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中國 - 互聯網敵人 [打印本页]

作者: 無恥下流    时间: 2012-3-13 07:43     标题: 中國 - 互聯網敵人


來源:無國界記者





目前,在中國日益膨脹的交互式社交媒體,如微博客、QQ群等的影響,使中國的網絡上的社會和政治辯論熱烈進行,而網絡審查官員的審查控制難度日益增大。

在阿拉伯之春事件後,中國官方看到了互聯網和社交網絡媒體在這場運動中所起的傳聲板的作用,他們擔心這一效應會波及到中國,因此加強了對中國網絡的管制,打擊各種翻牆網絡攻擊,並嚴厲地鎮壓中國的異議網民。

對阿拉伯之春幽靈的莫名恐懼

中國擁有很可能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網絡審查和監控系統,但在這一年中,它被推到了極限,以阻撓各種抗議運動通過網絡蔓延的危險。

在中國網絡上,各種談及“占領華爾街”或“阿拉伯之春”、“茉莉花革命”的詞句和議論都被刪除(參見RSF《互聯網的敵人》報告,“中國2011年”一章),一些博客和微博客已經被關閉。一些搜索關鍵字,如“茉莉花”或“埃及”被禁止。一度,在中國的搜索引擎上,比如百度,搜索“占領”加上中國主要城市(例如,“占領北京”),會得到結果“搜索結果可能不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未予顯示”。

2011年,中國共產黨舉行了六中全會,正式呼吁進行“文化改革”,而中國政府則通過立法(如《北京市微博客發展管理若干規定》),繼續加強網絡審查。中共要求采取措施,保護文化“安全”,拓展中國文化“影響力”。

這些對網絡的壓制措施,在為下一代維護“健康互聯網”的名義下被正當化。中共要求禁止網絡網絡“謠言”的流傳,以此為托辭,鉗制持不同政見者的聲音和並對異議者任意逮捕。

中國政府還要求,公共場所的免費Wi-Fi接入服務提供者,如咖啡廳、餐廳等,安裝昂貴的互聯網用戶跟蹤軟件,以協助警方進行網絡追蹤。

一般認為,這款昂貴軟件,除了為警方相關的利益團體牟利外,也可以理解為一種經濟措施,通過使免費WIFI提供者,如咖啡吧業主等因無力負擔軟件費用,而自動停止WIFI借入,從而使匿名WIFI接入點減少,便於網絡警方追蹤網絡言論。

喝茶、茉莉花的故事

“喝茶”這一說法最近在中國相當流行,在這一波對博客和網民的逮捕中,網絡審查發展到了線下的抓捕、威脅,“喝茶”實際上是網民被傳喚到派出所進行談話與威脅的一種委婉說法。

除了還算柔性的“喝茶”外,更多異議者被任意拘留、不公正的審判、並被處於嚴厲刑罰,特別是一些在網絡上發表政見的網絡異議者。根據我們的統計,目前中國仍有78名異議者因他們的網絡行為,身處牢獄,這使得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網民監獄。其受害者包括:

-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被判11年後,他至今仍身陷囹圄;
- 網絡異議者陳西,陳衛,他們分別被因“煽動顛覆國家政權”被判處11年和9年的徒刑;
- 網絡異議者李鐵,因“煽動顛覆國家政權被判處10年徒刑;
- 劉賢斌,因““煽動顛覆國家政權”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
- 蒙古族人權活動家和網絡異議者高玉蓮(蒙古文名Huuchinhuu Govruud),在被拘留期間遭到毆打。
- 律師倪玉蘭和她的丈夫董繼勤,被以擾亂社會秩序罪判刑;
- 網友胡荻,被強迫拘禁在精神病院病房。
- 那些被釋放的人,如艾未未,王荔蕻、鄭貽春、丁矛,冉雲飛、,王譯,陳光誠和胡佳,往往被迫害,被持續不斷的跟蹤監視,並經常被軟禁家中。
- Blogger和人權活動者溫雲超,他是廣東人,目前在香港工作,他勇敢地表達網絡自由的理念,並為之努力,他和他家人多次被騷擾,他的GMAIL帳號多次被中國網絡特工攻擊,旨在破壞他的名聲的由有心人士制作PS的照片,在網絡上流傳。
- 人權活動家高智晟的家人逃離了中國,而高智晟自從2012年4月以來一直失蹤,外界對此極為擔心。在2012年的1月初,高智晟的兄長高智義,被通知,他的兄弟被送進了西部遙遠的新疆的一所監獄,但他的近親雖然趕到這所監獄,卻不被允許見他。

微博客網站的大發展

據官方數字,今年2011年年底,中國有5.13億互聯網用戶,也就是說,互聯網普及率達到了38.3%。其中有 3.56億說,通過他們的手機訪問互聯網,其中一半(2.5億)擁有微博客帳號。

技術博客techrice列出了在中國最流行的15中社交網絡服務,以及他們聲明的以及可能實際擁有的用戶數量。

在中國,人們認為出現了某種“微博革命”,通過分享和交流觀點,網民們轉發並評論新聞,往往導致官方采取某些回應和行動。

警方指責,中國版的Twitter SINA微博,對社會有“不良的影響”,2011年11月,中國互聯網領袖,如新浪公司(該公司擁有新浪微博),百度(搜索引擎)和騰訊(QQ的所有者),共同宣布,將配合實施政府的在線監測的指令。”這些企業承諾,將共同協助政府打擊網絡色情,網絡詐騙,傳播謠言和虛假報道。

下一步:中國當局已經瞄准了匿名制的微博網站。截至2012年3月16日後,中國網民在中國運行的的微博網站上,將被要求登記他們的真實姓名。如果他們不遵守,他們將只被允許瀏覽其他人的微博,但將無法評論或者轉發。

這套社交媒體的身份識別體制(實名制),具體的實施情況現在還不得而知。

社交網絡突破新聞封鎖

最近幾個月來,中國輿論審查機構盡其所能地封鎖關於廣東省惠州市一個小村莊烏坎村的事件。當地數千村民因為對土地征用不滿,連續來幾個月發動了抗議游行,並打出了反對獨裁等口號,引起了廣泛關注,村民的一領導者被抓捕後神秘死在監獄裡。

村民們在街道上拉起橫幅,並使用社交媒體將他們的訴求和照片傳遍整個中文網絡,官方則以對當地斷網,以及在傳統媒體上對此事進行新聞封鎖作為回應。官方在互聯網上阻止關鍵字“烏坎”,密切監視微博上的關於此事的“熱門轉發”,並刪除新浪和騰訊微博上和此事有關的,當地村民示威游行的所有圖片和視頻。

村民們則設法使大眾和外界關注到他們的不滿並凝聚了大眾的支持,感謝互聯網,官方不得不同意和他們談判,林祖鑾,曾經領導這場抗議運動的村民,2012年1月16日,他被任命為烏坎村的中共黨支部書記,並重新對村民委員會進行了選舉。

2011年7月,溫州發生動車事故,造成約40人死亡,中共中宣部試圖給對各媒體的動車事故進行嚴格限制。它下令所有媒體,包括報紙,雜志和網站要“優先報道當局對事故的積極救治和處理”。不滿的民眾聚集在微博客上,數以百萬計的網民要求官方對鐵路安全進行解釋。

網絡動員:一些例子

在大連市,數以萬計的示威動員由微博上的信息動員起來,上街共同反對一個對當地造成巨大威脅的化工廠,當地政府許諾,將對該工廠進行遷移。

“太湖衛士,”吳立紅因他的環境維權工作而被逮捕,尤其是他在網絡上,公開揭發的當地的污染情況。目前,他仍處於當地官方嚴密的監視下,他的網絡連接被切斷,但包括他的努力在內的民眾的聲音,迫使當地官方采取措施,保護太湖,提高太湖的的水質。學者、網絡評論家冉雲飛被拘捕期間,許多中文Twitter用戶創建了一個博客,他們轉發傳播冉雲飛著作的英文翻譯。

藝術家艾未未組織了一次強大的網上動員活動,幫助他支付了1522萬元人民幣(約合240萬美元)的稅收罰款,當局指責他逃稅。他設法湊了一半,並通過互聯網募捐到20000人的“借款”,此後,艾未未將制作的“借據”分送他的債主,並允諾將來歸還。當艾未未被官方指責在一張攝影作品中裸露,涉嫌“色情”時,許多中國網友貼出了自己的裸照,以表示支持艾未未,並表達對官方的抗議。

地域歧視:本地化審查應對內蒙古和西藏的騷亂,當局加緊鎮壓:

2012年1月下旬,中國當局在四川藏區切斷了網絡,以防止媒體報道官方在阿壩州等地采取的維穩鎮壓行動。獨立的外國媒體被蒙在鼓裡,而假消息橫行,以掩蓋當地發生的嚴重事態。

當地的互聯網被關閉,是對官方在當地鎮壓行動的配合,包括直接的網絡連接切斷,與區外境外的連接被堵塞,當地抗議的相關內容被刪除。當地社區網絡,特別是成為維穩目標,以在萌芽狀態扼殺任何企圖在網上組織的動員。西藏流亡媒體組織的網站仍然無法訪問,如Sangdhor.com和Rangdrol.net的為藏文博客和論壇被關閉。

中 國當局從媒體和互聯網上切割某些省份或地區,以便在沉默中進行維穩,仿佛一切都未發生,這一策略並不新鮮。目前,西藏已經實行了嚴厲的網絡和通訊限制措施,新疆在2009年的7.5騷亂後,曾有幾個月被完全切斷網絡,斷絕與外界的網絡聯系。

2011年5月,互聯網在內蒙古發生民族示威後遭到嚴厲管制。2011年10月20日發生蒙古族牧民死亡導致的抗議活動,當局加緊控制。 2011年10月27日,許多號召游行的蒙古語網站,如Boljoo, Mongolian BBS 和 Medege被屏蔽,政府則試圖實行新聞封鎖。網絡異議者哈達和他的家人仍然在監獄中,其近親屬受到騷擾。

官方戰略:宣傳部,網絡戰,拒絕接受任何外部干涉

在內蒙古通遼市發生蒙古族牧民被礦車壓死的惡性事件後,當地宣傳官員雇佣的“五毛”在網絡上的宣傳性發帖如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典型的五毛貼寫道,“親愛的同學和朋友,這只是一宗交通意外。一些人別有用心的人,為了自己的目的,將此事說成是為民族問題,或者說此事與有石油和天然氣開發有關。政府正在采取嚴厲的措施(......),我們希望我們的同學不要相信謠言(......)” 當局也試圖在微博上發出聲音,各級政府建立了大約4萬個官方微博,並收集和引導網絡輿論。

根據法新社援引中國官方媒體《環球時報》報道,中國軍隊已設立網絡精銳部隊負責挫敗網絡攻擊。 2011年8月,安全服務商McAfee的安全專家揭露了自2006年以來已發生的一系列大規模的網絡攻擊,中國再次被強烈懷疑是這一系列襲擊的幕後操控者。此外,中國官方還被認為是對谷歌的攻擊幕後黑手。在2011年8月中旬,一個年輕的和尚自焚後,中國當局可能還發起了海外西藏語媒體的一波網絡攻擊。

中國當局對許多在中國使用越來越廣泛的翻牆軟件發起了一波的攻擊,根據“全球之聲”的報道,中國的網絡防火牆(GFW)目前已經升級,除了能夠控制從牆內訪問牆外的信息流,同時還能限制訪問牆外IP地址數量訪問牆內。

據稱,跨國公司紛紛向自己的員工,發出內部通訊指導,要求如果不是工作必須,不要使用VPN,也盡量不能訪問國外網站。

2011年10月19日,意識到網絡審查制度的經濟影響,美國要求中國政府澄清關於“中國互聯網的限制”的影響,認為這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拒絕了美國的要求,她指出:“我們不接受使用”互聯網自由“的借口來干涉其他國家的內政的做法,”她補充說,“中國政府促進和積極支持互聯網和保障公民的言論自由。“

雖然中國政府不准備放松其苦心經營的互聯網鴻溝,但目前在交互式的社交網絡的潛在的活力,仍使官方的審查機器不堪重負。

目前,官方與網絡異議者的衝突仍在激化,中國正在進行權力交替,習近平正在在2012年秋天,准備正式接替胡錦濤擔任最高負責人,這段過渡時期內,一般認為,中國的網絡管制將更加強化,不太可能迎來 中國的春天。


[ 本帖最后由 無恥下流 于 2012-3-13 07:45 编辑 ]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