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是输是赢??
长缨在手缚蛟龙 ——武警水电二总队峡江水利枢纽抗洪纪实 徐迎华 本报特约记者 史志强
3月1日至3月7日,由于赣江上游连降暴雨,峡江段洪水流量剧增,直逼警戒水位。与此同时,气象部门也发出预报:峡江段将可能遇到20年一遇的洪峰,并将持续20小时以上。
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危急之际,子弟兵挺身而出。应江西省防总请求,武警水电二总队毅然接领峡江抗洪抢险任务——这是今年武警水电部队调整转型后的第一场“硬仗”。他们在第一时间成立了指挥所,迅速从江西南昌、新余、宜春、鹰潭等方向调集官兵会战峡江。
部队冒雨开进到达峡江后,他们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对200余名操作手、143台装备进行分组,成立“挖、装、运”3个突击队,采取增高分洪矶头、填筑加固子坝、专人分段负责、加大巡查力度等方法进行抢险救援。
由于大堤受洪水长时间浸泡,极易塌方,恶劣的环境时刻威胁着官兵的生命安全。抢险指挥部专门召开会议,制定了避险方案,并抽调12名安全员组成安全巡查组,实行24小时流动巡查。
9日凌晨2点30分,在洪水流量达到每秒10600立方米时,纵向围堰出现了一条宽约10厘米的裂缝。千钧一发之际,技术专家组赶到现场,他们采用马道加固、渗水点引排及反滤压渗、背水坡大块石压重处置等措施,有效控制了险情。
在这场抗洪抢险战役中,官兵们经受住了苦与累甚至生与死的考验。五支队副总工程师胡继峰带领两名技术员,冒着大雨进行现场测量,采集水位数据;七支队驾驶员吴明连续行车26小时,完成向围堰紧急输送石碴及粘土料300多车次,最后在支队领导的命令下才离开现场去稍作休息。
3月11日,江西省目前在建的最大水利工程——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经受了每秒10600立方米流量的洪峰考验,实现安全度汛。喜讯传来,省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尚勇说:“这归功于参战部队组织指挥科学、反应快速、工作高效、官兵顽强!”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