时间: 2012-4-9 20:34

大陆的笔杆子很有意思,蒋介石吹捧、胡耀邦吹捧、朱镕基吹捧、赵紫阳吹捧。这些政客当道时依然享受在专制之下的利益之举,行着专制之风,与民主丝毫不搭界。只不过某点滴行为言语作为论调符合了少部分人的向往,于是拿一贯的上纲上线思维,夸大造就,丝毫不亚于个人崇拜。
作者: 红灯记    时间: 2012-4-9 20:35     标题: 回复 3# j_bf 的帖子

这话说的好
作者: krombach    时间: 2012-4-10 14:22

你对某些历史不了解吧,胡耀邦和赵紫阳都是因为主张民主改革而被拿下的,请问民众同情认可他俩有何不妥?
作者: zzz132    时间: 2012-4-10 14:44

某本书里说过,胡是有良知的中国人爬到高层的最后一个人。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