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没有直接采访柴玲,卡玛后来称当时卡玛坚持采访柴玲,被柴玲拒绝,认为柴玲出尔反尔。1996年《波士顿环球报》报导称,《天安门》的宣传破坏了柴玲的生活,柴玲称自己收到了恐吓信。卡玛对此感到“大惑不解”,认为柴玲演戏。[1]
对于卡玛的纪录片《天安门》,2009年,王丹、封从德、严家祺、郑义、盛雪等人签署《致〈天安门〉制片人的公开信》。王丹、封从德等人认为《天安门》有选择地引用句语和遗漏史实,让观众得出对柴玲的印象。指责称“期待流血”、“我愿意求生”等言论争议都为断章取义。[2]有评论认为《天安门》通过大量剪切和对比,对柴玲的形象刻意塑造引导,原先王丹承受主要攻击,《天安门》广泛传播之后则被柴玲顶替。[3]王丹也写了一封《为柴玲辩护——致港大学生的信》声援柴玲。[4]
2007年,担任Jenzabar公司总裁的柴玲以损害名誉和商标侵权为由,起诉《天安门》纪录片制片人卡玛[5]。美国法院决定不予受理有关“损害名誉”的起诉,对“商标侵权”的指控,法院也认为其胜诉可能极小。作家茉莉认为柴玲因《天安门》播放对她不利的片断而怀恨在心,真正目的是报复。[6]卡玛的长弓公司发起呼吁,希望社会能对事件给予关注,并要求维护自身权利,捍卫言论自由。[7]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