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大家认为什么是中华文明, [打印本页]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12-4-2 22:19     标题: 大家认为什么是中华文明,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hlovezl    时间: 2012-4-2 22:21

up
作者: 我爱蓝色的天    时间: 2012-4-2 22:22

现在中国人迷失了上面几个字 台湾保存得不错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2-4-2 22:25

中华文明的内涵很多。
例如:各种风俗习惯、传统宗教,等等。
楼主那些个字,是所谓的“高标准严要求”,根本不能作为文明内涵。
例如“信”,应该就是不扯谎吧?这本来是各种文明中都推崇,但都不一定能做到的事。以基督教为例,教皇尚且捏造出一份《君士坦丁大帝赠与》文件,并且被天主教长期作为真事。
如果把“不扯谎”作为基督教传统的内容,教皇信不信基督教,都可疑了。

楼主就是先拿一个高标准,让你无法企及,最后以此为借口,一棍子打死。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12-4-2 22:31     标题: 回复 4# nkpoper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12-4-2 22: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12-4-2 22:45     标题: 回复 7# 写实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12-4-2 22:47     标题: 回复 9# hejunzhi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12-4-2 22:55     标题: 回复 14# hejunzhi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12-4-2 22:58     标题: 回复 13# 写实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12-4-2 23:04     标题: 回复 21# 写实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12-4-2 23:13     标题: 回复 24# hejunzhi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12-4-2 23:21     标题: 回复 26# hejunzhi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2-4-3 00:06

引用:
原帖由 leapriri 于 2012-4-2 22:31 发表
没有人性,不可能做到,但是历朝历代都是这样提出的,为什么西方文明能够传向世界,就是一个人性,人人平等,
【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证自明的:所有的人都是生而平等的,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力,其中 ...
人人平等是美国独立战争时候提出来反对英国人的口号,但在当时,美国还是毅然决然地保留了奴隶制。
这算什么?
更不用说在基督教平等口号下中世纪的黑暗了。
中国文明就没有平等的口号?只不过,中国口号如果有,你就说是假的罢了。基督教就是真的?基督教在中世纪犯下滔天罪行,西方人都没把它给灭了。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2-4-3 00:11

引用:
原帖由 leapriri 于 2012-4-2 23:21 发表
宋朝本身的欺骗就为自己的灭亡奠定基础了,宋朝从来都是说了不算,看看宋朝灭亡的历史,不断的欺骗最后被屠戮,
少见多怪。
我告诉你,外交上,说了不算之类的毛病太常见了。
你去看看罗马帝国的征服史,一般而言,灭谁都有借口。
最典型的,罗马最大的对头迦太基,它被灭,也是因为它违约在先。
再比方说,北韩侵入南韩,被国际社会定义为野蛮侵略,你以为此前南韩就没往北韩那边挑衅?
再比方说,二战中,美国怂恿苏联侵入中国东北,它明知道日苏互不侵犯条约1946年才到期,这完全是一种视条约为废纸的精神。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12-4-3 00:45     标题: 回复 28# nkpoper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2-4-3 00:52     标题: 回复 30# leapriri 的帖子

你要把法家当中国传统,而无视法家被中国历朝历代人谩骂(除了毛朝)。你拿希腊传统来跟法家做对照,却无视在西方很长一段时间内,希腊多神教文明处于被基督教毁灭的状态。
宙斯的神像,被基督徒摧毁;埃及的大图书馆,被基督徒焚烧......即便如此,也不是西方人毁灭基督教的理由。只有给予自己的传统以适当尊重的民族,才有未来。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12-4-3 00:52     标题: 回复 29# nkpoper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12-4-3 00:53     标题: 回复 31# nkpoper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12-4-3 00:55     标题: 回复 31# nkpoper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12-4-3 00:57     标题: 回复 31# nkpoper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2-4-3 01:01

人人平等这个观念,在古希腊人那里,有一定的真实性。但也只是“一定的”。因为古希腊一直保持着奴隶制。
在基督教中世纪,基督教的人人平等,就完全是谎言。
到了美国建国的时候,也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古希腊一样,美国建国的时候,也有奴隶制。而且,林肯曾经明确保证过:(解放奴隶以后)不给黑人以和白人平等的权力。黑白平等,是1960年代以后事了。
而到了法国大革命的时候,这个观念就变成了激进主义的叫嚣,事实上也是共产主义思想的起源。

美国人很清楚,人人平等是专门针对白人的,是跟英国人争权用的,不能当真,至少不能马上当真。法国人就上当了,他们眼中的人人平等,有很大的共党色彩。至于后来的苏共中共的人人平等,那就更没谱了,就像基督教中世纪一样,完全是谎言。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2-4-3 01:04

引用:
原帖由 leapriri 于 2012-4-3 00:55 发表
中国历朝历代骂法家,吹嘘儒家,欺骗靠儒家,治理国家又是用法家,中华文化的欺骗性,没有一个朝代使用儒家
除了秦朝,基本没有一个朝代使用法家。
儒家的思想是要用礼教治国,但并不排斥法律;而法家的思想是要用法律治国,坚决排斥礼教。
你说历代用的都是什么家?
借鉴法家和实践法家是两回事。实践法家的下场,就是秦朝那个结果的。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2-4-3 01:05

引用:
原帖由 leapriri 于 2012-4-3 00:57 发表
西方历史是“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基督教文明一脉相承”的
多神教文明不仅在中世纪被摧毁,而且在你嘴里也是被骂的。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12-4-3 01:08     标题: 回复 36# nkpoper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2-4-3 01:13     标题: 回复 39# leapriri 的帖子

我告诉你,乌有之乡的文章,我也许在别处看过(虽然我没注意到哪篇是)。
但是乌有之乡,我只有确认它是不是被封杀的时候,才去过。我从来没有去乌有之乡看过一篇文章。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2-4-3 01:14     标题: 回复 40# 写实 的帖子

你来奉承这种扬言要”灭亡中华文明“的说法,还有脸指责别人非黑即白?
在你们眼里,你们灭亡中华文明,都不算极端;谁要是反对,谁就是非黑即白。你不觉得自己无耻吗?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2-4-3 01:32     标题: 回复 43# 写实 的帖子

你方大言不惭,胡说八道,就是挑逗。对方说话稍微直率,就是非黑即白。
作者: benfenren1    时间: 2012-4-3 01:47

唐朝的瓷碗瓷盆和体态丰腴的大波妹子。
作者: ubal    时间: 2012-4-3 01:54

我是一个30多,受过教育的人,但我真不知道什么是中华文明。如果有中华文明存在,这个东西不应该是每个人一个答案吧,但我从没听任何人说起过(我指的是普通人,而不是什么讲座教授课本之类的)也没看到周围有任何人讨论过这个问题。
对了,也许地铁里有一句——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请给有需要的人让座!
但除了中国人外,别的地方的就不尊老爱幼了?怕是只要是个人就会尊老爱幼吧。
作者: yj123abc    时间: 2012-4-3 04:22

所谓中华文明 对内实行孔子那一套 对外照搬西方那一套 这就是中华文明应有的路子  中国一直国运不济 一直被侵略 一直内斗 正是搞反了顺序  对内实施西方一套 对外却一直讲什么仁义 这正是中国始终不昌盛的唯一原因!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12-4-3 09:36     标题: 回复 38# nkpoper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nannv    时间: 2012-4-3 09:36

:Q :Q :Q :Q 不赞同楼主的观点!中华文明的内容很繁杂,但是概括起来其实就是这几个字:“欲做顺民、奴隶而不得只好做暴民的生存哲学!!”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12-4-3 09:40     标题: 回复 49# nannv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2-4-3 09:43

引用:
原帖由 leapriri 于 2012-4-3 09:36 发表
你把马克思主义,归罪于犹太民族,归罪与基督教的哲学体系,归罪与基督文化,你已经表明是因为有基督所有有马克思主义,
把世界上的灾难归于犹太人,沙皇也是这样认为的,欧洲很多野蛮时期都这样干,当然有他们认为 ...
你可以扬言灭亡中华文明,我就不可以归咎于犹太教?
犹太教=犹太民族?
我没说你要灭亡中华民族吧?
马克思主义本来就是在犹太-基督教的氛围下诞生的,在理论结构上如出一辙,而且都喜欢毁灭异教文明。这有什么问题吗?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12-4-3 09:49     标题: 回复 51# nkpoper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2-4-3 09:54

此外,如果说中国人表现恶劣,犹太人在犹太复国主义得手,重建以色列以前,也不是什么特别光荣的角色。
是的,他们比较能赚钱,而且很聪明。但中国人不聪明?中国人在同样社会环境下的表现,虽然比不上犹太人,也比很多其它民族强吧?
犹太人在以色列建立以前的问题是:
第一、唯利是图,不受当地道德标准的好评。很多人拿当下西方人藐视中国人来说事,其实他们当初更藐视犹太人。
第二、贡献了按人口比例而言,实在多得离谱的激进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策动者。
第三、一般散沙,在纳粹屠杀下鲜有反抗。你当然可以说他们没有反抗的物质条件,但是,你要想想我们有没有这个条件。美国人很容易反对政府,因为法律保障他们反对;印度人也可以反抗英国,因为英国政府虽然也镇压,但是他们是有底线的。我们面对着人类历史上,从很多方面讲比纳粹还恶劣的政权,我们有多大反抗余地?

简言之,犹太人没有国家的时候,照样不怎么样。我们现在也没有国家。
如果因为不怎么样就毁灭自己的文化传统,那犹太人也早就不存在了,遑论再得到国家。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12-4-3 09:57     标题: 回复 51# nkpoper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2-4-3 09:57

引用:
原帖由 leapriri 于 2012-4-3 09:49 发表
你又曲解,【灭亡中华民族】,不能这样曲解吧,文化没落,消亡是历史上的正常现象,并不代表民族灭亡。
曲解的是你,我明明是在说犹太教,你非要联系到犹太民族。所以我说:我没说你要灭亡中华民族吧?
拜托你把我写的是什么给看清楚好不好?你故意看不懂?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2-4-3 10:01

引用:
原帖由 leapriri 于 2012-4-3 09:57 发表
【马克思主义本来就是在犹太-基督教的氛围下诞生的,在理论结构上如出一辙,而且都喜欢毁灭异教文明。这有什么问题吗?】
现在世界的发展,西方的制度同样是在基督文明中产生,而且普世,人人平等,人权观念都是在西 ...
这回不说古希腊了?
民主和科学明明是在古希腊诞生的。
当然,你还可以继续绕下去,说什么“基督教和古希腊一脉相承”。
可是,基督教毁灭希腊文化,犯下那么大历史罪行,西方人把它灭了么?
你就会绕来绕去。
而且你还很狡猾:你讨论的这些问题,跟1楼有关么?你明明是对我的“马克思主义的犹太-基督教渊源”不满,却不在那里回帖。因为害怕原帖内容,就躲到这里来?
作者: 黄河水    时间: 2012-4-3 10:01

引用:
原帖由 leapriri 于 2012-4-3 00:45 发表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历史之父”希罗多德最早提出来的。希罗多德是古希腊雅典伯利克里时代的著名历史学家。公元前
同时期中国【“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还是同时期
【商君列传第八:“于是太子犯法。 ...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出自于《礼记》。


“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下之。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兵车不式,武车绥旌,德车结旌。”



 


《礼记》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共产党曾经对“礼”谈虎色变,认为是“吃人的礼教”,似乎传统中国人被“礼”的精神枷锁下活的苦不堪言。“礼”是人类的正常生活规范。我们拜年、婚丧嫁娶、迎来送往都要懂礼数。传统礼仪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约定俗成的文明举止、风俗习惯,它是根源于民间传统的文明习惯


《礼记》是一本详细介绍、阐释古代礼仪的手册。《礼记》中对古代礼仪记载详细到在贵客面前不能骂狗、吃饭时不能扔给狗骨头,类似于有教养的法国父母从小就教育孩子吃鸡翅膀不能用手抓,要耐心的用刀叉。这是人类的礼仪文明,怎么反而成了“精神枷锁”了?倒是中共“破四旧”将中国传统礼仪破坏殆尽,反过来乘虚而入,用真正的精神枷锁把中国人捆的死死的。


 


《礼记》这段原文是记载具体的乘车礼仪。

根据上下文,“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其实应该分为两句话,逗号应改成句号。“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下之。礼不下庶人。”这是讲一般乘车礼仪。两车相遇,要相互表示敬意。上级遇到下级,不用下车,但要扶着车前横木,点头行礼;下级遇到上级,就要下车行礼;至于庶人,在先秦人看来,他没有当官食禄,就不必行这套礼数。这和现代会车时勿打大灯的道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这是讲对违反乘车礼仪者的处理。对于违反乘车礼仪的下级,如果级别是大夫,国君就不能用刑罚羞辱;国君也不能带着行刑者在身边恐吓下级行礼。也就是说上级不能暴力逼迫下级对上级礼貌。现代不也讲要人性化管理,上下级之间要平等吗?


 


这些礼仪,都是合情合理的,古人的纯朴可见一斑。这哪有什么“阶级压迫”色彩?就算是后人将“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混合成一句话,割裂了《礼记》中具体乘车礼仪的语境,古人也没有认为“礼不下庶人”就是指对百姓无礼,“刑不上大夫”就是指贵族可以无法无天。


 


“礼不下庶人”是指贵族必须守礼,百姓却可以免礼。恰恰是表明现代人对于政府官员的道德必须要求的人文精神啊。明明是党文化故意歪曲了此话的含义。你为什么跟着起哄泥?


 


《清史稿·志六十八·礼十二(凶礼二)》记载:“(雍正帝)又谕:‘吉凶异道,不得相干。故娶在三年外而聘在三年内者,春秋犹以为非。三年之丧,创深痛钜。乃愚民不知礼教,虑服丧后不获嫁娶,遂乘父母疾笃或殡敛未终而贸然为之者,朕甚悯焉。自今伊始,齿朝之士,下逮生监,毋违此制。其皁隶编氓,穷而无告,父母卧疾,赖子妇治饔飧者,任其迎娶盥馈,俟疾瘳或服竟再成婚礼。’古者礼不下庶人,其斯之谓欤?”雍正帝认为儿子在父母病危时娶亲违礼,不许官员这么干,但允许穷苦无告的百姓娶媳妇以便赡养父母,《清史稿》认为这体现了“礼不下庶人”。


 


《唐律释文》说:“刑不上大夫。谓大夫以上之官,犯死罪非十恶之类,则在八议之内也。”“八议”是指“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古人认为这些人应该受到皇帝礼遇,不能皇帝想杀就杀。他们犯死罪可以减刑免死,但不等于不处罚;如果他们犯了十恶不赦的罪,皇帝也不能包庇。可见,“刑不上大夫”是在某些情况下免除死刑而已。


 


《孔子家语》也阐述了“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含义:


 


冉有问于孔子曰:“先王制法,使刑不上于大夫,礼不下于庶人,然则大夫犯罪,不可以加刑,庶人之行事,不可以治于礼乎?


”孔子曰:“不然,凡治君子以礼御其心,所以属之以廉耻之节也,故古之大夫,其有坐不廉污秽而退放之者,不谓之不廉污秽而退放,则曰簠簋不饬;有坐淫乱男女无别者,不谓之淫乱男女无别,则曰帷幕不修也;有坐罔上不忠者,不谓之罔上不忠,则曰臣节未著;有坐罢软不胜任者,不谓之罢软不胜任,则曰下官不职;有坐干国之纪者,不谓之干国之纪,则曰行事不请。此五者,大夫既自定有罪名矣,而犹不忍斥,然正以呼之也,既而为之讳,所以愧耻之,是故大夫之罪,其在五刑之域者,闻而谴发,则白冠厘缨,盘水加剑,造乎阙而自请罪,君不使有司执縳牵掣而加之也。其有大罪者,闻命则北面再拜,跪而自裁,君不使人捽引而刑杀。曰:‘子大夫自取之耳,吾遇子有礼矣,以刑不上大夫而大夫亦不失其罪者,教使然也。’所谓礼不下庶人者,以庶人遽其事而不能充礼,故不责之以备礼也。”冉有跪然免席曰:“言则美矣,求未之闻,退而记之。”


 


《孔子家语》认为“凡治君子以礼御其心”,国君要礼乐治国,对主流社会要礼遇,因此国君处罚贵族时要注意维护贵族的荣誉;贵族犯罪要委婉的劝贵族自首;贵族有大罪要让贵族自裁;不要随便逮捕贵族,让贵族饱受狱吏羞辱。在这里“刑不上大夫”不是什么纵容犯罪,而是“刑不上大夫而大夫亦不失其罪”。

这就是所谓‘君使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不是体现了现代的人文精神吗?


在这里“礼不下庶人”也不是什么贵族就可以对百姓无礼,或百姓就无须礼教,而是体谅百姓的实际困难,“不责之以备礼”。对待百姓不必求全责备,苛刻要求,这都是合情合理的,都体现了“仁”字。


 


在传统文化中,君臣民的关系本来就应该是和谐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并没有什么负面含义。是共匪硬要栽赃于传统文化,肆意践踏中华文明。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12-4-3 10:08     标题: 回复 57# 黄河水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2-4-3 10:13     标题: 回复 58# leapriri 的帖子

基督教教义和历史事实相违背的时候也很多。整个中世纪就是这样,西方人也没把它灭了吧?
你就会使用双重标准。

其实,今人骂古人还不容易?这就好比“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
你真要是像尼采那样,重估一切价值,对人类历史上的一切传统都加以贬斥。这个虽然未必就好,但总算能自圆其说。
非要自己信着几千年前的基督教,骂着几千年前的中国人。基督教的历史,又岂是干净的?
作者: yao_er    时间: 2012-4-3 10:25

中华有文明吗?
如果说有的话,也都在几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近千年来中国没有任何新的哲学思想诞生,甚至对远古思相的改良都很少。
时至今日一提中华文明,还在拿孔子老子说事儿,不觉得很可笑吗

文明的落后首先是哲学思想的落后。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12-4-3 10:30     标题: 回复 59# nkpoper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黄河水    时间: 2012-4-3 10:54

引用:
原帖由 leapriri 于 2012-4-3 10:08 发表
中国历史事实上,是欺骗中国百姓,说与做完全分隔,这正是欺骗本性,
在路上长河中,不断的剥夺民权,臣权,完全走向独裁专制,到明朝连丞相都不在设立,完全独裁,中国历史不断的暴民暴政转换就是这样的一个结果

中国历史事实上,是欺骗中国百姓,说与做完全分隔,这正是欺骗本性,

你又来了,欺骗,究竟是谁欺骗?是统治阶级在欺骗,不是中华文明本身欺骗,你总是在为统治阶级打掩护,你是不是很卑鄙啊?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12-4-3 10:58     标题: 回复 62# 黄河水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黄河水    时间: 2012-4-3 10:58

引用:
原帖由 leapriri 于 2012-4-3 10:30 发表
一个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进步,一个在几千年不断退步,不断的歪曲,不断的残害人,
这两种文明完全走向相反方向,
我前面谈到过,周朝的国养制度,战争制度,但是后来成为笑柄,

一个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进步,一个在几千年不断退步,不断的歪曲,不断的残害人,

是统治阶级在不断歪曲中华文明,不断残害人,不是中华文明在歪曲,在残害人,你喜欢混为一谈,就是在胡搅蛮缠。
如果专制制度不打倒,这个歪曲和残害就将持续下去,你能把帐算在中华文明头上?和专制制度没有任何关系?

作者: 黄河水    时间: 2012-4-3 11:00

引用:
原帖由 leapriri 于 2012-4-3 10:58 发表
是我们的文化存在问题,具有欺骗性,暴政暴民的不断转换,自己民族不断的互相屠戮,就是自己民族文化存在恶劣现象,
我们都是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罪恶,是我卑鄙,我承认,我有罪,这一点我不反对你的说法

哪个民族的文化没有问题?都有糟粕,都需要与时俱进,因为有问题就一棍子打死?不是卑鄙是神马?

作者: 黄河水    时间: 2012-4-3 11:01

引用:
原帖由 leapriri 于 2012-4-3 10:58 发表
是我们的文化存在问题,具有欺骗性,暴政暴民的不断转换,自己民族不断的互相屠戮,就是自己民族文化存在恶劣现象,
我们都是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罪恶,是我卑鄙,我承认,我有罪,这一点我不反对你的说法

你有罪,你卑鄙,你就把帐统统算在中华文明头上?神马逻辑?把中华文明消灭了,你就不卑鄙了是不是?

作者: 黄河水    时间: 2012-4-3 11:05

引用:
原帖由 leapriri 于 2012-4-3 10:58 发表
是我们的文化存在问题,具有欺骗性,暴政暴民的不断转换,自己民族不断的互相屠戮,就是自己民族文化存在恶劣现象,
我们都是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罪恶,是我卑鄙,我承认,我有罪,这一点我不反对你的说法
暴政暴民的不断转换,自己民族不断的互相屠戮】,恰恰是因为没有找到好的制度,如果有了好的制度,暴政就消灭了,不是明明白白的事情吗?台湾就是如此,苏联也是如此,任何国家都是如此,你不谈打倒暴政,揪住民族文化不放,你居心何在?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12-4-3 11: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黄河水    时间: 2012-4-3 11:06

引用:
原帖由 leapriri 于 2012-4-3 10:58 发表
是我们的文化存在问题,具有欺骗性,暴政暴民的不断转换,自己民族不断的互相屠戮,就是自己民族文化存在恶劣现象,
我们都是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罪恶,是我卑鄙,我承认,我有罪,这一点我不反对你的说法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罪恶,是我卑鄙,我承认,我有罪,这一点我不反对你的说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罪恶,包括西方人也一样,和中华文明有狗屁的关系?

作者: 黄河水    时间: 2012-4-3 11:08

引用:
原帖由 leapriri 于 2012-4-3 11:06 发表
中华文化已经成为专制的肥沃土壤,我的罪人与他人无关,是我自己的事情,也与你无关,
借老大的回复你吧【这个很少有人真正去做的,天朝不自由吧,没见多少人逃跑。
别说逃跑很难,比比北韩集中营里囚犯的逃跑历程 ...

都逃跑吧,往哪里逃?13亿人都逃跑?你扯淡吧。

作者: 黄河水    时间: 2012-4-3 11:08

为什么不把独裁者干掉,他们才需要逃跑,你这个懦夫。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12-4-3 11:09     标题: 回复 67# 黄河水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黄河水    时间: 2012-4-3 11:10

俺坚信中国人有能力推翻暴政,建立民主国家,你不信,木有关系,国外凉快去吧,不要在这里揪住中华文明不放,替统治阶级打掩护,这个就是卑鄙。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12-4-3 11:11     标题: 回复 71# 黄河水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12-4-3 11:12     标题: 回复 73# 黄河水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黄河水    时间: 2012-4-3 11:12

引用:
原帖由 leapriri 于 2012-4-3 11:09 发表
好的制度在非洲巫毒教文化中也是没有什么好的作用,制度与文化不能割裂,日本韩国台湾已经说明一切,

木有好的作用?不如独裁专制制度?这个就是你想要说的吧,你死了这条心吧。现在人人的知道,民主制度不是最好的制度,但绝对是最不坏的制度,而独裁制度绝对是世界上最坏的制度,你就省省吧。

作者: 黄河水    时间: 2012-4-3 11:14

引用:
原帖由 leapriri 于 2012-4-3 11:11 发表
当我们在6.4中去做了些事情的时候,中华人没有对我多大帮助,当我签署【08宪章】的时候,我出头了,中国人都缩头了,这就是中国

记住,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自己,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每个人都是为自己的人权奋斗,为自己的利益奋斗,木有人欠你任何东西,明白了?

作者: 黄河水    时间: 2012-4-3 11:16

引用:
原帖由 leapriri 于 2012-4-3 11:12 发表
骂一会就行了,不用一直提醒我是罪人,

必须一直提醒,提醒你一辈子,基督就是这样说的,你有罪啊,忏悔吧,不要企图消灭自己的文化,基督木有这样教导你吧?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12-4-3 11:17     标题: 回复 76# 黄河水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12-4-3 11:18     标题: 回复 77# 黄河水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黄河水    时间: 2012-4-3 11:19

引用:
原帖由 leapriri 于 2012-4-3 11:17 发表
不要歪曲,你明明知道我是民主派,却偏要给人破脏水,没有一丝意思,灭亡独裁也许是我们的共同点,我们存同求异吧,
互相谩骂不是道理

俺才不管你是神马派,神马派都是浮云,俺就相信要想别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自尊,一个民族也是如此,自己鄙薄自己的民族,就是败类。

作者: 黄河水    时间: 2012-4-3 11:22

引用:
原帖由 leapriri 于 2012-4-3 11:18 发表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最卑鄙的中华文化

这个就是共产党教育的结果,共产党就是兴无灭私,打倒私有制。

你自己不为自己,谁为你?你自己的利益不奋斗,靠谁?你自己的人权不抗争,靠谁?你自己不为自己不是等死?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12-4-3 11:23     标题: 回复 81# 黄河水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12-4-3 11:27     标题: 回复 82# 黄河水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黄河水    时间: 2012-4-3 11:28

引用:
原帖由 leapriri 于 2012-4-3 11:23 发表
我鄙视中华文化,不是鄙视中国人,也不是鄙视民族,我们比较鄙视非洲黑人,其实就是他们的文化,而不是个体,
你说谁是败类就是把,我不跟你辩解这个问题
我鄙视中华文化,不是鄙视中国人,也不是鄙视民族,】,狡辩而已,中华文化就是中国人创造的,你鄙视中华文化就是鄙视中国人,就是鄙视中华民族,有神马区别?

作者: 黄河水    时间: 2012-4-3 11:29

引用:
原帖由 leapriri 于 2012-4-3 11:27 发表
人血馒头就是这个国家

是谁造成的?难道不是专制制度造成的?不是统治阶级造成的?统统都算在中华文明头上?你不是卑鄙是神马?

作者: 黄河水    时间: 2012-4-3 11:30

只要明天实现民主制度,人血馒头立即消失,你有神马异议?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12-4-3 11:31     标题: 回复 85# 黄河水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黄河水    时间: 2012-4-3 11:32

人血馒头就是专制制度的真实写照,全世界都是如此,就是你假装不知道。
作者: leapriri    时间: 2012-4-3 11:32     标题: 回复 87# 黄河水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黄河水    时间: 2012-4-3 11:33

引用:
原帖由 leapriri 于 2012-4-3 11:31 发表
比如说,我不好,我是我父母生的,所以我父母就不好,然后就是我的家族就不好,你是什么说法,

一个人不好是常态,木有完美的人。

作者: 黄河水    时间: 2012-4-3 11:35

引用:
原帖由 leapriri 于 2012-4-3 11:32 发表
母鸡与鸡蛋的问题,

已经不是问题了,当然的现有人类,后有制度。人类发明了制度,但是任何制度都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 不断革新,不革新,原来适应社会的制度就会走向反面。木有神马解释不清的。

作者: 黄河水    时间: 2012-4-3 11:39

制度就是一个发明,就是政治家的一个制度设计,任何国家,任何民族拿来就可以用。民主制度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优秀制度,是人类共同智慧的结晶,全世界通用。和任何国家民族自身的文化没有关系。
作者: 黄河水    时间: 2012-4-3 12:06

制度决定一个国家民族的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就决定了文化走向。
在任何国家民族,都存在着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一个就是民间文化,是本质和主流,一个就是统治阶级文化,基本是糟粕。你现在是把糟粕和精华混为一谈。 在专制制度下面,统治阶级的糟粕文化占有统治地位,民间文化遭到打压,抬不起头来,在民主制度下面,民间文化必然抬头,糟粕文化必然遭到淘汰,这个就是制度的力量。

[ 本帖最后由 黄河水 于 2012-4-3 13:26 编辑 ]
作者: HTCATHY    时间: 2012-4-3 19: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gjggjg213    时间: 2012-4-3 22:13

一路看下来,争论好激烈啊!有点现实社会里成都重庆茶馆的味道啦!俺喜欢
作者: gjggjg213    时间: 2012-4-3 22:16

引用:
原帖由 HTCATHY 于 2012-4-3 19:47 发表
中华文明,面子数第一!

无论做什么事,也无论在什么位置上、层面上、内外关系上…… 无一不以面子为重!
此观点,比较新颖,客观,实在啊!

的确,中国人最最讲面子!没错!

但面子也是文明?,中华文明???
作者: 馬蜂    时间: 2012-4-4 00:25

周易、中醫等遠古神授的才是中華文明
作者: xp1999    时间: 2012-4-5 14:24

到目前,中国人要是还有廉耻就不要再提什么“文明”了,因为这个民族正在整体丧失这个东西。至于什么“仁义、礼......”就更不要提了。在这个国家各类富人为富不仁,各类穷人明哲保身,那个被车压了数次却无人问津,死去的孩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不要说也有好的,那是对于那些死于冷漠的人的亵渎。中国人眼下最重要的不是吹嘘老祖宗留下过什么,而是先从兽性回归到人性,其他的再说吧。一个全体丧失了良知、弱肉强食、权力是天的民族,请不要在奢谈“文明”了。
作者: 黄河水    时间: 2012-4-5 14:29

引用:
原帖由 xp1999 于 2012-4-5 14:24 发表
到目前,中国人要是还有廉耻就不要再提什么“文明”了,因为这个民族正在整体丧失这个东西。至于什么“仁义、礼......”就更不要提了。在这个国家各类富人为富不仁,各类穷人明哲保身,那个被车压了数次却无人问津, ...

任何国家,任何民族,坏人总是少数,这个就是基本常识。
如果一个国家出现了道德的整体性堕落,那一定是整个社会出了问题,整个社会出了问题,那就一定是制度出了问题。


作者: 黄河水    时间: 2012-5-6 12:57

专制制度就是中华文明的死敌。
你把中华文明当成敌人,就是站在专制制度一边。
作者: hollo    时间: 2012-5-7 14:18     标题: 回复 92# xp1999 的帖子

至于车压了见死不救,在格里格与津巴多著的《心理学与生活》中,美国存在相同的案例,他在书中认为是社会的结构导致的。有道德缺失的原因当然也有城市化影响下的社会心理的原因。实在是没必要扯上中国文明本身。
作者: 别说我傻    时间: 2012-5-7 19:08

元朝入侵之后还有中华文明吗?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2-5-7 19:12

引用:
原帖由 别说我傻 于 2012-5-7 19:08 发表
元朝入侵之后还有中华文明吗?
当然有。埃及三次改变民族,三次改变宗教,尚且不能说灭亡。
中华文明的延续性是最强的,除了日本以外。所以,这种元以后无中华实际上是日本人说的,少见多怪而已。
不过,日本的文明史只有不到2000年,中国在3000年以上。
作者: Alleluia_2006    时间: 2012-5-7 19:22

种植食用五谷,诞生出物质文明,但经过人体所产生的就是屁!
高喊着【礼义忠孝智勇恭信敏】扯着孔老二的蛋。几千年来一直却随地吐着“谈”,所以中华文明,物质和精神经过毫无信仰的人身体所产生的都是屁~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才耐人寻味的。所以台湾才有着真正的中华文明传承。而大陆想要脱胎换骨变成文明国家,人权才是第一步!
作者: 黄河水    时间: 2012-8-2 09:26

楼主是反中华文明的专业户,有木有。
作者: 黄河水    时间: 2012-8-2 09:30

楼主是反中华文明的专业户,有木有。他根本就不是神马认识问题,他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共匪的一党专政制度打掩护。
作者: 自由地飞翔    时间: 2012-8-2 20:33

唯独没有提倡自由民主。呵呵。五千年独裁。
作者: 自由地飞翔    时间: 2012-8-2 20:36

因为没有提倡自由,所以没有创新,永远守着古人的话当成神圣的。无语。
作者: chibaa    时间: 2012-8-2 21:34     标题: 十德 —— 仁義禮智信 忠孝節勇和

“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

“仁”:仁人、爱人、仁爱。自孔子倡导“仁”学以来,“仁”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孔子把“仁”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把“爱人”作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归仁”作为最高的社会道德理想。讲“仁”,就是讲人与人的关系,讲人对人的爱,由对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进而推及对他人之爱。“仁”,不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讲“仁爱”,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理念。中国人至今仍视为有德者为“仁人”,无德者为“不仁”。“仁爱”思想,作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主要价值取向和道德要求,渗透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特殊品质。


“义”: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礼记·中庸》:“义者宜也。尊资为大。”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与仁并用,作为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提出了“仁义道德”、“仁至义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思想。“义”是合宜、应当、应该之意,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利他,不以损害和出卖他人尤其朋友来换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义”,还有情谊、恩谊之宜,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牵挂、互相关照、互相提携。亲情和友情,发展到完美的程度,就有“义”的成分。有“义”,使友谊友情友善纯久。有“义”在,朋友不会出卖朋友,丈夫也不会抛弃妻子儿女。“义”,是中华民族崇高的道德表现。


“礼”: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仪、礼制。“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会交往之道。礼与仁互为表里,仁心爱人是礼的内在精神,恭敬辞让是仁的外在表现。好礼、有礼、注重礼仪是中国这个“礼仪之邦”的传统美德。中华传统文化认为,“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仪也。”(《礼记》)“礼”也是治国安邦的根本。中国伦理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礼仪文化”。“明礼”,从广义说,就是讲文明。作为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谓“礼制”;作为待人接物的形式,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智”:知者、明智、智慧、机智。“智”通“知”。中国古代思想家赋予“智”以丰富的道德和内涵。“智”在知道遵道。学而致知,不知不觉,智而不奸。“仁、义、礼、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而要将这一切联系起来就需要“智”贯穿其中,否则即使有“仁、义、礼、信”加持于身,也都不可能通达无碍。新时期需要把中华民族的道德智慧同人文智慧、科学智慧聚成一体,开启新的智慧。


“信”:诚信、信任。《说文》讲:“人言为信”。“信”是立身之道、兴业之道、治世之道。诚信求和。诚信是约定俗成的社会交往准则。孔子把“信”列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四大科目”(文、行、忠、信)和“五大规范”(恭、宽、信、敏、惠)之一,强调要“言而有信”,“信则人任焉”。“以诚待人”、“以信取人”、“一诺千金”、“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推崇并发扬光大。


“忠”:忠诚、忠良、忠恕。“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张的一种优良品德。一提“忠”,人们往往想到“愚忠”,其实这是误解。在孔子看来,不只是对“君”,对普通的人、所有的人,都有一个“忠”的问题。孔子时代,“君”并不稀奇,到处是大大小小的“君”。其实,孔子很反对愚忠,对路对心才能忠。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忠”讲的是君王人民:“上思利民,忠也。”所谓忠,就是内心求善,外求尽职尽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历代仁人志士的共同心愿。忠于事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是中华民族崇高的最高最神圣的价值追求。


“孝”:孝心、孝敬、孝道。中华民族崇尚祖辈传承理念。主要是对父母、长辈之“孝”,强调长幼有序。孔子首创私学,把“孝”放在教学首位,说“孝”是道德的根本。“孝乃德之本”,“百善孝为先”。人们往往把“孝敬父母”与“报效祖国”起来,认为“忠孝不能两全”,甚至贬低“孝敬父母”。这是误区。其实“孝敬父母”与“报效祖国”二者都光荣。二者可以统一,也应该统一。忠孝可以两全。个别人受条件限制不能统一,也是有的,但不能因此而泛化。我们要把二者尽量同意起来,既尽到“报效祖国”之“孝”,又尽到“孝敬父母”之“孝”。这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传统美德。


“节”:节气、名节、操守、节制。崇尚理想、信念、信仰。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在《腾文公下》中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至理名言。讲气节、重操守、重名节、软利欲,历经千百年的锤炼和发展。熔铸成为不图名利、为政清廉、公正无私的高尚品质,克己为人、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伟大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成为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精神支柱和一个人涌葆铮铮铁骨的人格追求。


“勇”:勇敢、坚强、刚毅。中华传统文化对“勇”赋予了丰富内涵:“持节不恐谓之勇”,“持义不掩曰勇”,“投身为义曰勇”,“知死不避曰勇”,“悬命为仁曰勇”,“弃命为仁曰勇”,“胜敌壮志曰勇”。“勇”就是要敢想、敢干、敢闯,敢于创新,敢于开拓,敢于承担责任,敢于说真话,敢于坚持原则,敢于实事求是。一言蔽之,“勇”就是勇敢果断、徇义不惧、刚健不屈。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这种自强不息、英勇顽强的刚健精神,是中华民饱经磨难、历久弥新、愈挫愈勇、愈挫愈奋的不竭动力。


“和”“和睦、和气、中和、和平、和谐”。求同存异。中华传统文化把“和”作为最高价值,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礼用之,和为贵。”(《论语*学而》)提出为政应“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和”以治国。周幽王大夫史伯针对当时周政权危机,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济”的理论。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离散不能相和合。”(《墨子*间诂》卷三)“和”被认为是人道追求的最高目标。传统文化还把“中”与“和”并提:“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中和”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强调“和谐”、“允执其中”、“时中”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和睦夫妻、和合家族、顺和邻里、和谐社会、协和万邦、天人合一、和气生财、和平天下、和衷共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目标。


“十德”可分为两组:原“五常”——“仁、义、礼、智、信”为一组;新“五德”——“忠、孝、节、勇、和”为一组。10个字内涵外延,相对区别,难免有交叉,主要取其本意、主意。“十德”既有内向的,就自身内心修养而言的;又有外向的,从与他人关系、社会关系、改造世界而言的。每组各字之间,均有次序,相互对应,仁忠、义孝、礼节、智勇、信和,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基本内涵概括更加完整、丰满、全面。孟子认为,“四德”不是平行的,“仁”是之首,是“四德”之根本,“信”贯穿;新“五德”,“忠”为首,是根本,“和”贯穿。“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核心思想。“和”也是贯穿“十德”整体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境界、最高目标。


“十德”具有综合性、全面性、现实性。“十德”是全方位的,“十德”中有道德,有价值,有人格,有文化,有制度,有法治,有经济,有政治,有实践,有家庭,有国家。

“十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内涵,是要义,是精华,是人生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伦理规范。“十德”充分表明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博大精深,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深厚底蕴,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十德”是个很高、很全、很美、很理想的目标,是崇高的境界。每个人,甚至每一代人,不可能彻底做到,不可能完全达到,但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向往之、为之奋斗之,不懈努力,不断地接近,直到永远!


“十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至德要道。中华民族坚持“十德”、弘扬“十德”、追求“十德”、实践“十德”,那么,我们的社会一定是非常和谐的,我们的国家一定是非常发达的,我们的民族一定是非常强盛的,我们的人民一定是非常幸福的!


作者: huangweiwei    时间: 2012-8-2 23:53

做婊子立牌坊,要面子不要脸。
作者: webmastersm    时间: 2012-8-3 01:33

引用:
原帖由 leapriri 于 2012-4-2 22:58 发表 写实兄,被骂,被围攻不一定就是坏事,感谢一切,因为你被围攻,被骂,才能有更多的人看到你的观点,一切文明的对撞,都会给双方产生一定影响,一切从善良的方式去看问题,会使你高兴许多


你的观点就是【看我72变


作者: 黄河水    时间: 2012-8-3 07:40

引用:
原帖由 chibaa 于 2012-8-2 21:34 发表
“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仁”:仁人、爱人、仁爱。自孔子倡导“仁”学以来,“仁”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孔子把“仁”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把“爱人”作为道德的根本要 ...


非常好的回帖,必须顶。以楼主的素质,根本看不懂,满族人,呵呵,征服中国靠的不是武功,是仁。日本军阀依靠武力横行一世,期望武运长久,结果昙花一现,死的很难看,绞刑+两颗原子弹。靠武力征服其他民族的,肯定木有好下场。

作者: fsykj    时间: 2012-8-3 11:14

引用:
原帖由 chibaa 于 2012-8-2 21:34 发表 “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仁”:仁人、爱人、仁爱。自孔子倡导“仁”学以来,“仁”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孔子把“仁”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把“爱人”作为道德的根本要 ...


這也只不過是文化中的一個分支。按現在的術語來說,是思想政治。難道說思想政治就代表了一切文化?


孫子兵法,和鬼谷子這些呢?


作者: fwz00001    时间: 2012-8-3 12:23

固步自封  自我吹嘘  其实就是一个唬头  拿来自慰的
作者: 谢勇森    时间: 2012-8-3 22:20     标题: 杜君立:中国向东日本向西

杜君立:中国向东日本向西


          法国学者瑞恩科特曾形象地把中国传统文明称为“太阳文明”,而把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日本文明称之为“月光文明”。在近代之前,中日两国都经历过漫长的闭关自守时期,最终日本率先以明治维新进入现代,此后,日本迅速成为东方的“太阳”,而中国则沦落为一片黯淡的星光……

           中国曾是日本的“心之故乡”

          日本前首相吉田茂在《激荡百年史》中说,大约一万年前日本列岛才从欧亚大陆完全分离出来,“冰河期结束后,冰层融化,海水面上升,其结果形成了日本海,于是形成了今天的日本列岛……公元前3世纪左右,在中国正是秦始皇统一国家的时期,大概是长江流域哪个小国的遗民逃亡到日本列岛,带来了水稻农业。”

          从“日本”二字的字面来说,意指“太阳升起的地方”,这无疑也体现了传统的中国视角。或者说,日本是中国的一种发展和延伸。海洋的隔绝使日本的文明开化要晚于大陆的中国,因而一衣带水的日本深受中国文化影响,长期笼罩在中华文明的光环之下,以至于中国竟成为日本的“心之故乡”。日本近代思想家太宰春台说:“中华圣人之道行于我国,天下万事皆学中华,我国人始知礼仪,悟人伦之道,弃禽兽之行。”

          汉字传入日本之前属于日本史前时代。徐福被认为是最早东渡日本的中国人,他被日本人尊为“司农耕神”和“司药神”。中国史书记载,东汉建武中远二年(公元57年),“东夷倭奴国王遣使奉献”,“光武赐以印绶”;这枚金印后来在日本被发现,上刻阴文“汉倭奴国王”。隋唐“第二帝国”奉行对外扩张政策,再加上航海技术的成熟,中日之间交往日益密切,甚至发生了正面碰撞。公元663年朝鲜半岛爆发的白江口之战,是中日两国作为国家实体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冲突。在此次战役中,唐朝水军以少胜多,击败兵力、船舰皆数倍于己的“倭国”(日本)水军。中国的获胜使日本逐渐被纳入所谓的“中华圈”,从时间、文字、服饰、建筑到佛教文化,日本通过“中国化”步入到一种全新的文明。

          唐代的中国海船已经长达20余丈,唐朝李处人开辟的中日航线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中国宁波港到达日本嘉值岛那留浦,全程沿着海岸线航行,仅需3天。在唐僧去“西天取经”之时,“遣唐使”也西游来到大唐“取经”;相比唐僧来,遣唐使对日本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唐帝国时代的中国对日本影响如此深远,以至于从此以后千余年,中国一直被称为“大唐”。

          “大唐”的蜕变

          孔子作《春秋》说,“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所谓中国有恶则退为夷狄,夷狄有善则进为中国,因此中国首先是一种文明。从地理上来说,“中国”常常指的是黄河农耕文明的“中原”地区。随着北方草原部落的崛起,中国文明中心发生南移,黄河文化被长江文化取代,北方中国逐渐蛮夷化。这种南北中国文明分野在宋代达到一个极致。北方女真人建立的金帝国占据长江以北,南方汉人苦守的南宋帝国占据江南。虽然双方都以“中国”自称,但南方无疑要文明富强得多。在蒙古“黄祸”席卷欧亚大陆的13世纪,北中国很快就被蒙古铁骑荡平。但南中国抵抗蒙古征服的战争持续了整整51年,就连金哀宗都不由慨叹:江淮之人号称软弱,蒙古进攻蔓青洼时,他们虽然穷途末路,却无一人投降,而我大金河朔州郡,一遇蒙古进攻,皆迎风而降。

          “自盘古开天地以降,中华之劫难,无过于此者。”崖山一战,“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明末的大思想家黄宗羲无限沉重地写道:“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又一尽。经此二尽之后,古圣王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不少史学家将宋朝灭亡视为古典中国的结束,所谓“崖山之后,已无中国”。

          蒙古征服引发的难民潮,使中国文化进一步扩散到“中华圈”的外围地带;理学家李竹隐将理学传入日本,陆秀夫和文天祥更被树为武士道的英雄和神祗。当中国沦为蒙古帝国的一部分之后,整个“中华圈”都感到岌岌可危,但他们与南中国一样,表现出令人惊异的不屈意志,使忽必烈可汗建立大东亚蒙古帝国的梦想折戟沉沙。蒙古入侵使文化的中国蜕变为暴力的中国。这场屠刀下的蒙古化过程无疑是对伟大的中华帝国的沉重打击和彻底破坏。

          蒙古征服在日本之所以折戟沉沙,中国人(南宋遗民)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对日本的历史来说,来自中国(大陆)的蒙古征服是日本有史以来第一次遭到外来暴力侵略,这深深地刺激了日本人,在他们心目中那个文昌锦绣的“大唐”已经不存在了,此后的中国是一个野蛮危险的蒙古侵略者。日本对中国的警惕和戒心从此大大增强了。整个蒙古帝国时代,日本彻底断绝了与元朝中国的交往;在中国生活过很多年的马可·波罗,竟然以为日本人是白种人,并且离中国非常远,“拥有不计其数的黄金”。

          郑成功成为两国的“民族英雄”

          文天祥曾预言,“虏运从来无百年”。进入明帝国时代后,中国也效仿日本实行海禁。正如老子说的“老死不相往来”,明帝国的海禁对象是日本,日本的海禁对象则是中国。明代中期,中日曾有过一段蜜月期,特别是兵库银矿发现以后,日本白银成为中国不可或缺的货币来源。中日贸易往来一度非常频繁,16世纪中叶,持有幕府“朱印状”的日本商船达300余艘。在中国传统的朝贡体制下,一把日本倭刀的走私价仅为1000文,明朝官府的官方交易价却是1万文,足足高出10倍。但民族意识强烈的日本对明帝国的朝贡体制提出挑战,导致日本最终被逐出中国朝贡体系。

          合法的朝贡贸易的断绝和严厉的海禁政策使走私泛滥,最终酿成可怕的海盗灾难。走私集团雇佣日本武士袭击明帝国东南沿海。在“倭寇”浪潮平息之后,刚刚统一的日本又发起一场野心勃勃的征服“大唐”(中国)的战争。“何知今岁棹沧海,高丽大明属掌中”,日本“关白”(摄政)丰臣秀吉甚至提前将丰臣秀次封为“大唐关白”,并“准备奉圣驾于大唐之京城”。

          这场发生在朝鲜的狮虎斗持续了将近8年,彻底改变了东亚的政治格局。虽然《明史》称之为“东洋之捷,万世大功”,但这场战争却使明帝国破财损将,女真部落趁机坐大。努尔哈赤萌生了征服中国的“蛇吞象”野心。战争之后,丰臣家族迅速衰落,德川家康崛起,从此日本开始了一个闭关锁国、承平近300年的德川幕府时代。

          精于骑射的女真作为后冷兵器时代的征服者,成为一个传统火器帝国的新主人。南中国的抵抗仍然是如此悲壮而惨烈,以至于遭到女真征服者最为严酷的报复,“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不绝于史。孔子尝言:“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从头发与服饰这种最明显的民族文化标志上,“中国”确实已经不存在了。这种“去中国化”的程度比400年前的蒙古征服更加彻底。

          400年后,日本又一次迎来了一场大规模的难民潮。一些帝国遗民跨海移民日本,使中华文化进一步融入日本文化。“东莞李竹隐先生,当宋末,使其婿熊飞起兵勤王,而身浮海至日本,以诗书教授,日本人多被其化,称曰‘夫子’。”在《北京法源寺》中,李敖借谭嗣同之口说:“宋朝未年,日本人靠中国人李竹隐和中国和尚祖元的帮忙,才有了抵抗蒙古的精神动力;明末时候,靠中国人朱舜水的帮忙,才有了以后王政复古以至明治维新的精神渊源。”

          被南明封为“国姓爷”的郑成功在抵抗运动失败后,从荷兰人手中成功夺回了台湾(“福尔摩萨”)。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郑成功分别成为中日两国的“民族英雄”。

          历史的悲喜剧

          当中国进入白色恐怖的辫子化清朝时,日本则进入“小国寡民”的德川幕府时代。在一种相似的“闭关自守”背景下,中日之间的往来和贸易被限制在几乎最低程度。明朝中国的覆灭使日本和朝鲜都有一种“中国”已经灭亡的同情感,朝鲜将崇祯的年号继续沿用了200多年,许多日本精英也以“大中华衣钵”之继承者自居。不知不觉中,辫子上的中国已经不是曾经的“大唐”和“大明”的“中国”了,而变成了“大清”的“支那”;“唐学”也变成了“兰学”——向荷兰人学习,日本比中国更早地开始了西学的道路。中国思想家严复哀叹道:“中国者,固病夫也。”

          在中英两国在蒸汽战舰上签订了《南京条约》整整11年后,佩里率领的美国东印度洋舰队来到日本,第一次见到蒸汽船的日本人把这个冒着黑烟的不祥之物叫做“黑船”。面对前所未有的蒸汽机,中国选择了拒绝和不幸的战争,日本选择了接受和体面的谈判。如果说,历史在中国是悲剧的话,历史在日本常常变成喜剧。

          黑船来航成为日本历史的分水岭。幕府体制结束了,年轻的天皇带领日本开始了著名的“明治维新”。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一场启蒙运动,人们开始以理性和批判的态度来审视自我。一个人的成长首先要打败自己的老师,日本将中国列为假想敌。至于中国的假想敌,左宗棠认为是俄国,李鸿章则认为是日本。事实上,对女真贵族和官僚集团来说,天朝中国真正的假想敌只有一个,就是无数被奴役的中国民众。

          美国总统格兰特在给李鸿章的信中建议中国“仿日本之例而效法西法”,“广行通商”,“国势必日强盛,各国自不敢侵侮”,否则,“日本以一万劲旅”,可“长驱直捣中国三千洋里”。俾斯麦也持相同观点:“中国和日本的竞争,日本必胜,中国必败。因为日本到欧洲来的人,讨论各种学术,讲究政治原理,谋回国做根本的改造;而中国人到欧洲来的,只问某厂的船炮造得如何,价值如何,买了回去就算了。”颇为讽刺的是,中国总理大臣恭亲王奕欣对《纽约时报》记者说:“我们清国人遵守法度,而日本人崇尚武力。”战争让预言成为现实。英国《伦敦学校岁报》发文评价甲午战争,梁启超将其编发到《时务报》:“夫中国——东方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然病根之深,自中日交战后,地球各国始悉其虚实也。”

          “东洋”更甚“西洋”

          对日本来说,10年后对俄国的胜利远比对中国的胜利更有历史意义。如果说《马关条约》象征着日本取代中国成为东亚秩序的主导者的话,那么《朴茨矛斯条约》则使亚洲成为日本人主导的亚洲。如果说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打破了束缚东亚1000多年的传统华夏朝贡体系桎梏,那么在日俄战争中则完成了福泽谕吉“脱亚入欧”的历史跨越。日本不仅跳出了传统的“中华圈”,而且一脚踏入了“西方文明中心”。10年内连续两场战争的胜利,使“日本对其军事实力变得极其自信,最终走上了军事帝国的行列,疯狂地对外扩张”。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从某种意义上,梁启超在日本期间写这篇《少年中国说》其实是对崛起中的新日本的描摹。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世界依靠“船坚炮利”一直保持着对东方世界的暴力优势;这对华夷观念根深蒂固的中国人来说,形成挥之不去的精神阴影。这场不幸的战争使抑郁的中国人得以借日本的杯酒,以浇自己心中的块垒:“我们认为日本对俄国的胜利是东方对西方的胜利。我们认为日本的胜利就是我们自己的胜利”(孙中山)。一时之间,日本成为中国眼中的“理想国”和圣地,莘莘学子们向往“东洋”更甚“西洋”。战争那一年,中国留日学生不足8000人,次年就翻了一番达17860人。

          在日本仙台东北大学,有一个学医的中国留学生,他在一场电影之后把自己的名字从周树人改为鲁迅,从此成为一位对现代中国影响深远的思想家。如果说日本曾经是中国最忠诚的学生,那么此时日本则成了现代中国的“先生”,现代汉语中有关人文科学方面的名词术语有70%以上来自日本,比如“经济”、“社会”、“政府”、“政治”、“干部”、“公民”、“解放”、“宣传”、“军国主义”、“共产党”等。实际上,离开了这些日本汉语,今天的中国人几乎就无法说话。

          “王道”与“霸道”

          在帝国的废墟中,一批学贯中西的现代知识分子担负起中国良心的重担,发起了一场引领中国走向现代文明和思想启蒙的五四运动。在2000多年的农业文明之后,东亚整整两代人在一场世界变革和思想启蒙中惊醒,而反应最快的却是日本人,他们以天降大任的姿态担当起拯救东亚文明的使命。一场尼采式的暴力征服在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驱动下轰隆隆展开。日本浅野造船厂建造了世界第一艘航空母舰。日本帝国举起“团结东亚、南亚,驱逐英美的东亚侵略”的大旗,以东亚领袖的气势展开一场“重组亚洲新秩序”的“圣战”,试图以“霸道”来营建一个传说中的“王道乐土”。

          像过往的历史一样,面对暴力,北中国迎风而降,这是一片天生的逐鹿之地。但在柔弱的南方,日本人遇到了顽强的抵抗。在300年前发生“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地方,中华民国的首都遭遇到羞辱性的“南京大屠杀”。无论“王道”还是“霸道”,日本征服者与女真征服者在一片中国人的血光中难分伯仲。铁与血的现代日本征服者的到来,使分崩离析的农业中国在短短数年之间就被摧枯拉朽地征服了。流民组成的反政府武装和民族主义者政府一起被压缩到交通闭塞、贫困落后的中国西部。

          美国的介入

          珍珠港使日本再一次遭遇“黑船”,太平洋成为日本海军的太平间。暴力掠夺不创造财富。相信战争掠夺可以让一个国家富裕,就如同相信抢钱可以发财致富一样。战争中得到的又在战争中失去,日本又回到了筚路蓝缕的从前。历史总是重复上演。90年前,美国人结束了幕府日本的中世纪美梦;90年后,美国人又一次结束了天皇日本的大东亚帝国美梦。美国军舰又一次来到东京湾。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麦克阿瑟将军及其他同盟国代表与日方签订投降协议。“密苏里”号上空飘扬着的正是当年佩里将军的旗舰“波瓦坦”号上悬挂过的国旗。

          老舍在《四世同堂》中说:“日本人厉害吧?架不住咱能忍!”日本征服者的突然退出形成巨大的政治真空。300多年前,一场持续8年的抗日战争颠覆了回归王道文明的中国历史;300多年后,又一场持续8年的抗日战争再一次将“中华民国”赶到了刚刚从日本人手里讨回的孤岛台湾。从吴三桂到张学良,从郑成功到蒋介石,历史何其惊人的相似。

          日本重新又回到起点。如果说美墨战争的英雄佩里第一次拯救了日本,那么二战英雄麦克阿瑟就是第二次拯救了日本。在原子弹的废墟上,虽然战败却从未被征服的日本在美国的帮助下开始了艰难的重建。在民主自由的现代政治制度下,经过连续30多年的高增长,1970年代的日本终于成为世界最富裕最文明的国家之一。日本用贸易实现了战争没有实现的富民强国之梦。

          历史无法设想,美国人的介入产生了“三百年河东,三百年河西”的巨大差异。美国人使日本的“东亚共同体”破产,我们甚至可以设想中华文明将在那个所谓的“东亚共同体”中产生怎样的文化征服。美国将日本打回原形,使中国从日本人的征服中被解放出来。中国没有落入300年前大明帝国的命运,日本也没有重蹈300年前女真的覆辙。无论中国还是日本,现在回看这一段历史,或许都不知该憎恶美国,还是该感谢美国。

          日本“先生”

          朝鲜又一次成为中国的噩梦,但这次与中国交战的“联合国”而不是日本。当世界走向现代文明时,中国开始了一场反现代反文明的“文革”运动。如果说“中国”是一种文明的话,那么“去中国化”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对暴力的崇拜和对知识分子的清洗。反知识分子导致反智化,崇拜权力导致暴力化,去道德化和去政治化导致法治崩溃,社会回归丛林,文化走向愚蠢野蛮和粗鄙,艺术成为禁忌,犬儒主义盛行,文明彻底沦丧。在蒙古化运动700年之后,鞑靼性格已经深入到无数中国人的心灵深处;革命成为这些精神鞑靼的唯一信仰,知书达礼的中国人则被从精神上消灭了,只留下了一个沉重而陌生的肉身。在这种反智与粗鄙中,理性与思想,历史与批判走向虚无,狂热与暴力成为一种社会主流;所谓“国学”,已经沦为一种投机取巧的小聪明和心灵鸡汤,真正登堂入室的是暴力的英雄和权力的阴谋家。

          与日本的一脉相传永不断绝不同,中国在一次次的征服与被征服中频频断裂,由征服者和被征服者共同构成的征服文化与奴役文化成为对中国的诅咒。中国从来都是相对于蛮夷的一种高级文明。如果说筚路蓝缕的夏商周三代是前中国时代、文昌锦绣的秦汉唐宋是中国时代,那么崖山之后的一片肃杀就是后中国时代。以杀人的英雄取代救人的圣人,轻视文字的神圣和法律的严肃,漠视道理与规则,丧失勇气与正义感,毫无羞耻和罪恶感,赞赏谎言、服从和欺骗,这就是“后中国”时代最不幸的普遍特色。

          中国作为一种古老文明,早已流布世界,滋养着一个全球化时代的人类。土地还是那块土地,但已经物是人非,中国的思想、传统、精英与文化都已不在中国,正如“文革”和“汉语”在中国,“文革学”和“汉学”却不在中国。作为中国现代思想的伟大旗手,鲁迅其实是一个日本化的中国人。当中国所谓的文明根基丧失之后,身份焦虑引发的“汉奸”恐惧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每一个“狼图腾”下的中国人。当愤青们高喊“我是中国人”的时候,常常无法正视“中国”二字的真正含义。对暴力(权力)的迷信与恐惧,对文明的嫉恨与轻蔑,狂热愚昧与暴戾沦丧成为这片土地上挥之不去的阴霾。

          1967年,在明治维新整整100年后,民主的日本已经崛起为文明强国。历史总是一次次地重演,在洋务运动过去整整100年后,中国作为一个落后蒙昧的苦力大国再一次被世界接纳。在国际先进技术和世界经济浪潮的支持下,中国这个文明谷地迅速改变,而日本又一次成为中国的“先生”。

          (本文原发表于《阳光》半月刊2012年第13期,略有修改)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