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2k://|file|%5B%E5%88%B6%E8%8D%AF%E4%B8%9A%E7%9A%84%E7%9C%9F%E7%9B%B8%5D.%E5%AE%89%E5%90%89%E5%B0%94.%E6%96%87%E5%AD%97%E7%89%88.pdf|2498845|b0f09627de3681991ebf617e88d25fd3|h=ar6e37nltzetsmcqhsb3pxvqy7tvhkov|/
内容介绍:
如果不是禽流感在全球的蔓延,恐怕一般人并不会注意制药公司的药品专利的巨大威力。抗流感特效药品“达菲”的生产商瑞士罗氏有限公司就被指责在非常时期依然为追求利润而拒不转让“达菲”的生产专利。
药物价格不断上涨,药品广告铺天盖,药品不断推陈出新……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安吉尔博士在书中揭露了以欧美制药巨头为主导的全球制药业的惊人内幕。指出这么一个暴利的行业,却是建立在越来越多的患者买不起药的事实上,制药公司正从肩负“研发和生产有用药物”的使命的机构蜕变为唯利是图的市场营销机器。该书对中国有镜鉴意义。
——《中华读书报》
一个2000亿美元的行业如何欺骗了我们。
美国兰登书屋隆重推出,一经问世即轰动北美的超级畅销书。
以前,制药公司推销药物是为了治病。现在,恰恰相反。它们推广疾病以促销它们的药物。
财富500强名单中的十字制药公司的利润总和(359亿美元)竟然超过了其他所有490家企业的利润总和(337美元)。
该行业自称极具创新性,但事实上,新上市的药物中只有很小一部分是真正创新的;绝大多数只不过是给旧药起了个新名字而已。
制药公司对治疗热带疾病—例如,疟疾、非洲锥虫病或者血吸虫病—如此视而不见,因为患病者的国家太穷了,根本就买不起药。
财富500强中的美国十大制药公司全球销售总额为2710美元,它们在研发上仅花费了大约14%,而它们的利润是17%,更令人吃惊的是,它们在营销和管理上足足花了销售额的31%。
制药公司对医生的药品观和他们开的处方有非常大的影响力。许多由公司赞助的处方药研究都是带有偏见的。
由于小病而吃大量药物,药物的副作用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可能比不吃药还要严重。
药物价格的上涨,药品广告铺天盖地的宣传、各种药品的推陈出新,这些表面现象背后隐藏的是多么骇人听闻的秘密?玛西娅·安吉尔(Marcia Angell)博士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工作了二十多年,对制药业日益腐败的现状很有发言权。
在本书中,安吉尔大胆而尖锐地披露了以欧美制药巨头为主导的全球制药业的惊人内幕,并且提出了许多根本性的改革建议。她目睹了制药公司由肩负着“研发和生产有用药物”使命的机构,逐渐蜕变为巨型的市场营销机器,它们对医药研究,教育和医生执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书以作者的研究和案例为基础,娓娓道来,对一个几乎失控的行业进行了深入剖析。其中涉及了许多我们熟悉的大型欧美制药企业,包括辉瑞、强生、默克、诺华、罗氏、阿斯利康等。由于药品与面纱,因此该书在北美地区出版后,立即引起轰动,并登上《纽约时报》和各大书店的畅销书排行榜。相信书中的很多事实和观点对中国读者同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作者介绍:
玛西娅·安吉尔博士是《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前主编,现在哈佛医学院社会医学系就职。她是健康政策和医药伦理领域内知名的专家,并且是一位对医疗保健系统直言不讳的批评家。《时代》(Time)杂志将她提名为当今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二十五人之一。
内容截图:
序言 药物非比寻常
第一章 2000亿美元的行业
第二章 新药是这样诞生的
第三章 制药公司在新药研发上究竟花了多少钱?
第四章 制药业还有创新的能力吗?
第五章 行来潜规则——药品仿制
第六章 新药到底有多好?
第七章 艰难的销售——拉扰、贿赂和回扣
第八章 伪装成教育的推广
第九章 伪装成研究的推广
第十章 药品专利——垄断的延伸
第十一章 制药公司强大的影响力
第十二章 狂欢结束了吗?
第十三章 拯救制药业——让我们的钱花得更值
后记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